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美国的应对与奥地利的双赢(2 / 2)
第二点,500美元豁免条款被认为偏袒富人,替代人制度加剧了贫富差距,对于普通工人和农民而言,500美元是一笔难以企及的巨款,而富人却可以轻松用金钱摆脱服役义务,甚至雇佣穷人替代自己上战场。
《纽约论坛报》刊登了一篇以“富人的战争,穷人的战斗”为标题的社论,尖锐地指出,这项法案将战争的代价强加在贫穷阶层身上,而富人则可以高枕无忧地继续享受他们的特权。
第三点则是,各州有所不满,因为这削弱了州对本州民兵的控制权影响州的自主权担心破坏联邦制平衡。
因为战争形势异常危急,英国的推进虽然缓慢,但却步步为营,派遣军队从加拿大南下,开始对美国发动进攻。
原本依靠志愿兵制度维持的联邦军队,已明显不足以应对现在的战争形势。前线的将领不断抱怨兵力不足,而后方的招募工作却陷入了停滞。国会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在激烈的争论后通过了备受争议的《征兵法案》。这标志着美国历史上第一次采用强制征兵制度,所有适龄男性不得再以“不愿参战”为由逃避国家的召唤。
同一天,就在亚伯拉罕·林肯总统收到《征兵法案》通过的消息时,另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也传到了白宫。这消息从北方的战场上传来,而它的主人不是别人,正是原本在西部战线上屡建奇功的尤利西斯·辛普森·格兰特将军。在被调往北方负责防御英军入侵后,他再次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
在新罕布什尔州利特尔顿附近,格兰特指挥部队实施了一场精心策划的伏击战。结果,英军一支超过1万五千多人的大部队被击溃,联邦军不仅俘虏了4000多名士兵,还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和物资。
“对的,总统先生,您没有听错。”战争部长埃德温·斯坦顿站在林肯的桌子前,语气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一再强调这一战果的辉煌,“他们伏击了英军,“歼灭”了超过1万人的部队,还俘虏了4000多人!上帝啊,战争开始以来,我从未见过任何一场战斗俘获这么多敌军士兵。真是奇迹!”
(这支部队绝大部分是印度土兵组成的,还是夜晚伏击。)
林肯没有立即回答。他低下头,右手扶住额头,似乎在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隐隐的抽噎声从他身上发出,这位总统承受的压力实在太大了。心中的喜悦和悲痛交织,一时间难以言表。原本镇压南方叛乱的战争已经接近尾声,西线的联邦军队即将彻底击溃南方的抵抗力量。只要再突破最后的防线,便可直取里士满,剿灭罗伯特·李将军领导的南方军团,结束这场内战。至于那些西部地区的小规模骚乱和印第安部落的抵抗,根本不足为虑。
然而,剧本却被英国人撕得粉碎。
英国的介入改变了一切,使已经近在眼前的胜利变得遥遥无期。
“斯坦顿先生,”林肯终于抬起头,“通知格兰特将军,他干得漂亮。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英国人不会善罢甘休,我们必须为接下来的每一步做好准备。”
他沉默片刻继续说道:“我将授予他北部战区司令的职务,由他负责全面防御英国人的北方进攻。”
战争部长斯坦顿,敬了个军礼,“遵命,总统阁下,我相信格兰特将军绝对不会令您失望的!”
...
1863年5月1日.
费城的一家繁华大剧院内,灯光明亮,座无虚席。
舞台上正在表演莎士比亚著名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饰演朱丽叶的是一个非常漂亮,皮肤很白嫩细腻的姑娘,表演的也很出色,至少让台下的一些贵妇人们被感动得泪眼婆娑,甚至掏出手帕轻轻拭去眼角的泪水。
但这无法引起二楼一个包销里面的两人的注意,他们的目光并未投向舞台,而是集中在这场谈话上。
坐在东方向的两位美国高官分别是国务卿威廉·亨利·苏厄德和财政部长萨蒙·波特兰·蔡斯,而在他们对面,坐着一位温文尔雅的绅士。他的深色礼服剪裁得体,领结系得一丝不苟,金色的袖扣在灯光下微微闪烁。他是来自奥地利的外交使节——波加特茨·冯·艾森费尔特男爵。
他们正在商议奥地利对美国进行商业往来的事情,这原本正常,就算之前奥地利参与了护航制度,两国依然有商业往来,不过这次,还有军火。
“二位,我开门见山的说了,维也纳对英国的做法很不满意。他们这样公然介入贵国内战,让弗朗茨皇帝陛下感到很不高兴。”
财政部长蔡斯用汤匙搅了搅加入奶的红茶,“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奥地利愿意向我们提供军火?”
