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5 章 风雨欲来(1 / 2)
这天,叶昭推开刑侦科办公室的门,顾云霁正站在档案柜前翻阅卷宗,眉间皱出深深的沟壑。
“老顾,东郊煤矿盗窃案的报告出来了?”叶昭脱下警用大衣挂在衣帽架上,露出里面洗得发白的警服衬衫。
顾云霁抽出一份档案袋扔在桌上:“怪事。三个盗窃犯偷了矿上三十公斤井下专用电缆,却按废铜烂铁的价格卖给收购站。”
他手指点着笔录的某一行,“收购站老板说,其中一人抱怨偷来的电缆太新,不好剥皮。”
叶昭拿起档案袋仔细翻阅,盗窃案发生在十一月十五日凌晨,被盗的是东郊煤矿三号井口的备用电缆。
笔录显示,盗窃犯王二狗交代时说过一句:“那电缆新得扎手,外面胶皮还泛着光”。
“新电缆……”叶昭从抽屉里取出东郊煤矿的备案材料对比,“矿上报备的是今年三月份更换的全部井下电缆。”
顾云霁走到叶昭身边:“三月份更换的电缆,到十一月份应该已经磨损严重,我查过同类煤矿的电缆使用记录,井下作业的电缆最多半年就会严重老化。”
两人同时沉默,办公室的挂钟滴答作响,窗外传来同事们下班的告别声。
叶昭突然站起身,从档案柜最底层抽出一个牛皮纸文件夹。
里面是东郊煤矿近三年的安全事故记录,其中一页用红笔圈出了今年五月的一起事故:三名矿工因电缆漏电受伤。
“五月就发生漏电事故,说明三月份更换的电缆质量有问题。”
叶昭的手指轻轻敲击桌面,“但盗窃犯偷到的却是崭新的电缆……”
顾云霁眼睛微眯:“除非矿上最近又更换过一次电缆,而且没有备案。”
叶昭抓起电话拨通物资局的号码:“老赵,帮我查查东郊煤矿最近半年的电缆采购记录……对,要井下专用那种。”
听筒里传来纸张翻动的声音。过了会儿,对方回复:“记录显示今年只采购过一次,三月份买了五千米电缆。”
挂掉电话,叶昭的指尖有些发凉。他打开保险柜,取出李文博煤矿的相关调查材料,其中一份是矿工家属的匿名举报信,提到矿上经常夜间运输特殊物资。
“老顾,”叶昭的声音低沉,“今晚加个班?”
晚上七点,公安局只剩他们办公室还亮着灯。
顾云霁从食堂带来两个冷馒头和一碟咸菜,叶昭泡了两杯浓茶。
两人对着摊满桌面的材料,一条条核对时间线。
“看这里。”顾云霁用铅笔点着运输队的行车记录,“十月二十日到十四日,都有深夜出入记录,但运输单上只写着设备配件。”
叶昭拿出计算器:“按煤矿产能计算,每天损耗的电缆长度应该在十米左右,从三月份到十一月份,至少损耗二千四百米电缆。”
他翻出矿上的物资申领单:“但这期间矿上只申领过八百米替换电缆。”
顾云霁轻轻吹了声口哨:“差了一千六百米,要么是电缆质量特别好,要么……”
“要么就是最近偷偷更换过电缆。”叶昭接话道,“而且不敢走正式采购流程。”
晚上九点,叶昭借故离开办公室,走到公安局后院的车库。
老孙头正在给警车加油,他是局里的老司机,平时最爱聊各单位的八卦。
“东郊煤矿啊,”老孙头一边拧紧油箱盖一边说,“他们运输队的刘师傅是我老乡,上周喝酒时还说,矿上最近夜里老让他们拉货,都是些用油布盖得严实的大卷子东西。”
叶昭递过一根烟:“没说是啥?”
老孙头凑近点火,压低声音:“刘师傅说摸着像电缆,但奇怪的是送货单上让写废料,更怪的是,那些东西都往新辟的废料坑拉。”
深夜,叶昭回到办公室,顾云霁已经整理出所有疑点,用红笔在白纸上画出关系图。
“假设矿上最近更换过电缆,”顾云霁的笔尖点在图纸中央,“为什么要偷偷更换?为什么要把换下来的新电缆当废料处理?”
叶昭从档案袋里抽出一份文件:“这是三月份电缆采购的招标记录,中标的是李文博小舅子开的物资公司。”
他又找出另一份文件:“而电缆的生产厂家,去年因为产品质量问题被通报过。”
两人目光相交,办公室里静得能听到彼此的呼吸声。
“如果三月份采购的是劣质电缆,”顾云霁缓缓说道,“那么最近更换的就是合格产品,李文博既要掩盖以前的贪污行为,又要防止再出安全事故。”
叶昭点头:“所以要把新换上的电缆伪装成三月份那次采购的,把换下来的劣质电缆偷偷处理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