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刻骨的仇恨(2 / 2)
他轻声自语,“总算能出口恶气,这些年,我们憋屈得够久了。”
待蛇屁股发泄完毕,孙军长缓步上前:“往后有什么打算?若要解甲归田,我替你去向林将军讨要你的津贴。若要当兵......”他顿了顿,“我这里收你。”
“我要当兵!”蛇屁股咬紧牙关,毫不犹豫。亲眼目睹过这一切后,他心中的怒火早已无法压抑。
自此,花都境内多个新建机场,并迅速投入使用。以此为基地的花旗轰炸机编队随即对港岛日寇机场发动了毁灭性空袭,一举摧毁47架战机,并将其囤积的燃油、物资仓库及港内货轮尽数炸毁,冲天烈火三日不熄。
更令鬼子胆寒的是,从这些机场起飞的远程轰炸机已将东瀛本土纳入作战半径。这意味着所谓“绝对防御圈”已形同虚设,花旗空军随时可对任何战区乃至东瀛本土发动致命打击。竭力维持“本土无战事”假象的大本营陷入空前恐慌。
为确保东南亚物资通道安全,维系战争命脉,东瀛大本营决心倾尽全力摧毁华夏境内所有机场。因为以东瀛薄弱的工业根基,每月被击沉数艘运输船已是难以承受之痛。照此下去,不出一年便将面临无船可用、坐以待毙的绝境。
为此,大本营制定了疯狂的反击计划:集结五十万大军发动一场规模空前的战役,旨在打通华夏铁路动脉,彻底铲除所有机场威胁,为这场日益艰难的战争续命。
戴老板手下的合作社情报中心接连截获并破译了多份东瀛密电,所有线索都指向一个惊人的结论:鬼子正在策划一场空前规模的攻势。然而,当这份研判被送抵山城时,却遭到了普遍的怀疑与轻视。
山城高层普遍认为,以鬼子目前的颓势,能集结十余万人发动反击尚属可能,但要说组织五十万大军展开大规模战役,简直是天方夜谭。
甚至有将领在军事会议上公然嘲笑:“小鬼子若有这般决心,早两年干什么去了?当初他们要有五十万生力军,早把咱们推出境内了,何至于等到今天这个局面?”
然而,进入三月中旬,一系列不容忽视的迹象开始浮现,让山城的轻松氛围荡然无存。鬼子不仅修通了中断六年之久的黄河铁桥,更在沿线紧急铺设铁路,重建了战略要地邙山据点。情报显示,大量日寇部队正秘密向指定区域集结,一场大战已如箭在弦上。
山城方面如梦初醒,立即召开紧急军事会议,严令第一、第五战区火速组织防御。十七个精锐师被紧急调往黄河防线,沿河布防,枕戈待旦,准备拦截即将南下的日寇主力。
然而,明眼人都清楚这样的布防形同虚设。日寇在华夏作战多年,早已积累了丰富的攻坚经验。面对这条并排展开的“一字长蛇阵”,敌军只需集中优势兵力突破一点,整条防线便会全线崩溃。
可令人费解的是,参谋部始终对这种徒有其表的防御部署情有独钟,屡屡沿用这早已被证明无效的作战模式。军令既下,各部只得依令而行,沿河构筑工事,静待日寇来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