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远征军誓师出征(1 / 2)
成友德走到太阳底下,直起铳管,眯起眼睛往里看。
只见铳管内壁四道凹槽,呈螺旋状向下延伸,不像普通火绳枪光滑。
不知道是怎么刻出来的,更猜不出有什么用,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孙二弟接过来一看,忍不住叫了起来:“簧片精巧难造,造价多10两,也就罢了。区区几道凹槽,竟值得40两?”
“区区?几道凹槽?”
陆若汉一脸的不满:“你不知道,为了刮削这些凹槽,我们费了多少力气。”
孙二弟想着帮东家砍价,故意问道:“费了多少力气?”
“首先要造出一台拉削机,然后……”
陆若汉趁机抱怨,那些被称为“膛线”的凹槽,没法徒手凿出来。
得先造出一台拉削机,用器械来拉,才能保证螺旋稳定。
造拉削机之前,首先要花大量时间,反复研究,反复改良。
折算下来,光改良出第一台拉削机,就花费了几百两。
刀头反复拉削膛壁,磨损得非常快,必须用极其坚硬的精钢打造。
至于怎么打造出那么硬的钢,又得继续琢磨。
由于要求精密,造出一根合格的铳管,往往要报废两根。
总而言之,为了打造这50杆线膛枪,火器局抽调60多个工匠或学徒,累计耗费8万工时。
按火器局的规矩,工匠卖力一个时辰,计一个工时。
学徒每工时10文钱,三等工匠约15文,二等工匠约20文,一等工匠约30文。
到了陆若汉、孙元化这个级别,除了工钱和奖金,还有干股分红。
光给60个人发工钱,前前后后就花了一千多两。
还有用坏的刀头呢?报废的铁料呢?还有那1万发铅弹呢?
现下莱州火器局财务独立,利润大部分上缴各级官府,剩下才能用于发奖金,或者改善住宿、伙食。
亏上一笔,后半年又该拮据了。
“还有该死的铅弹!”
陆若汉絮絮叨叨,说到铅弹,又激动起来。
1500两的订单,除了50杆线膛枪,还有5000颗铅弹。
按理说,材料只需约200斤铅,花不了多少钱。
然而线膛枪不能用普通铅弹,得用尾部中空的圆头锥弹。
所以,又得研制一台压铸子弹的机械,否则徒手打磨5000颗专用铅弹,工匠得活活累死……
在场几个将领听得目瞪口呆,线膛枪看起来平平无奇,造起来竟如此艰难,真是难以置信。
怪不得一杆的价格,抵上了普通火绳枪10杆。
也不知道威力如何。
陈子履哈哈大笑,拍了拍对方的肩膀:“放心,慢慢改良工艺,造价会降低的。第一批亏本,后面就赚钱了。”
说着大手一挥,把线膛枪搬去校场发给士兵,当场验货。
50名士兵是精心选拔的神枪手,听说造价如此昂贵,亦大感震撼。
30两啊!
差不多两年军饷了。
一个个装填弹药的时候小心翼翼,就当宝贝似的。
幸好铅弹比膛线刚好小一点点,无需太费劲,就可以直塞底部。
否则,谁都不敢用力往下捅,捅坏了赔不起。
“放心,用火药的玩意,没那么矜贵。”
陈子履安慰了几句,让士兵就按往常的训练,大胆的来。
然后指着50步外的靶子,一声下令:“开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