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六条詔书治关中(1 / 2)
第392章六条詔书治关中
歷经三月。
关中编户齐民的任务已经初步完成。
前往扶风郡辅助扶风太守吕布的韦端杜畿,以及前往冯翊郡辅助冯翊太守马腾的张既刘松裴茂,皆都返回长安匯报工作。
刘备杨修张绣贾詡就在京兆长安,是最早完成京兆的编户齐民任务。
这种事当然主要得让本地大族来做,减少阻力。
前往商洛郡调研取经的刘曄和苏则也回到长安。
连同陈登麋竺孙乾简雍以及刘升李儒诸葛亮徐庶庞统等人...再次齐聚商议关中新政。
“关於关中新政,诸位有何看法”
眾人齐聚车骑將军府大堂议事,刘备座主案,而刘升坐侧案,余则分列座下左右。
刘升翻阅著案牘上的统计数据。
关中土地,指的是可耕作之地,不分好坏共三百多亩,人口则有十五万户,差不多六十万人。
纸面数据很不错.
西汉关中鼎盛时期,人口可达二百多万,可耕作土地理论上能达到一千多万亩。
到了东汉就不行了。
根据东汉永和五年官方统计,关中三辅人口只有六十万,就算加上大族隱匿的人口也不会超过八十万。
而且因为天气变冷等气候原因,导致水土流失严重,耕地面积大大减少。
更不用说汉末董卓李郭之害,一度让关中凋零残破,沦为狗都嫌弃之地。
“幸得主公公子蒞临关中!乃关中救世主也!”
张既当即拱手称讚,非常有拍马屁的嫌疑!
我问你有什么问题,你著急拍马屁要不是刘升知道他有才,必定给他打上諂臣標籤。
实则张既真是有感而发。
作为留守关中没有外逃的大族,他深感刘家父子的到来,为关中带来的勃勃生机。
现在的人口能达到六十万,除了被大族豪强隱匿的人口,以及返回的关中人口,大部分都是来自汝南南阳的人口。
全是刘备带来的!
而且刘升去年可是把南阳,连人带物资全都抄空了。
这对关中大族来说,怎么不算好事没有底层人口,怎么体现他大族的特权
所以此次编户齐民,韦端张既等人皆都不遗余力的把一些大族豪强隱匿的人口给骗出来抢出来。
当然並不是全部,也不可能是全部,咱们是改革,不是革命。
“落实均田制並没有阻碍,配合租庸调製与乡亭制,关中富强只是时间问题!“
张既拍完马屁就变得非常务实。
“可有问题的也是时间,是事生產本身.....
当即提出,均田制具有的先行条件关中都有,大量无主之地以及无地之民。
再加上刘备集团强势的武力手段,那些既得土地者也不会过分反抗。
租庸调製就是配合均田制,取代汉朝的人头税,推行的税收徭役制度。
乡亭制就是原有的汉朝基础地方制度,目的是为了配合均田制和租庸调製,而实行的户籍税收监督等基础制度。
简而言之这就是更加先进,且適合现在关中的,推动农业生產力的制度。
制度本身推行並不困难,统治者刘备集团足够强势,本地大族还能配合,什么制度不能实行
“德容不妨详细说说诸位也畅所欲!”
刘备看向眾人徵集想法与建议。
“关中气候变冷,可种植作物减少,又水利失修,土地贫瘠,短时间內人力依然不够,张既总结道。
据刘升所知,汉末时期的关中气候確实比较寒冷,可谓是没有天时呀。
但这其实不是问题。
更冷的北南匈奴鲜卑不照样几百万人口
说到底还是人口不足,条件虽然艰苦,但人多力量大,人口上来了生產力自然就上来了。
“若能实行均田,恢復关中生產,我相信人口还是会不断扩展的.....
刘备无奈道。
实行均田制恢復稳定的关中一定会吸引更多人口流入,但正如张既所言所需时间太过漫长。
“关中多胡汉杂居,或可汉化羌氐”
杜畿试探性建议道。
別说羌氐人口真的很多......根据永和五年官方统计,整个凉州人口不到五十万,全天下最少。
但其实是没把羌氐算在內,羌氐人口眾多,后期甚至达到百万级別。
此次编户齐民也有不少久居关中的羌氐后代,杜畿的意思是加大度主动吸引羌氐族部落来种田。
短时间內必定能增加不少人口。
但要汉化羌氐的难度不低,文化隔阂与信任缺失,羌氐內部的阻力,汉人社会的排斥舆论上对关陇也不友好..
“此势在必行呀!”
刘升率先赞同。
选择在关中这个地方建立基业,你还能绕得开外族
其实就现在的关陇集团,也不少外族成份,马腾张绣麾下多羌氐,刘备麾下还有鲜卑乌桓呢。
就连刘升麾下都有南匈奴哈登..
“此事交予金公来办,诸位再提问题,再言解决办法!”
刘升的果断令眾人膛目结舌,这就给办了
是的!
这就给办了,其实这对关陇集团来说,难度也不高。
正因为集团內部有不少外族成份,马腾张绣段煨贾詡等人在羌氐中都很有威望。
这不就好办了
其实刘升在羌氐中也很有威望,虽然他没有直接和羌氐部落作战,但手下败將韩遂马腾麾下可是有不少羌氐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