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高考估分(1 / 2)
苏杭算数可比她快,虽然祝容打的比方是每个人每一科都报名,但实际上基本不会这样,他们应该只会选择最薄弱的几个科目,不过就算这样,赚的钱也很多。
前提是他能考上大学,若是有个大学生这个金字招牌,愿意报名的学生肯定更多。
这个主意可真不错。
“好,我听你的。”
转天苏杭去学校估分,祝容三天没去零食厂也得去上班。
学校离家里的距离要比零食厂远,所以他想骑着带她去,然后自己再去学校,等算完分数就去厂子里找她,顺便把结果告诉她。
“行,我就喜欢别人给我当司机,我只管坐在后面享受就行了。”
苏杭骑上自行车,把速度控制的很慢,祝容稍微跑了两步抓住他的衣服蹿上去坐好,坐好后手也没有松开。
夏天衣服薄,苏杭很明显的能感觉到像是有个不是特别重的东西坠在他衣服上,是祝容的手。
不自觉把自行车蹬的快了一些,再过几天,他一定能让这只手亲昵的抱着他的腰,然后她想去哪里,他就骑着自行车带她去哪里,祝容只要动动嘴就行,脏活累活全都交给他来干。
高一高二的还在上课,苏杭到了学校没去高三年级组,而是去了高二的办公室找自己的班主任,他们班主任说了,会给他拿一份答案帮他估分。
正巧,班主任上午没课,就在办公室里等着他来呢,没想到他来的这么早。
“答案我已经要了一份,咱先估分看看,不管考多少分,都是一次难得的经历,要说咱们学校,还没有在高中还跳级的呢。”
班主任是个四十来岁的男老师,但长的比较显老,看着像五十多的,从高一一路跟着教上来,第一次考试就对苏杭这个学生格外关注。
他孤儿的身份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他从这个孩子身上看到了别的同学没有的毅力。
高中是最关键的三年,从小学到大学,可以说高中老师们对学生投入的精力最大。
不仅关心他们的学习,就连生活和一些小习惯都知道。
就比如苏杭每天雷打不动的跑步锻炼,除了特别极端的刮风下雨下雪的天气,肯定准时在操场上就能看到他,足以看出他的毅力。
当然后来这位班主任也注意到了总跟苏杭一起跑步的低年级的那块黑炭头,具体叫啥不知道。
再加上苏杭名列前茅的成绩,不让他对他报以期待都不行。
每年安县一中能考上大学的人基本不会超过十五个,以前更少,而考上重点大学的全部加在一起也就五个。
班主任都决定了,如果苏杭考不上重本,他就劝他再读一年,下次高考考上重本的希望就能更大一些。
老师说什么苏杭都听着,除了祝容,在其他人面前他都是寡言少语,也明白老师这是先给他打个预防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