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遭受重创(1 / 2)
龙钥一路奔逃,
没跑出多远,
便觉头顶光线骤然一暗。
他心生疑惑,
缓缓抬头望去,
只见一只巨大的禽影如乌云般掠过,
而后盘旋在他的头顶上方。
那是一只令人胆寒的巨禽,
体长约达六米,
全身的羽毛乌黑如墨,
散发着神秘而又危险的气息。
其尖锐锋利的爪子闪烁着令人胆寒的凶光,
仿佛可以轻易地撕裂一切。
巨禽发出刺耳的叫声,
那声音极具穿透力,
摄人心魄,
让龙钥顿感脊背发凉,
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
紧接着,
那锋利无比的爪子如闪电般穿透龙钥的肌肉,
紧紧锁住他的肩骨。
瞬间,钻心的剧痛传来,
龙钥心中暗叫“完了”。
他低头一看,
只见背部的轻甲多处破损,
一个深深的伤口正汩汩流血,
鲜血很快染红了他的衣服。
他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如纸,
根本没看清攻击者是谁,
心中满是惊愕与恐惧。
然而,龙钥深知在这种危急时刻,
必须控制内心的恐惧和焦虑。
尽管剧痛难耐,
他仍顽强地坚持着,
因为他明白遇事要保持冷静,
这是生存下去的关键。
他耗尽所有力气,
拔出匕首,
调动灵纹,
奋力向巨鹰挥去。
巨鹰吃痛,
发出连连唳声,
松开了双爪。
龙钥在巨鹰松开的瞬间,
如疾风般开始加速,
瞬间消失在原地。
他深知,
不管发生什么情况,
都要先脱离战场。
显然,他遭到了来自空中的大量突袭。
在无队友的情况下,
这种情况实在难以预防,
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先脱离危险之地。
而受伤时使用潜行术会加速灵力的消耗,
持续流血也不利于保持潜行状态,
他必须尽快找个安全地点止血。
原来,从龙钥击杀吸血鬼族斥候起,
兽族阵营就派出了十只七阶巨鹰开始搜寻可能的凶手。
他不幸被发现,
并遭到随之而来的鹰人空中射击。
在奔跑中,龙钥摸向背部,
竟发现还插着两支箭矢,
且已穿透胸甲刺进背部。
他边奔跑边忍痛拔掉箭矢,
随后停下脚步。
他从背包中拿出布条,
紧紧缠绕伤口,
并喝下半瓶恢复药液止血,
痛苦逐渐减轻。
停下来后,他隐身进入潜行状态,
坐在巨石下迅速吟唱敛息法。
此时,他使用追踪术能追踪到近五十个兽族气息,
而他的位置正处于几个兽族营地之间。
大约一个小时后,
龙钥勉强站起身,
抬头望向天空。
显然,他没有注意到空中的突袭,
而这已经是他第二次遭到来自天空的突袭了。
他一直专注于寻找猎物,
却没料到自己也成了猎物并受伤。
龙钥不知道的是,
已经有近十名学员被突然出现的巨鹰和鹰人击伤。
不同的是,
由于他一直使用敛息法,
已经脱离了导师的保护范围,
所以导师对他的保护已经失效。
而其他学员有些在袭击前就被导师救走。
更糟糕的是,
胸甲不仅被穿透,
其上的校徽也失踪了。
此时的圣殿高层,
显然已被这突如其来的大量巨鹰和鹰人震惊。
按照传统,
在联盟四院大比期间,
联盟与魔兽阵营形成了默契,
即双方八阶以上的强者不参与此次事件。
如果哪一方先破坏了规则,
双方就会因此大打出手。
这样的惯例已持续了四年,
今年是第五年。
虽然气愤,
但联盟高层也不敢轻易动用高端战力外出。
因为大能者和八阶圣者的攻击余波,
都可能造成大量伤亡。
要知道,
几乎今天的各族精英都在这场大比之中,
这是联盟方面最不愿意看见的情况。
而此时最焦急的,
莫过于浪系圣殿的殿主。
当他得知两个七阶导师几乎同时失去了对龙钥的追踪时,
几乎是暴跳如雷,
但他也做不了什么。
他一直默默关心着大长老的这个儿子的成长,
前一阵子还支付了两颗七阶巅峰的兽核,
供他突破灵纹封印。
这小子甚至由初阶一跃晋升到四阶九级。
眼看这个小天才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惊喜,
殿主本想让他在这四院大比中一举成名,
没想到还是出现了差错。
他只好调集更多的高阶斥候,
进入失踪地点寻找。
龙钥喝掉了一整瓶的恢复药液,
并休息了将近十个小时,
才缓缓起身。
他深知自己必须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
继续调整伤势才行。
然而,此时他已经迷失了方向。
慌乱间的急速奔跑,
并在中途多次变换方向,
使他完全不知道自己现在身处何地。
此时正值深夜,
周围一片漆黑,
连附近兽族营地的篝火都已经熄灭,
使得夜晚更加深邃和寂静。
龙钥意识到,
这样的环境虽然使得他更难被发现,
但同时也增加了他找到安全之地的难度。
他背部的伤口传来阵阵剧痛,
让他根本无法聚集灵力参与战斗,
更别说一直保持敛息和潜行状态了。
每一次动作,
都在提醒他刚才的惊险遭遇以及现在尚未脱离的危险。
龙钥深知,
他必须借助这夜色,
尽快寻到一处安全之地静修恢复。
只有在体力和伤势恢复后,
他才能继续这为期七天的比赛。
然而,遭遇到这样的袭击,
四院大比无疑与他无缘了。
心中五味杂陈的龙钥,
压制住内心的失落和沮丧,
强迫自己保持冷静。
现在最重要的是保住自己的性命,
而不是悲叹于失去的比赛机会。
由于龙钥觉醒了内外灵力,
所以恢复速度也异于普通职业者。
龙钥环顾四周,
在黑暗中寻找地理特征,
希望这些能给他一些方向上的提示。
他仔细聆听每一个可能的声音,
无论是自然的风吹草动,
还是人为的声响。
经过一番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