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叔伯抢家业?她科举杀疯了 > 第二百七十三章 怎么容忍宵小作乱?

第二百七十三章 怎么容忍宵小作乱?(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绍元,此事你如何说?”

孟绍元神色平静,不慌不忙的出列,先是朝着皇帝躬身行礼,然后看向王大人,目光坦白,声音稳定而清晰:“王御史所奏之事,乃言官本职,只是弹劾需要实证,空穴来风,恐伤国体,亦寒忠臣之心。”

王大人却在此时冷哼一声:“孟绍元,你休要狡辩,你自担任摄政王以来,内阁都有你决断六部事务动辄就要你首肯,这不是独断专行,架空内阁又是什么?”

“镇国公一案牵扯众多,其中多少是你手底下的人借机上位,这难道不是安插亲信排除异己?”

孟绍元并未直接反驳,而是从袖中取出一份奏折,双手承上:“陛下,此乃臣受命以来所有经手之物的政务摘要,以及内阁六部往来文书的副本目录皆可查证,凡军国药物承接于内阁,诸位阁老商议,最终裁定。一,由陛下批准臣之所行,无不是依律法,循旧例,何来独断之说?”

内侍伸手接过奏折呈到御前,孟绍元继续道:“至于镇国公一案所牵扯人员侦查办审讯移交皆由三法司会司办理,录有详细档案,陛下可随时调阅。”

“臣所举荐的空缺之官员,其履历靠即,皆在吏部有案可查,是否称职,自有公论,若王大人认为其中有人才不配位,那自然是可以指名道姓,列出实证,若查证属实,臣甘愿同罪!”

孟绍元的这番话说的有理有据,把王大人的指责化解于无形。

王大人脸色涨红,确实拿不出孟绍元干预的铁证,清流风闻奏事的弱点在此刻暴露无遗。

“好!就算你巧言令色,那不尽楚君又作何解释?太子年幼,你以师父自居,授课之时严苛过剩。动辄训诫可有将太子置于储君尊位?”

此话一出,就连皇帝的目光都锐利了几分。

孟绍元却面朝东宫方向,单膝跪地,声音带着坚定:“陛下,太子殿下!承蒙陛下信重授以辅政之权,托以教导之,每每想起,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太子乃国之储君,教导非为私宜,而是国事!正因太子年幼,若是一味溺爱纵容,听之任之,岂非辜负陛下重托,愧对天下臣民?”

他抬头,声音拔高:“严苛训诫是为让太子明是非,知礼节,懂得失,储君之尊,在与德才,而非威福,若因惧怕不敬之名,便对太子言行失察,学业懈怠视若无睹,那才是臣最大的不忠不敬。”

孟绍元的声音传来,眼神落在了皇帝的身上:“陛下,臣今日之所言或许忤逆,但句句发自肺腑,臣之所为,只问对社稷是否有利,对太子成长是否有益,至于个人毁誉,臣无暇顾及!”

一番话语,掷地有声。

不仅反驳了不尽的控诉,更让皇帝都沉默了下来。

他目光扫过孟绍元跟王大人,他知道清流的心思,也明白孟绍元此时强势是稳定朝局所必须,但同样需要平衡。

“孟爱卿之心,朕知道。”

皇帝缓缓开口,打破了寂静:“教导太子,严而有格,乃是正理,不王爱卿等忧心国事,直言禀报,亦是忠君体国。”

“至于政务处理人事安排,孟爱卿皆是按照章程办事,并无过分之处,镇国公一案,朕亦是知道其情,此事不必再议。”

“陛下!”

王大人心有不甘,还想再争。

皇帝却抬头制止了他,语气转淡:“流言蜚语,止于此时,如今朝堂上下同心,共度时艰,而非无端猜忌,互相攻奸!”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