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水不暖月 > 第925章 月平微观解析地脉守护

第925章 月平微观解析地脉守护(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月平没有停下解析的动作,指尖继续划过意鉴,意识如同深入地脉的“微观探测器”,向更细微的层面延伸。

镜中的地脉沙盘上,原本模糊的灵植根系此刻清晰得如同在眼前展开——每一根主根都粗壮有力,分支根须细密如网,根须末端的“吸收端”泛着淡淡的绿光,正缓缓吞吐着土壤中的地脉灵能。

通过意鉴的解析,每一根根须的吸收速率都能通过绿光的闪烁频率精准判断:频率快的根须,吸收能力强,对应的灵植叶片也更翠绿;频率慢的根须,吸收能力弱,灵植生长也相对迟缓。

很快,月平便发现了异常:有三株灵草的根须吸收频率明显低于周围灵草,绿光闪烁的间隔比正常情况长了近一倍。

他将意识聚焦到这三株灵草周边的土壤,发现土壤的灵能密度比其他区域低了一成,且土壤颗粒中混有极细的沙粒——这些沙粒来自清淤时的山体冲刷,虽对土壤整体结构无影响,却恰好聚集在根须周围,形成了一层微弱的“灵能阻隔层”,导致根须难以高效吸收灵能。

“老山羊,麻烦你向那几株灵草周边的土壤,输送少量地脉灵能,注意控制灵能输出的速率,每秒不超过两缕;再用灵能编织成‘灵能托网’,轻轻包裹沙粒,引导它们向土壤深处移动三寸,远离根须的吸收端。”

月平的指令清晰而细致,考虑到了灵能输送对土壤的影响,也兼顾了沙粒移动的精准度。

老山羊立刻响应,羊皮灵具表面的金色灵纹亮起两道柔和的光带:一道光带释放出纤细的地脉灵能,如同涓涓细流,缓缓注入土壤中,灵能融入土壤后,如同给土壤“注入养分”,灵能密度以稳定的速度提升;另一道光带则编织成网状的灵能结构,网眼大小恰好能包裹沙粒,却不会损伤根须。

灵能托网带着沙粒,如同温柔的手掌托着细小的石子,缓缓向土壤深处移动,每移动一寸,便会停顿一瞬,确认不会惊扰根须后再继续,整个过程缓慢而精准,如同在进行一场精细的“土壤手术”。

短短数息,那几株灵草的根须吸收频率便恢复正常,绿光闪烁的节奏变得均匀,叶片也似乎比之前更舒展了些。

这一幕让九大望眼惊叹不已——以往他们巡查地脉,发现灵草生长异常时,往往要将灵草挖出,检查根系是否受损,再更换土壤,不仅耗时耗力,还可能伤害灵草的生长;如今通过微观解析,无需触碰灵草,便能精准找到问题根源并解决,既保护了灵草,又提高了效率,这便是“主动预防”最直观的价值。

随着解析的深入,意鉴中的地脉沙盘进一步细化,甚至能看到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轨迹——这些微生物大多呈半透明状,体型微小,却在土壤中扮演着“灵能转化者”的角色。

它们以土壤中的腐殖质为食,代谢过程中会释放出微量灵能,这些灵能虽微弱,却能缓慢渗透到地脉通道中,为地脉灵能提供补充,形成“土壤-微生物-地脉”的良性循环。

月平的意识如同放大镜,聚焦在豆腐堰岸边的一处土壤区域,发现这里的微生物活动频率明显低于其他区域——正常情况下,微生物每分钟会进行三次代谢活动,释放三次微量灵能,可此处的微生物每分钟仅活动一次,且释放的灵能强度也明显减弱。

更异常的是,微生物周围的灵能流动带着一丝极淡的“滞涩感”,像是有一层无形的薄膜,阻碍着灵能与微生物的接触。

“小白猪,用灵息检测那片土壤的杂息浓度,重点检测是否存在‘滞灵杂息’。”

月平立刻下令,他记得陈家古籍中记载,滞灵杂息是一种特殊的微量杂息,不会直接破坏地脉,却会干扰灵能的流动效率,尤其对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影响显着。

小白猪的白色灵息化作细密的“检测网”,网眼直径仅相当于微生物的体型,能精准捕捉土壤中的杂息粒子。

灵息网融入土壤后,如同灵敏的探测器,快速扫描着每一寸土壤。

片刻后,小白猪通过灵识传递反馈:土壤中确实存在微量滞灵杂息,这些杂息以极细的粒子形态,附着在微生物表面与土壤颗粒间,形成了一层极薄的“滞灵膜”,正是这层膜阻碍了灵能与微生物的交互,导致微生物活动减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