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49(2 / 2)
“理解,理解。老头子年轻时见过土匪,跟你们完全不一样,你们太正经了;老头子没猜错的话你们是当兵的”老人拍了拍郑远清的肩膀话语里充满理解的说道。
“不瞒您说,真是当兵的,一群残兵败将。”郑远清的脸从来没这么烧过,自己还是太嫩了。
“唉,世事无常啊。”老人即像是敷衍又好似理解似的又拍了拍郑远清的肩膀,只是,他看见了眼前这个独眼年轻人提到“残兵败将”一词时,眼中闪过一丝刻骨的仇恨。究竟风霜的老人当即明白了这些人是为什么被逼到这份的。
“大当家的有何打算”老人打破了尴尬的冷场说道。
“唉,有什么打算走一步说一步。”郑远清挥挥手,身后两个一脸垂头丧气的小战士赶忙从车厢里搬出两把椅子请两人坐,心里面还不停地嘀咕着:第一次出道就让人识破了,这老头咋就这么精呢
“如果大当家的不嫌弃,不如留在老朽这里哦不,是老朽率众归附山,大当家的意下如何”老人客气了一下便坐在椅子,待郑远清坐下后便欠身道。
“哦愿闻其祥。”郑远清此时真想抓狂,这老头真是成精了,老子可是来打劫的啊老子可是土匪啊怎么突然间成你们的打劫对象了你个老家伙比老子还土匪
郑远清大致看了下地蹲着的人就明白了老人的意思,他们这个幸存者基地缺的就是强有力的战斗人员,他们需要郑远清这些身经百战的战斗队员,虽然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能像世外桃源般活下来,但是明摆着这些人根本没有战斗力如果非要凑数的话,可能就那几个拿着霰弹枪的汉子以前是银行押送员,还算有那么点战斗力。
“大当家的别嫌老头子啰嗦,且听我慢慢道来”老人一见郑远清愿意听,便稍稍放下心来给郑远清详细地说起这个基地的大致情况。
特殊的条件造就了特殊的环境,特殊的领袖造就了特殊的群体,在一切特殊的条件集合在一起的情况就造就了这个极其特殊的幸存者基地。
这是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以前叫“青北市农林学院”,3006年和几个大学加青海大学合并为一本院校“青海大学”,成为青海省唯一一所211工程院校。这些年轻人都是该校的学生,其中以硕士研究生居多以及少部分本科生、博士生和辅导员、教师。
尸乱爆发时,这里正是放暑假的时候,校园里除了研究生和博士生外就是留校学习准备考证、考研的本科生以及留校复习考研、工作的辅导员和教师。除此之外校园里的学生并不多,否则这里根本不可能有幸存者。
当汹涌的丧尸涌到这里时,偌大的学校只有正门开放着,学校的保安在第一时间关闭了学校大门,并且用一辆大客车死死堵住,然后带着校园里闻讯跑出的学生远离大门逃往校园深处。
也得亏了保安的这种做法,这首先使得外面的感染人群无法进入学校,其次直接避免了人肉的气味被外面的丧尸闻到,也避免了大门在尸群的攻击下倒塌。
当时幸存的学生足有六百多人,在唯一一位长者也就是老人的号召和压制下藏在大礼堂里待了三天三夜,直到尸乱爆发初期的群尸扫荡过后才重新回到校园。
但是在走出大礼堂时,只剩下五百人左右,在这梦魇般的三天三夜里,崩溃的、自杀的、挑动学生往外冲而被击毙的、甚至还有心肌梗塞的、吓傻了的,足足损失了一百多人。
第三卷浪迹天涯第359章大有文章
然而,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有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挑动群众达到自己目的的人,学校里也有,有些学生和教师牢牢地占据着道德的制高点挑动惊慌失措的学生“打倒”老人的“”以“自由”和“安全”的名义妄图挑动学生冲出校园寻找救助。而往往这样的人却是喊完了、达到目的了自己却藏在没人的地方瞅机会捞好处。
历经八十多年风雨的老人岂能不知道这点小伎俩老人展示了铁血的一面,果断下令对这些挑动者一律击毙,而击毙挑动分子的,正是学校的保安和当时给学校t机送款的一车武装押送员,他们手中的霰弹枪是这些幸存者唯一的武器。也正是由于老人的当机立断和雷霆手腕才使得这些学生活了下来。
接下来的两年里,不断有学生翻过4米多高、带铁丝网的围墙想要寻求救援,但都是一去不复返。学校的围墙翻出去容易,想再翻进来却难加难,外面不知道有多少双手在阻止着后悔的人返回去。
就这样,翻出去的、崩溃的、想不开自杀的,在这两年中足足有二百多人,直到今天郑远清他们闯进来时,就剩下这230人,还是女生、女教师居多。
“那你们靠什么活到现在的”郑远清很好奇这么多人究竟吃什么。
“大当家的别急,听老朽慢慢说”老人说得有些口干舌燥,停顿了一下然后继续说道。
这些人能活到今天完全是得益于这本是所农业院校,在学校的后半部分是50亩的良田,而且学校的种子库中有大量供学生实践用的粮食种子。
由于这是所近万人的大型院校,学校的食堂、商店甚至学生宿舍里的小卖店都有或多或少的储备食物,这些储备对于所有的学生来说不多,但对这区区几百人却足够他们活很长一段时间了。
于是,学生们在老人的带领下开始在田地里面种植蔬菜瓜果,靠着粮食储备度过了最初的生长期,当粮食接茬后,粮食便不再是问题。
至于水源,农业院校自然少不了抽水机,学校车库和农机库里的大量燃油供应区区几台抽水机肯定是够了,校园的游泳池被用来蓄水,大批学生留下的衣服和卫生用品足够这几个人使用了。
由于学校本来就是刚从老校区搬过来的,经济开发区刚刚成型,各种生产生活链条尚未齐全,因此人口也少,当最初的群尸扫荡过去后,这里就成了无人问津的地方。
而校园外广阔的新市区里游荡的丧尸便成了校园最佳的保护网,其他幸存者基地根本想不到位于开发区中心的这个大型院校中竟然是个世外桃源。
但是这个世外桃源却无法和外面有任何联络,老人得知他们如今处境的工具还是凭着一台普普通通的收音机和长久的经验才大致得出这个结论。而郑远清他们,却是这两年多以来来到这里的第一波其他幸存者。
听到这里,郑远清心中一凛,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