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先著反书,再结党羽!(2 / 2)
片刻之后。
赵文华在客堂接见江学海时,却见江学海倒不是像严世蕃一样空手来的,竟还带来了一个木头箱子。
而见到赵文华,江学海亦是立刻站起身来,苦着脸施礼道:
“上官,请宥鄢懋卿的奏疏恐怕压不住了……”
“不过是几个翰林院和给事中的奏疏,怎会压不住”
赵文华不解的道。
“上官请看。”
江学海也不废话,当即掀开了一同带进客堂的木头箱子,向赵文华展示道,
“这是今日通政使司收到的请宥鄢懋卿的奏疏,其中已经不乏一些都察院御史和各科侍郎言官,与前几日拢共只有十几道奏疏相比,仅是今日一日,相关奏疏便已上百!”
“上百!”
赵文华面色大变,连忙来到木箱前面手忙脚乱的查阅。
别说是相关奏疏数量上百,便是这些都察院御史和各类侍郎言官的奏疏,便已经不可能像之前那样压着。
否则以他们的身份,不但有资格核查通政使司奏疏呈递情况的,还有不少人有资格在早朝上当面向皇上奏事,并在朝野之间掀起舆情。
若他还要继续压着,只会立刻令此前的这些违规之事败露。
如此一来,可就不是他这个通政使做到头那么简单了,若皇上追查下来,极有可能是杀头的重罪!
可是赵文华很不理解。
为何前几日试图营救鄢懋卿的都是些掀不起什么风浪的小人物,分量与数量都不值一提。
今日情况却又骤然发生如此令人始料不及的变化,竟已经到了天底下没人能够压住的程度,实在令赵文华大惑不解。
就这么说吧,赵文华担任通政使也已有些年头。
可就连他此前也极少见到如此规模的上疏营救,远远超过了此前对鄢懋卿的弹劾……
“这些上疏的人之间可有什么关联,鄢懋卿该不会有什么党羽”
赵文华下意识的问道。
这场营救行动既迅速又统一,只有朝中结党才有可能实现,如此猜测才符合逻辑。
而赵文华更清楚的是,如果鄢懋卿身后真有这样的一个党派,那么这个党派在朝中的影响力必是已经到了首屈一指的程度,足以只手左右朝局。
只是他又想不明白,鄢懋卿不过是个没有实际职务的五品需官,哪里来的这么大能量
毕竟朝中官员勾连私通,通常都是权力与利益的交换,放在后世也可以总结为“统战价值”。
可是鄢懋卿这样的明明没多少统战价值啊……
“这……这些官员家乡各不相同、所属堂部亦五八门,属下一时也看不出来。”
“算了,这些不需你来在意。”
赵文华起身将木箱合上,只略作沉吟便道,
“你立刻将这些奏疏带回通政使司,万不可被人发现带来了我府上,而后什么都不必做,如实呈递进宫便是!”
“是!”
江学海应了一声,连忙前去照办。
望着他的背影,赵文华神色越发阴冷:
“无论鄢懋卿是否结党,只凭这些营救他的奏疏,便可以坐实他一个结党营私之罪。”
“先著反书,再结党羽,两者皆为皇上难容之事!”
“鄢懋卿,既然你这般自寻死路,可就怪不得旁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