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我不喜欢票房,对票房没有兴趣【求追读】(2 / 2)
是不是都无所谓了,反正
台上,苏君站在20亿冰雕的正中心,右边是张艺谋,左边是老剑圣于承惠,剧组其余人向两侧排开。
随着苏君第一锤落下,溅起一捧大大的冰花后,其他人也是接连下锤,很快就将特制的冰雕全部敲碎。
苏君有些意犹未尽的放下锤子,第一次敲冰雕的感觉很不错。
“以后可以多搞几次。”
伸手接过主持人递来的话筒,苏君十分自然的开始进行总结。
既是老板、又是制片人,自然合适。
“《大唐剑圣:裴旻》自立项到拍摄就用了近两年的时间,从拍摄到上用了一年多的时间。”
“总的来看,《大唐剑圣:裴旻》可以称得上是三年磨一剑。”
“有今天的这个成绩,我的第一感觉不是骄傲、自豪,而是松了一口气,我没有让剧组上千人的付出被辜负。”
“…………………………”
“希望《大唐剑圣:裴旻》不是金乌影业的终点,不是我的人生高光时刻,更不会是电影行业的顶点。”
“我希望二十亿只是我们人生中的一处风景,不是z难以超越的至高,也希望我们都能遇见最好的自己。”
“………………………………”
苏君长篇大论说了一堆,从各个方面感谢了剧组所有人的付出,还特意感谢了一下于承惠和张艺谋的用心负责。
一时间,台上台下一副其乐融融的场景,以王钟军为首的苦瓜几人组再不愿意也伸出手鼓掌。
“那好,废话我就不多说了,咱们直接进入今天的重头戏。”
等到掌声完全落下之后,苏君笑呵呵的招手,一排礼仪小姐迅速走上台,手上的托盘中放着一个个鲜艳的红包。
看着都不厚,但所有人都能猜到里面的数额不小。
就凭今天的浩大阵势,以及《大唐剑圣:裴旻》国内票房超二十亿、全球票房超五亿美元的成绩,要是苏君就给个几十万意思一下,那才是真正的丢脸呢。
再说了,苏君从来都是该省省、该花花的性格,真正需要花钱的时候从来不皱眉头。
很快数额就被揭晓。
张艺谋拿的最多,一千万的支票让他眉开眼笑,要知道这是额外收入,不算在奖金和电影分成里面。
说句不好听的,他给张卫平拍了十多年的电影,赚到的钱加起来还没有在苏君手底下一年多。
如果要加上土豆期权分红的话,甚至还会更多。
作为剧组年龄最大、也是武术指导的于承惠拿到了六百万的红包,和男一号张若昀的一样多。
剩下的就是各个小配角,只有寥寥几场戏的张丽和张天艾等每人拿到了八十万的红包,远远超出了她们的预料。
至于戏份更多、更难、拍摄环境更恶劣的万倩,直接拿到了一百万的红包。
主创人员拿到红包之后,苏君开始给群众演员、剧组工作人员、特效人员、宣传人员发红包。
这个环节很快,每个团体的代表上来领支票就好,
不过就演了半个多小时的散财童子,苏君就洒出去了三千多万,一个小公司眼中的天文数字,但相比于《大唐剑圣:裴旻》带来的收益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的小钱而已。
况且这钱一定要花。
千金买马骨,否则一旦人心散了,再想聚起来可就难了。
第一波罚钱完毕后,苏君没有下台的意思,毕竟今天的庆功宴不只是为了《大唐剑圣:裴旻》,还为了《白日焰火》。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和金乌影业其他几位创始人都毕业于北电,算得上半个艺术家。”
“对于电影这门艺术来说,我们一直在上下求索。”
“比如说我,其实我不喜欢票房,对票房没有兴趣,进入这个行业也是为了追求艺术梦想。”
“……………………”
听着苏君在台上一本正经的吹牛逼,暴打一顿。
说的那叫人话吗?
金乌影业一共投了几部艺术片?又拿了几个奖项?苏君怎么敢好意思说“我不喜欢票房,对票房没有兴趣”?
“比我还能吹牛逼,满嘴跑火车,没一句真话。”
王钟军默默吐槽一句,然后强忍着心里的恶心,伸手开始僵硬的鼓掌。
就算苏君是在吹牛逼、嘴里没有一句人能说出来的话,但金乌影业的成功让苏君有资格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是独属于成功者的特权。
还有,金乌影业建立四年不到,出片的票房总数就达到了八十亿,还不算旗下工作室投资的电影。
这个成绩是很多老牌制片公司都还没达到的地步。
所以说苏君有资格挥斥方遒。
况且金乌影业将重心转移到文艺片赛道上对他们来说都是好消息,他们肯定要表示大大的赞同。
随着掌声落下,《白日焰火》的主创人员陆续走上台,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参加如此大的活动,表现得都比较拘谨。
苏君倒是不在乎,继续扮演起散财童子的角色。
又是大几百万的红包发出去,会场内部再次响起了一阵掌声。
“从今天开始,金乌影业要很多的注重文艺片的投资和制作,为电影的艺术性发展添砖加碗。”
借着这个好机会,苏君顺势公布了金乌影业将会大力扶持文艺片的方向。
从刚刚到现在,苏君都在让这些人相信他飘了,还是不务正业,从而降低他们对金乌影业的防备。
如何低调也是一门学问,不能表现得过于刻意,否则不仅会竹篮打水一场空,说不定还会起到反作用。
虚则实之、实则虚之,也不是一种韬光养晦的好办法,时刻准备着给敌人来一波致死打击。
只有变得松懈的敌人才适合下手,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