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兰芳(2 / 2)
说着,他从怀中掏出一张叠得整整齐齐的羊皮纸地图,在桌上慢慢展开。地图上用拉丁字母标注着各国国名,他的手指在地图上滑动:“您看,这是我们的维也纳,这是荷兰。我们的领土,比荷兰要大上十几倍。”
刘阿生凝神望着地图,虽然看不懂上面的文字,但从疆域大小的对比上,也能看出奥地利确实远非荷兰可比。
“我们的皇帝陛下,”巴尔假借弗朗茨的名义说道,“对荷兰人在东方的所作所为十分不满。他们封锁航道、垄断贸易、欺压邻邦,这些行径已经引起了欧洲各国的不满。”
说到这里,巴尔的声音放得更低了:“这次我们的东方舰队来访,就是要联合所有被荷兰人欺压的势力,一同向巴达维亚总督施压。我们的军舰装备着最先进的火炮,有充足的火力支援。”
他顿了顿,直视着刘阿生的眼睛:“我知道兰芳现在的处境。十年前的那场变故,让贵国失去了很多自主权。但是现在,机会来了。如果您愿意配合,我们可以在谈判桌上要求荷兰人收回那些不平等条约。”
刘阿生端起茶盏,却没有喝,只是慢慢转动着杯子,看着茶叶在水中翻滚。他的目光有些恍惚,似乎回到了十年前,那个被迫在协议上按手印的屈辱时刻。
“总长,”巴尔又补充道,“您也知道,荷兰人一向软硬兼施。他们害怕强者,欺压弱者。如果这次我们联合起来,他们必定会让步。”
屋外传来几声鸟鸣,打破了室内的沉寂。刘阿生终于开口:“巴尔先生,您说的这些,事关重大。兰芳虽小,但也是数十万华人的家园。这样的决定,我一个人作不了主。”
他站起身,整了整长袍:“请给我一晚上时间,我需要召集其他领导人商议。”
巴尔也随即起身:“当然,这是应该的。不过......”他的声音略带提醒,“荷兰人在东万律也有耳目,还请总长务必谨慎行事。“
“这一点请放心,”刘阿生淡淡一笑,“我们华人在这里经营了百年,有我们的门路。“
....
刘阿生府邸的密室里凝聚着一股沉重的气氛。铜制油灯在红木圆桌上投射出昏黄的光晕,照亮了十几张凝重的面孔。檀香袅袅升起,与室内微涩的茶香交织在一起。
“诸位,今天来了一位奥地利神父......”刘阿生将下午的谈话内容简要叙述了一遍。
他特别提到了神父谈及奥地利帝国在欧洲的势力,以及对南洋贸易的兴趣。说到关键处,他刻意放缓语速,仔细观察着在座各位的反应。
“天赐良机!“成章先生激动地一拍桌子,茶杯随之轻颤。“荷兰人这些年对我们步步紧逼,如今有强国愿意帮我们......”
秘书罗明打断道:“成章先生,事情没这么简单。你想想,他们比荷兰还强大,万一......”他欲言又止。
“万一什么?”靠在墙上的苏炜反问。
一直沉默的带着眼镜的老人颤颤巍巍地开口了:“万一他们想取代荷兰人的地位呢?或者比荷兰人更加变本加厉?”这位兰芳最初的创始家族的族长向来以谨慎著称,“引狼入室,后患无穷啊。”
总长刘阿生看向坐在角落的一位白发老者:“杨老先生,您在洋人的学堂教了这么多年书,对这个奥地利了解多少?”
杨守诚抚着胡须道:“我在巴达维亚教书时,遇到过几个德意志商人。我记得他们提起过奥地利帝国,确实是个大国,但主要势力在欧洲。他们的海军比不上英国、荷兰,所以在东方很少见到。”
“那他们为什么突然对这边感兴趣了?”秘书罗明皱眉问道。
杨守诚摇摇头:“这就不得而知了。不过据我所知,欧洲各国确实对荷兰在东方的垄断很不满。”
“所以他们是想借我们打开南洋的门户?”
“极有可能。”杨守诚点头,“欧洲列强向来如此。不过这未必全是坏事,可以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
议论声此起彼伏。有人主张立即答应,趁机摆脱荷兰人的控制;有人则认为应该谨慎行事,先弄清楚奥地利人的真实意图。
“依我之见,”一位穿着蓝色长衫的中年人起身道,“不如先派人去巴达维亚打探。那边德意志商人众多,或许能打听到更多消息。”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个年轻人推门而入,在罗明耳边快速低语几句。罗明的脸色立即变得凝重。
“总长,”他转向刘阿生,“刚收到消息,有两艘挂着双头鹰旗的军舰出现在附近海域。据报,船身比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旗舰还要大上一倍多。”
室内一片哗然。
刘阿生深吸一口气:“看来我们必须尽快做出决定了。”他环视众人,“诸位觉得,我们是不是该考虑......”他停顿了一下,“向奥地利请求保护?”
“这......”一个带着白色小帽的中年人犹豫道,“等于是改换门庭啊。”
“不,”刘阿生正色道,“这是在两害相权取其轻。荷兰人已经在蚕食我们的自主权,如果有个更强大的靠山,或许还能保住一些,之前我们给朝廷请过旨,但是最终京师那里皇上无暇顾及我们。”
他环视众人,“神父的态度还算友善,如果奥地利想在南洋扩张势力,我们可以成为他们的重要盟友。最关键的是,要在谈判中确保我们内部事务的自主权。”
经过激烈讨论,众人最终达成共识:答应与奥地利合作,但要在条件上争取最大利益,尤其是确保兰芳内部事务的自主权或者说自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