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一亿玉碎(2 / 2)
然而,毛熊已经明确通告:不再予以续约!这纸文书如同当头一棒,令日本高层陷入极度恐慌。他们最担忧的局面终于出现,毛熊极有可能对关东军发动致命一击。
东瀛的最后底线,是愿意放弃在东南亚和太平洋夺取的大部分利益,但求保住高丽与东三省。若有可能,他们仍企图保留部分在战争初期攻占的区域。
尽管形势急转直下,他们仍在自我安慰:至少条约尚未正式到期,仍有一丝喘息之机。然而实际上,毛熊早已开始向西伯利亚秘密调动大军。只待时机成熟,部队便将越过乌苏里江,向关东军发起雷霆一击。
在巨大的战略压力下,东瀛高层做出了一个近乎愚蠢的抉择。在他们看来,由于珍珠港事件的深刻积怨,花旗绝无可能接受任何形式的谈判;而毛熊虽曾在诺门罕与之交锋,但多年来总体上相安无事,似乎仍有转圜余地。
因此,当哈里发表敦促投降的声明时,他们几乎充耳不闻,反而固执地寄希望于通过顽抗到底,换取“有条件的停战”。
于是,在欧战结束后的演讲上,高层公开宣称:不惜将本土变为第二个冲绳,即便“全员玉碎”,也要战至最后一兵一卒。
然而,口号喊得震天响,私下却是另一番景象。早在战局初显不利之时,他们便已在长野县松代町的群山之中,秘密修筑起能抵御十吨炸弹的巨型地下防空工程。其长达十三公里的坑道纵横交错,能容纳一万二千多人,他们预备将大本营悉数转移至此。
换言之,他们高呼着“一亿玉碎”,却早已为自己备好了退路。所谓“国民可为国赴死”,而他们,却必须活下来,“指挥”国民继续赴死。
此时,按照之前花旗既定的战略规划,本应是在完成休整后登陆九州,同时由毛熊对东瀛关东军发动进攻。双重军事压力与持续的战略轰炸,将共同迫使东瀛高层投降。
然而,并未亲身参与战后布局会议的哈里,并未完全洞察这一布局背后的深意。事实上根据原先的判断,贪婪的毛熊若在两块区域同时获取利益,将不得不同时向两处驻军,从而受到两大战略区域的牵制。
这也是扶持华夏的理由,两大势力牵制毛熊,这样花旗既能维持地区相对稳定,又可置身事外,扮演远程调停的角色。
然而哈里听信了另一番说辞,他的幕僚认为毛熊一旦对东瀛动手,日后必然染指华夏,夺取出海口。而这样将侵犯华夏在华夏的战略利益。唯有加速战争进程,才能遏制毛熊的扩张势头。
于是,在参谋长联席会议上,他批准由阿瑟将军承担对本土作战的“首要责任”,但为照顾海军颜面,特别附加一项条款:在两栖登陆阶段,海军上将及其指定指挥官仍享有高度的战术自主权。
会议当即敦促阿瑟将军率领各部全速推进九州作战筹备工作,附件中同步明确表彰林译的突出贡献,特授予其每月400美元重大贡献专项津贴。但停止了其特别参谋的职务。哈里骨子里不认可华夏军队,自他继任以来,听到华夏军队消息一言难尽,连带着他也不信任华夏军事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