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自带AI,我教崇祯做昏君 > 第377章 死马当作活马医

第377章 死马当作活马医(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督帅!末将……”

吴三桂睁开眼睛,看到陈子履入帐,连忙挣扎起身。

然而大病之下,手脚酸软乏力,又哪里起得来。

陈子履示意无需多礼:“有伤在身,莫要动弹了,就这样说话便是。”

“如何使得。”

吴三桂是下属,品级低,年龄还小,哪里肯托大。

扶着几个家将,在后腰塞了一床被褥,费了半天劲,总算能斜斜半躺着。

依旧神情萎靡,毫无中气:“末将惭愧,督帅……督帅见笑了。”

“因战负伤,何愧之有。”

陈子履安慰吴三桂,他是大明的栋梁之材,必有列祖列宗庇佑,很快就会痊愈。

心里则暗暗腹诽,身上的纱布和绑带,应该有两三天没换了。

对于重伤员来说,太“脏”了些。

在这方面,大明的传统医家们,还是不够重视。

简单问了几句,吩咐几个家丁,把团练营的主治大夫叫来。

麾下大将负伤,他作为一军统帅,要亲自过问用药。

吴三桂感动不已,连称不敢当。

原来,大明军团在外征战,一向采用“包干制”。

中军只分配军饷、粮草和赏赐,顶多安排一点武器甲胄,其他是不管的。

一般的后勤辎重,比如帐篷、被服、伙夫、文书、幕僚、向导等等,均由各营自行筹备,各用各的。

士兵晚上睡草棚,还是睡帐篷,得看平时富不富裕,出征时带了多少辎重。

同理,随军大夫、药材,也由各营自备。

每场大战后的伤员,均由各营抬回本营,自行想办法医治。

伤兵能痊愈几成,得看各营随军大夫够不够用,医术高不高明,药材备没备足。

一般来说,有钱请更多大夫的富营,伤员活下的可能性大些。

穷营有人帮忙止血,就很不错了。能不能痊愈,得看自己能不能扛。

总而言之,治伤是各营自己的事,中军是不管的。

陈子履早在莱州之役时,就知道其中弊端。

在战场负伤者,多半是英勇的战士,是军中的宝贵财富,怎么能任其自生自灭呢。

只是问疾抚伤,向来是拉拢人心的手段。

主帅对他营士兵太过亲热,总有“抢班夺权”,架空将军之嫌。

碍于各营主将的戒备之心,不好太过插手。

多提点营将几句,多搜罗药材下发,就算尽人事了。

后来筹建抚标营,陈子履定下规矩:

每三个哨队配备一个大夫、两个学徒。全营共计五个军医,十个学徒打下手。

出征前,必带金疮药五千份,细纱绑带三千条,大量各类药材等等。

又叮嘱军医,处理伤口要干净,换药要勤快。

绑带使用之前,必经煮沸消毒,勤洗勤换。

重伤员集中安置,安排专门的士兵照顾,尽量减少死亡。

抚标营将士知道受伤之后,可以得到医治,便有了拼杀的底气。

所以,抚标营将士或许经验不足,却是最有血性,最敢拼命的。

当然,各地督抚只要不太糊涂,大多知道医治伤员的重要性。

督标营、抚标营往往不弱,舍得在这方面花钱,也是一方面缘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