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首席外交官 > 分节阅读 22

分节阅读 22(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当下立刻拍板:“得让皇帝接触点西洋的东西类似于英文之类的。”

得让同治知道她这半辈子是在替谁辛苦为谁忙而且一旦同治帝知道了她慈禧是对的,那么风水一转慈安自然就是错的,那么没什么主意的皇帝就得听她的,就会跟她站在同一阵线上,就算是以后同治有主意了,那必然也是传承她的意志,慈禧自认才疏学浅不能向同治传授什么孔孟之学,黄老之术,但是这么多年积累的政治经验,慈禧自信大清帝国内可以出其右者那是少之又少,只要同治收了心,安了性还不是被她稳稳得抓在手心里。心里描摹着美好光明的前景,慈禧不由露出一抹欣慰的笑意,母子同心的欢乐画面她已经梦想很多年了。

学习西洋事务的确是好事,当年顺治朝时孝庄皇太后也曾让顺治拜汤若望为师,如今又适逢这个千古未有之境地,在众大臣面前也没什么不好说的,洋务派是她的人,大力支持之自是没话说,有“鬼子六”之称的恭亲王也不会有异议,就算是那些“清流”不满意,按老法子把他们的折子扣下就得了。不过最要紧的帝师人选问题却棘手得紧。

这洋务和儒学当然不一样,要想找个教儒学的,随便挑个省就可以抓一大把,但是懂得洋务的全国也没有几个,那个流过洋的容闳倒是个不错的人选但已经随大清第一批留学生给外派到国外去了,也是远水救不了近火。如果按同文馆的传统做法直接找个外国人来教,慈禧是决计过不了自己的那一关,皇庭内院一天到晚由着洋人肆无忌惮地乱窜是其次,最主要的是洋人自作多情的乐观实在是让人无奈,康熙朝的时候,就是因为康熙爷对外国传教士的管制有所放松,时不时地还接见过几个洋人,那些罗马教廷的传教士们就欢乐地给他们教皇写信说是“很有希望将中国的皇帝培养成基督徒。”这次她慈禧若是找个洋人来给皇帝当老师,说不准洋人能觉得能把大清国培养成他们的宗藩国呢康乾盛世的时候大清硬气,有胆量也有实力跟洋人对着干,但凭如今的大清绝对再经不起一次“礼仪之争”。如果让恭亲王来教且不说奕自己也是个半调子要教也教不出什么来,更是制造了他们叔侄沟通的机会,将同治皇帝生生推向了奕一边,这绝对是与慈禧的初衷背道而驰。

左右权衡之间,忽地听见一旁的醇亲王福晋问了一句:“姐姐可还记得李鸿章的那个义子”

李鸿章的义子慈禧思索片刻模模糊糊地想起一个人来:“你说的可是那个姓沈的小子”

“好像是姓这个姓儿,这回还跟六王爷一块儿出国来着。”醇亲王福晋睁大眼睛,夸张地点了下头。

慈禧想起来了这号人,心道,哪里是他跟着六王爷出国的,那分明是六王爷跟着这小子出国的,不只六王爷,还有整个大清使节团。倒是她自己忘了这场在天朝之内已是家喻户晓的访欧之行的始作俑者就是这小子。“妹妹怎么突然想到他了”

醇亲王福晋拍着手上的瓜子壳屑道:“这不是前两天才听我们家王爷提起来的,说是这两天要跟江苏总督上京,要不姐姐见见,那个孩子敢自个儿一个人去国外,肯定对西洋知道的不少,姐姐要找人教皇上学外文,说不定他能胜任呢。”

“让他教”当初慈禧召见考察团成员的时候沈哲还没回国,那次没见着,她自己也就忘了这么个人,现在仔细想想,恭亲王和考察团的成员的确在她面前提过这个沈哲很多次,按照恭亲王在考察中给他的奏折中的说法此次能和英国成功秘密结盟也是由沈哲提出的,要说能力,这孩子没什么问题,只是慈禧颇为惋惜地摇摇头:“他太嫩了,和皇帝一般儿大,那些德高望重的老先生都镇不住皇帝,就凭他行吗再者说了,如今这小子在京城名声可不小,他是谁的外孙,谁的干儿子,谁的学生有谁不知道,哀家再拜他当帝师岂不是白送给那些清流话柄。”

“姐姐怎生糊涂了,学洋人的技艺怎能像学习孔孟之学那样正儿八经地拜师”

慈禧觉得这个妹妹今天聪明了不少,想来似乎从刚才开始就是她将话题一点点引到这的。不由冷冷地瞟了一眼醇亲王福晋。

醇亲王福晋敏锐地感觉到了慈禧地猜忌,不自觉将眼睛垂了下去,心脏砰砰直跳,她有自知之名,论心计从小到大她都不是慈禧的个儿,这次要不是醇亲王坚持让她想法子向慈禧举荐沈哲,她是打死也不敢在她姐姐面前耍心眼儿,结果就是玩这么一次火,就立刻中招了。此时她也不敢再找什么借口给自己打圆场,只想着怎么跟慈禧承认错误,却听慈禧道:“那妹妹以为这事该怎么办”

醇亲王福晋暗自在桌子下面两手攥紧,手心里冷汗淋漓,在她的印象里,慈禧最恨的是别人在她面前耍手腕,这次为何对她这么宽容她绝对不相信这是慈禧念及亲情的缘故。但已是有摸不清慈禧到底是何用意,只得硬着头皮,有些战战兢兢地按醇亲王交代的回答:“可以让他给皇上伴读。”

慈禧闻言,满意地“嗯”了一声,面容已经缓和下来,她的确不喜欢臣下跟她用心计,不过如果叶赫那拉婉贞背后的是醇亲王,那就另当别论,反正这个提议正好符合了她慈禧的心意。

慈禧对同治皇帝的伴读爱新觉罗载澄也是早有不满,爱新觉罗载澄是恭亲王奕的长子,京城里呼之曰“澄贝勒”,澄贝勒其人要说是个纯粹的纨绔子弟也不见得,为人聪敏,才学也是有一些的,只是生活放荡,是烟花之地的常客,在京城坊间声名狼藉,这么一号人物是个普通的皇亲国戚也就罢了,大不了朝廷养着他,反正如今的大清吃闲饭的八旗子弟是占大多数的,可他偏偏是同治皇帝的侍读兼发小,就不得不让慈禧担心,她本来就“玩心甚重”的儿子会不会哪天也被载澄拐带去什么不该去的地方。而如果让沈哲当侍读一方面可以对皇帝潜移默化,另一方面,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