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好与坏(1 / 2)
第136章好与坏
改开是个宏大而复杂的课题,是需要从上到下千千万万人参与才能进行的浩大工程。
在这样的大势面前,任何人都只能成为其中的一颗螺丝钉。
需要做的,就是发挥该有的作用。
从一开始,李子成就十分清楚自己的定位和作用。
为改开提供精神加持,强化上上下下的改开信心。
除此之外,不需要他越短代庵。
就是因为明白这一点,所以他在讲话的时候,始终围绕著这个主题。
其余的东西,他不是不懂。
毕竟是穿越者,而且穿越之前坐过高位,拥有的见解十分惊人。
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再说了,他也不想被拉去解剖。
唯独提供了一个新奇的观点,就是贫穷落后可以成为改开的成功基础。
这个观点果然在现场引起了轰动。
儘管在座的都是文学领域的大佬,对於经济不是多么的精通,也被这个新奇的观点给勾起了好奇心大家纷纷围著李子成刨根问底,想要明白其中的原理。
对此,李子成倒是进行了畅谈,並没有丝毫隱瞒。
这充其量就是一种独到的见解,可以帮助人们打开思路。除了增强信心之外,不会影响太大。
他从美国援助欧洲的马歇尔计划开始,到美国向日韩进行的產业转移,一直说到眼下的改开,將整个逻辑链条都做了完善。
关於马歇尔计划,绝大多数的认知都是,这是美国为了对抗苏联的扩张,因此扶持欧洲所採取的行动。
但实际上,从整个马歇尔计划中受益最大的,並不是经济復甦的欧洲,反而是看起来好似大公无私的美国。
因此復甦过来的欧洲,在之后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一直都是美国各种商品的倾销地,一直都是美国的提款机。
后来日韩其实也是一样的结果,到2025年的时候看的就更加清楚了。
韩国连最以为傲的娱化產业都丟的差不多了。
当中国这片蓝海敲开怀抱的时候,获取巨大利益的机会出现在眼前,国际资本就不可能不涌进来。
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会让各路国际资本赚的盆满钵满,但中国的体量和实力决定了,
主导权始终都在自己的手中。
这是欧洲和日韩所比不了的。
为什么贫穷落后会成为收益的绝佳场所呢
这其实是一个逻辑问题。
比如说一个发达国家,其財富从100发展到101,这叫什么
这叫增长。
虽然也创造了大量的收益,但因为基础过高,所以收益的质量却颇为不足。
而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发展的基础是什么呢
是0。
从0发展到100,这叫什么
这不叫增长。
这叫膨胀!
其中所產生的財富,是呈几何倍数翻增的。
这种情况下,资本和產业会如何选择
其实后来许多產业从中国转移到东南亚、印度,逻辑也是一样的。
当中国的经济发展到100的时候,资本和產业的收益也必然会陷入缓慢状態,那么就需要去寻找新的热土。
人们对这种產业转移进行了严厉的批判,认为有损国家利益。
当然了,国家利益確实受损。
但这也是资本和產业的特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区別只在於,东南亚和印度根本不具备成为新热土的条件,那些转移过去的產业和资本全都碰的头破血流。
最终灰溜溜地回来了。
有思想,有思路,有见解。
可以说,李子成在研討会上的发言是大获成功的。
在这个基础上,研討会的气氛迅速进入热烈的阶段。
其实能来参加今天这个研討会的,肯定都被事先打过招呼了。
该说什么,该做什么,早有定计。
无论与会的这些人对李子成是什么看法,对《伐木人》是什么態度,都只能按照既定的规划来发言。
当天晚上,研討会的內容就摆在了有关领导的案头。
而第二天,人日的头版头条,就刊发了题为《弘扬许灵均精神、坚定不移地执行改开路线》的评论员文章。
两万多字的文章中,详细介绍了研討会的情况,还特別將李子成的新理论发表了出来。
文章的最后一部分內容,更是彰显了国家的坚定意志。
【曾经我们不畏艰辛、不惧自然,用勤劳的双手將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今时今日,
我们依旧有信心建成工业上的北大仓、经济上的北大仓、科技上的北大仓。】
文章一出,举国轰动。
但凡是有心的人,都感觉到了风云乍起的波动。
连带著《伐木人》也再次引发了关注,许多读者纷纷致信上海文艺,希望能够重新印发这篇小说。
“你这——.你这都上人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