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陷入昏迷(2 / 2)
他们终究是把鬼子打退了。士兵们相互笑着、欢呼着。终有人注意到了张立宪,他半跪在地上,染血的手死死捂着肚子。
直到战斗结束,他才感到腹部传来一阵撕裂般的剧痛,他才低头看见那截露在外面的肠子。刚才杀红了眼,竟没察觉自己被捅穿了肚子,如今血气一泄,刺骨的寒意瞬间从伤口窜遍全身,嘴唇白得像蒙了层霜。
“快!医护兵,快来看看团长。”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嗓子,两名士兵立刻跑了过来,手忙脚乱地帮他处理伤口。
军装已经被血黏住了。医护兵慌得声音发颤:“只能止血,这个咱们不会处理,师部联系不上,团长往哪儿去处理啊?”
“找医生!先找医生!”另一个人咬着牙吼道,几人笨拙地用绑腿结成简易的担架,刚把张立宪抬起来,他就闷哼了一声,额头上的冷汗顺着脸颊往下淌,连眼神都开始发飘。
与此同时,花旗在陆上战场也陷入了苦战,远不如海军那般摧枯拉朽。陆军部队虽早已在莱特岛登陆,战局却异常艰难。
从战略位置看,莱特岛犹如一把锁钥,扼守着太平洋与菲内海之间的通道,海上交通与军事意义不言而喻。岛上港口与沿海地带多为平原,便于登陆行动与后期补给,加上花旗握有海陆空三方面的压倒性优势,战局本应顺利。
然而,实际作战却阻力重重。日军在岛上不仅重兵布防,更早早构筑起坚固的防御体系。陆军从东岸抢滩后,虽迅速切入并试图割裂日寇防线,却受制于莱特岛错综复杂的地形。山脉纵横、丛林密布、沼泽遍布,加之战役期间天气持续恶劣,推进步履维艰。日寇采取纵深防御战术,抵抗极为顽强,致使花旗军队每进一步都代价高昂、进展缓慢。
就在这个战事吃紧的关头,阿瑟收到了Stillwell将军的一封私人信函。信中,Stillwell直指核心,询问华夏闽省之战是否仍具备战略价值。
此问令阿瑟颇受启发。他当即下令发电,查询当年在缅南作战中表现出色的指挥官与部队近况,并试探性地询问,能否抽调其中一部,前来支援花旗在莱特岛的作战行动。
Stillwell随即将阿瑟的提议整理成正式文件,与山城方面进行商议。阿瑟此举,实因莱特岛上的日寇驻军兵力高达五万余人,使其在局部战场形成了顽固的抵抗能力,已给花旗军队造成了相当大的伤亡。
他心中自有考量:莱特岛仅仅是菲的第七大岛屿,倘若每一仗都如此艰难惨胜,即便最终取胜,他在国内政敌可能诟病,军中的声誉也将受损。
更何况,他刚刚在登陆时发表了那场着名的“我回来了”的演讲,正值声望顶峰,绝不愿此时被过多的负面战报所拖累。
此外,若此策可行,他便算是给了Stillwell一个积极的回应与交代。一旦战事因此顺利推进,未来的胜利荣誉,自然也少不了他的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