波加特茨·冯·艾森费尔特男爵微微一笑,他的手指轻轻摩挲着手中的红酒杯,目光却并未离开苏厄德。
他用带着奥地利口音的英语说道:“国务卿先生、财政部长阁下,我必须坦诚,我们非常重视这次的合作机会。美国的工业潜力和北方的技术力量对我们而言,都是难得的伙伴资源。”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我们也看到了商机。贵国现在急需现代化的武器装备,而奥地利帝国恰好在这方面有优势。维也纳兵工厂的产品质量,想必两位都有所耳闻。“
能不耳闻吗,美国南方邦联军的大部分步枪都是维也纳给提供的,不过苏厄德和蔡斯识趣地不提这件事,现在还是形势比人强,他们需要维也纳的帮助。
“具体能提供什么?”美国国务卿苏厄德直截了当地问。
“最新型的线膛炮,射程比你们的拿破仑炮还要远。”艾森费尔特男爵从随身的公文包中取出一份清单,“另外还有劳伦兹望远镜、野战医疗器械...”
“12磅拿破仑炮?1600码的射程?”艾森费尔特男爵嘴角露出一丝自信的微笑,“我们的M1861型12磅榴弹炮,2000码的射程,能够发射高爆榴弹,适合破坏防御工事。射程适中,火力密集。还有拉格榴弹炮、洛伦茨步枪,我们的武器多种多样,总有适合您的。”
“价格呢?”蔡斯问道,作为财政部长,这是他最关心的问题。
“这就是我们需要谈判的部分了。”男爵露出一个圆滑的微笑,“价格绝对合适,国际市场上你们都买不到,但同时奥地利希望获得一些...贸易优惠。比如降低对我国纺织品和钢铁制品的关税。”
“还有呢?”苏厄德敏锐地察觉到对方还有要求。
“我们注意到,贵国通过了《征兵法案》。”艾森费尔特男爵放低声音,“维也纳希望能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一些...便利。”
“具体说说。”
“贵国肯定有许多民众不想要参与这场残酷的战争,我们希望将这部分人带回奥地利,您们也知道,奥地利帝国正在在伟大的弗朗茨陛下的领导下,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工业建设进程,尤其是工业发展所需的劳动力,正急需像贵国人民这样勤劳且富有技术的移民。”
话音未落,苏厄德和蔡斯几乎是同时对视了一眼,眉头微微皱起。
蔡斯将手指交叉放在桌面上,目光沉思而严肃。显然,男爵的提议触及了一个敏感而复杂的话题——劳动力和人口问题。从战争的角度来看,北方的劳动力是支持工业生产和军需补给的关键资源,任何减少都可能对战时经济乃至军队造成冲击。
“男爵阁下,”蔡斯终于开口,语气依然保持克制,“您提到的移民问题确实值得深思。不过,北方的劳动力对我们当前的战争形势至关重要。将这部分人转移到国外,可能会引发一些……不必要的争议。”
艾森费尔特男爵似乎早已预料到这样的反应。他仍旧保持着那副温文尔雅的神态,轻轻抿了一口红酒,然后从容地说道:“财政部长阁下,我完全理解您们的担忧。我们并不是希望削弱贵国的力量,而是想为那些不愿参战的民众提供一条出路。这不仅可以减少国内的社会矛盾,也能够创造一个对双方都有利的局面。”
蔡斯的眉头稍稍舒展了一些,但他并未放松警惕。
“另外,再就是,”艾森费尔特男爵继续说道,语气依旧平和,“就像之前说的我们希望贵国能够适度降低对奥地利商品的进口关税。这将进一步促进两国的经济往来,也有助于我们为贵国提供更多的军需物资。”
蔡斯的眉头稍微放松了一些,但他仍然谨慎:“艾森费尔特男爵阁下,这听起来确实很诱人。不过,我们是否可以相信贵国会在这次合作中保持中立?”
男爵抬起手,微微一笑:“财政部长先生,奥地利的利益在于和平的商业往来,而非卷入贵国的内战。我们的目标是双赢,而不是冒险。”
双赢的意思大概就是我卖给你们军火也卖给南方邦联军火,这的的确确是在“双赢”。
国务卿苏厄德点了点头,但仍然保持着外交官特有的审慎:“我们会将您的提议提交给总统阁下进行详细审议。至于移民问题和关税问题,我们也需要进一步讨论,确保符合美国的利益。”
“当然,国务卿先生,我期待我们能够达成一个令双方都满意的协议。毕竟,只有合作,才能让我们共同繁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