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戏耍杜度放风筝(1 / 2)
“啪!”
“啊!”
陈子履抬手射出一枪。
十余步外,一个白甲巴牙喇在惨叫声中,翻落马背。
至死也不敢相信,铁打的身板,一身的好武艺,竟死得那么窝囊。
“小崽子,还想躲?”
陈子履嘴里揶揄,手上却没有丝毫停滞,滚烫的西洋短铳塞入褡裢,随即又拔出另一把。
和前面两杆不同,第三杆短铳比较笨重,有点傻大黑粗。
这是莱州火器局最新款,被陈子履称为“登莱之鹰”。
长一尺一寸,重约九斤六两,和徐光启赠送的西洋铳比,远谈不上精巧轻便。
然而,现下却和火绳长枪、马刀一道,作为龙骑兵的制式武器,统一列装。
原来早在济州岛作战时,骑兵们就纷纷抱怨,马上疾驰不能开火,十分不便。
于是,与登州取得联络之后,陈子履便命莱州火器局打造一种短铳。
枪管要短,要轻便,重心要靠后,还要安上昂贵的燧发机簧。
总而言之,需要在颠簸的马背上,可以单手抬起瞄准,单手开火。
或许,孙元化和陆若汉对“轻便”二字的理解,有一点偏差。
亦或图省事,直接把普通枪管锯成三段,安上燧发机簧就交了差。
前阵子陈子履看到实物,有点说不出话来。
两杆“登莱之鹰”,加上火药、弹丸,足足有25斤,竟比一套青面甲还要重。
想多带几杆,马匹都驮不起来。
枪管没经过改良,短是短了,却还是那么粗,威力十分有限。
最远射程只有四十步,其中有效破甲距离,更只剩可怜的十几步,准头也很一般。
只有一个优点,傻大黑粗,造价低廉。
和普通火绳枪共用一套铸管器械,共用一种弹丸,生产上几乎什么都不用改。
所以,哪怕配上昂贵的遂发机簧,每杆造价才六两多,买起来不大肉疼。
造都造出来了,且造了400杆之多,还能怎么办?只好捏着鼻子收了。
200名龙骑兵,正好每人2杆。
陈子履原有两把西洋铳,再加两把“登莱之鹰”,就是四把短铳在手。
这会儿两支马军同向疾驰,相隔约二十步,正是这种火铳最舒服的距离。
龙骑兵们一阵噼里啪啦,顿时打得敌军人仰马翻。
杜度又急又恨。
一轮开火就干倒数十骑,损失之大,比一次骑兵对冲还要惨烈。
眼见敌兵陆续掏出第二杆短铳,刹那间,不禁犹豫起来。
这一路披荆斩棘,拼了老命才冲到这里,为的是配合石廷柱冲垮明军右翼,打赢这一仗。
杜度甚至想好了,倘若最后这支骑兵拦截后队,他就壮士断腕,继续向前猛冲。
皮岛军他太了解了,耽于做生意,短于操练。仓促之下,绝不可能挡住这波冲击。
只要击垮右翼,石廷柱就能席卷全场,损失再多都是值得的。
没想这伙敌骑竟然不割尾巴,反倒同向而行,使用火铳连续射击,这就要了老命了。
一轮干倒数十骑,两轮岂非干倒一百多骑,三轮岂非干道两百骑?
光拿出来就有两杆短的了,褡裢里还有一杆长的,最少可以射三轮。
等冲到敌军阵前,还剩下几匹马,几把马刀?
更可怖的是,对面一个神射手,专往自己身上招呼。
几个白甲巴牙喇挡在左侧,浑身解数,却一个接一个倒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