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奥地利帝国大学教育改革会议(2 / 2)
下午的会议进展顺利,与会者开始具体讨论各个学科的扩招比例、新增专业的选择以及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海恩斯坦伯爵提出的“理工科扩招比例为60%,文科为20%,医学为40%“的方案获得了基本认可。同时,他的“每所大学必须至少有一个理工学院”的要求也在激烈讨论后被接受,尽管一些传统大学获得了较长的过渡期。
会议接近尾声时,在几位大学校长都至少觉得差不多的时候,海恩斯坦伯爵向与会者揭示了他教育改革蓝图中更为大胆的一环——创建全新的高等学府。
当他宣布这一计划时,会议厅内一片哗然,许多校长的面色由惊讶转为担忧,甚至是不满。因为创建新的学府意味着这些新大学势必要从教育部的拨款中或者是同一个地区的拨款中抢钱,另外,师资力量呢?任何一个大学都不太愿意分一部分师资来支援新学校。
“先生们,“海恩斯坦伯爵站在议事厅中央,声音坚定而有力,“除了扩大现有大学的招生规模外,帝国教育部已经决定创建三所全新的高等学府,以满足帝国对专业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
他打开一份精美的皮革文件夹,取出几张建筑设计图和详细计划:“这三所新学府分别是:位于维也纳的哈布斯堡皇家理工学院、位于特兰西瓦尼亚的布拉索皇家工程大学,以及新松琦的伊丽莎白综合大学。”
海恩斯坦伯爵的助手随即展示了这三所新学校的宏伟建筑设计图和校园规划。设计图上展示的是融合了新古典主义与现代工业元素的建筑群,宽敞的实验室、先进的工作坊和开阔的图书馆一应俱全,令在场者不禁为其雄心所震撼。
“这些新学府将专注于帝国最迫切需要的领域——工程学、应用科学、现代农业技术和商业管理。哈布斯堡皇家理工学院将以机械工程和电气工程为重点;布拉索皇家工程大学将专注于采矿工程和冶金学;而伊丽莎白综合大学则将提供更广泛的学科,包括农业科学、现代医学和商业管理。“
海恩斯坦伯爵环视会场,显然预料到了接下来的反应:“为了确保这些新学府能够迅速建立起高水平的教学和研究能力,我们计划从各位的学校中选调一批优秀教授加入新学府。被选中的大学将被要求提供3至5名教授,主要来自理工科领域,但文科和法学教授也有所需。“
话音刚落,会场立刻沸腾起来。维也纳大学校长希托帕尔第一个站起身,面色铁青:“大臣阁下,这简直是对现有大学的掠夺!我们正面临扩招的压力,教师资源已经紧张,现在您又要抽调我们的优秀教授?这会严重损害我们的教学质量!”
布拉格查理大学校长托梅克教授也愤然发言:“我们花费数十年时间培养的学术团队,是我们最珍贵的资产。现在政府一纸命令就要拆散这些团队,这是对学术传统的不尊重!”
格拉茨大学的克纳尔校长也提出了担忧:“如果我们的优秀教授被调走,谁来教授那些新增的学生?新教授的培养需要时间,这将造成严重的师资断层。”
海恩斯坦伯爵静静地听完这些反对意见,表情始终平静。当争论的声音稍微减弱时,他才再次开口,语气中带着理解但也不容置疑:
“先生们,我完全理解你们的顾虑。确实,抽调现有教授会给各校带来一定困难。但请思考一下更大的图景:整个帝国的教育系统是一个整体,我们需要在牺牲局部利益的情况下,追求整体的最优化。”
他拿出一份详细的补偿方案:“帝国教育部已经准备了全面的补偿措施。首先,对于每一位被调走的教授,学校将获得相当于该教授两年薪资的财政补贴,用于培养新教授或吸引外部人才。其次,被选调的教授将在新学府保持与原校的学术联系,可以共同指导研究生和开展研究项目。此外,原校将获得新学府特定实验室和设施的优先使用权。”
海恩斯坦伯爵早就跟几位好朋友打好了招呼,眼看着反对声音很大,维也纳工业学院院长在得到眼色之后站起身,压了压声音:“各位同仁,虽然短期内会有困难,但从长远看,这些新学府的建立将扩大整个帝国的学术影响力。我们的教授在那里可以获得更好的研究条件和更广阔的舞台,这对学术发展也是有利的。“
海恩斯坦伯爵感激地点头,然后继续道:“没错,还有一点我必须强调:这三所新学府的建立已获得陛下的亲自批准,皇室对此高度重视。实际上...”
他从文件夹中取出一封带有皇家印章的信函:“这是伊丽莎白皇后陛下的亲笔信。如您所知,皇后对教育事业一直怀有深厚的热情。她特别关注以她名字命名的伊丽莎白综合大学,并承诺将亲自参与该校的某些活动。”
“这....”
好几位大学的校长脸色很不好看,这位教育大臣海恩斯坦伯爵动不动就请出皇室来,主要是弗朗茨皇帝还好,他也不能拉下脸来惩罚他们,不过伊丽莎白皇后在民间和教育界的声望很高,总不能拒绝这位总是很慷慨的捐赠者吧,搞不好在某次沙龙或者宴会上被伊丽莎白皇后吐槽一阵,整个大学的经费就收到影响了。
“我,我并不是反对这项计划。”维也纳大学校长希托帕尔语气也软化了许多,“但是我们提出的问题是的的确确存在的,我觉得教育部方面至少应该考虑到这些。”
海恩斯坦伯爵点点头,“是这样的,希托帕尔校长先生,我们尽可能地会考虑到你们的顾虑和感受,但请你们也要理解帝国的需求。”
“除了上述补偿计划外,帝国尽可能地优先在欧洲和美国协助招聘师资,来弥补你们的损失,柏林大学和哥廷根大学都是德意志地区有名的学府,我们已经派人去和这些高校进行协商了。”
“我不同意。”格拉茨大学的克纳尔校长一脸严肃,还是反对,“这太不公平了。”
海恩斯坦伯爵看了一眼钟表,又跟几位好朋友对了对眼色,开口说道:“既然这些,我们不妨按照最原始的民主原则来吧,克纳尔校长,让我们看看这项计划在在座的校长眼里能否施行。”
“五分钟,你们讨论一下?”
海恩斯坦伯爵脸色如常,直接让人搬了把椅子过来,自己悠然地坐下,看着正在激烈争论的教授们。
维也纳工业学院院长作为早就安排好的托,帮着劝说几位教授,他最后指了指无聊正在把玩着金币(这当然出现在一位大臣身上很不寻常)的海恩斯坦伯爵,“你们明年的经费还要不要了!”
几乎所有的大学都会受到帝国政府的资助,区别只在于部门不同,例如中央教育部拨款、地方议会、商务部直属大学等等,当然也有捐献者,但是一所大学只依靠私人捐赠是很难活下来的,至少目前是这样。
当然也有,不过私人捐赠一般是艺术类院校比较多。
听完维也纳工业学院院长的劝说,想到又要扩招又要建设教学楼等等,几位强硬派也软了下来,不大打算公开这么对着干了,大不了塞几个水平末位的教授去吧,对,就这样,强硬派的几位校长如此想到。
“时间到,请举手表决吧。不同意这项计划的请举手。“海恩斯坦伯爵将金币放到演讲台上,直接问道。
只有以格拉茨大学的克纳尔校长为首的少数几所大学的校长和代表举起了手。
“好吧,不过剩下的都同意了,计划通过。”海恩斯坦伯爵如是说道,然后停顿一下接着说:“诸位辛苦啦,御厨这次给大家准备了晚宴,请随我赴宴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