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离了江砚之的安王(2 / 2)
“……你不知道?”
魏锦更不知所云了:“知道什么?”
纪明暄忽的笑了声,又紧紧抱着她,低声开口:“我就是提醒你,他不是好人,同安王一丘之貉,你日后防着些,别被他骗了。”
纪明暄说完,又是一阵好笑,心里愉悦的紧。
暗恋不成,心上人还仇视恨不得杀之而后快的滋味,也不知那位江世子是何感受。
魏锦以为他只是单纯的看不惯江砚之,便轻声应了,转头便想着该怎么从安王身边支开他。
翻过年,眨眼间便开春了。
二月底的天气,虽不暖和,却也不比先前寒冬腊月时的凛冽了。
太子和安王的争斗愈发激烈起来,纪明暄不站队,却也与太子更亲近些,所以虽然没对安王出手,可对于安王背后智囊一般的江砚之,却是毫不手软的。
所以就在太子与安王堪堪平分秋色时,将江砚之调去了陇西做知府。
陇西地处偏远,时下又洪灾刚过,赈灾只解了燃眉之急,百姓依然困苦,隐隐还有往暴民发展的趋势,很是需要安抚与安置。
江砚之心机深沉,狠绝无情不假,却也是个难得一见的人才,与其留在京都搅风弄雨,还不如远去陇西,将才华用在该用的地方,救抚百姓,做些实事。
相信在他的治理下,陇西欣欣向荣,蒸蒸日上指日可待。
嘉隆帝大抵也觉得这个有能力的年轻人放在京都可惜了,所以在纪明暄提出来后,果断将他调去了陇西做知府。
这并非什么明升暗降或是明降暗升,文官都清楚,举凡外放,只要做的不是太差劲,那就是妥妥的功绩,日后一朝回京,绝对不会只屈就四品之位。
江砚之初入朝时,在翰林院也待过一段时间,自古便有“非翰林不入内阁”的说法,所以只要江砚之本人不是太拉跨,更甚至做出些成绩来,靠着淮安侯府扶持,未来入阁也未可知。
所以不说安王和淮安侯等人,即便江砚之本人都说不出个不是来,反而要千恩万谢君主提携。
至于他们心里怎么怄气,那就是他们的事了。
反正嘉隆帝自认是为了他好的。
而离了江砚之的安王?
那就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起来了。
相信以陇西的境况,定然能留住才能出众的江世子,在他尽心尽力为百姓做实事的同时,再难有心力关注京都了。
外头形势暂时安稳下来,可秦王府却闹起来了。
老秦王对魏锦的肚子极其不满,见天的叫管事嬷嬷安排妾室与通房,不过这次魏锦还没出手,纪明暄就同他正面刚起来了。
绕是老秦王气的吹胡子瞪眼,也拿他毫无办法。
总不能真的绑了孙子去别的女人**吧?
因为纪明暄太拉仇恨值,老秦王连魏锦都不挑刺了,整日就盯着纪明暄找茬,秦王府一时间乌烟瘴气。
纪明暄毫不让步,老秦王不断找事,祖孙俩也僵持住了。
就在老秦王考虑着直接进宫找嘉隆帝赐侧妃的可行性时,终于有了好消息。
魏锦有孕了。
秦王府终于热闹了起来,在确认魏锦有孕后,不用纪明暄做什么,高兴极了的老秦王自己迅速撤掉了所有准备的通房妾室,更难得的对夫妻俩有了笑脸。
毕竟养胎第一位,曾孙还在孙媳妇肚子里呢,不看僧面看佛面,就为了小曾孙,他都不能叫孙媳妇膈应。
他自己折腾还不够,在整顿了王府之后,更是将纪明暄叫到跟前来训斥一通,严令禁止他与一切除魏锦之外的女人有接触,以免孙媳妇伤心郁结,影响到他金贵的小曾孙。
其态度之严肃,措辞之严谨,叫人难以将前两天还上蹿下跳叫纪明暄纳妾开枝散叶的人联系在一起,变脸之快令人叹为观止。
而被拉到尚文院莫名挨了顿骂的纪明暄:“……”谢谢您,我本来就没想纳妾。
不过老秦王这通折腾还是有点用处的,本来得知世子妃有孕而隐隐有些心思浮动的丫鬟们,还没来得及行动就被吓得缩了回去。
老王爷对世子妃这一胎的看重是个人都能看得出来,若惹了世子妃不痛快,就算勾上世子,只怕还没等飞上枝头就得被老王爷打回原形,而世子爱重世子妃是人尽皆知的事,更不会为了个丫鬟逆了世子妃的意。
所以就这样,秦王府的丫鬟们安静如鸡,不敢有丝毫僭越之举。
这般模样反倒叫魏锦惊讶,她料到自己有孕,怕是有些心比天高的要出幺蛾子,都准备好怎么收拾了。
这忽然这么安分,倒叫她有些无所适从,满腹算计无处使。
就……挺突然的。
而此刻,深藏功与名的老秦王,正端坐在椅子上,听着管家一一汇报王府哪处有错漏,鸣和院又有谁谁伺候不尽心。
就这样,秦王府维持着这种安分到诡异的气氛,到了三月,定国公夫妻与魏子衿回来的时候。
这日,纪明暄回府,一进院子就看到站在院内的魏锦。
他忙上前小心翼翼的扶着,轻声道:“怎得又站在院子里,现下天气还未转暖,还是要小心些,着凉了就不好了,便是暖和了,也不能就这么待在外头……”
自魏锦有孕后,往日清冷话少的世子大人就有一种向话痨发展的趋势,往常在魏锦面前说三句,现在能发展到六句,翻倍叠加,还都是些絮絮叨叨的话。
没过几日,魏锦已经能自动过滤屏蔽,只听自己想听的了。
“今日可有消息?”
纪明暄扶着她坐下,道:“大抵还有两三日,岳父岳母与大哥便能到了。”因着魏锦耳提面命,纪明暄现在每日都要关注几次定国公夫妻到哪了,还有多久能到。
闻言,魏锦松了口气,不由笑道:“两三日的路程,确是极快了。”想必父亲母亲也惦念着他们,加快了脚程。
纪明暄有些迟疑道:“锦儿,你如今胎未坐稳,届时……”
魏锦握着他的手,笑意盈盈:“虽未满三月,可太医也说,我身子好,偶尔出门不妨事,我与父亲母亲十年未见,实在等不到两个月后再出门见他们。”
虽然定国公夫妻可以来秦王府,可到底是她的双亲,哪有长辈上门见晚辈的道理,更何况……他们对这桩婚事本就不满,若非圣旨赐婚,怕是都不会叫她嫁。
这种情况下,让他们上门,只会对纪明暄观感更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