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如何平衡皇商和官吏?(2 / 2)
这次的新贸易港就是个例子,苏门答腊南岸以及马六甲、澳门开放三处新港,允许外夷周转货物,建立贸易口岸。
这在將来,这必然会是三个巨大的商业中心,皇商第一时间得知宫中使者们和皇帝的谈判信息后,就紧盯著三处港口马上需要的新税官官位了。
都想把这三个税官位子拿捏到自己的手上,
此中关於税官的任命,商会的皇商和大明的吏部文官咬的很死,吏部绝不肯让出来,
皇商们明里暗里,也是和吏部官员们有著各种谈判和衝突。
朱由检平时没什么心思放在权谋上面,他非常忙碌,对二者进行平衡的事也就落到了孙承宗身上。
孙承宗看待权利和財富,他曾和皇帝奏对过此事,一次奏对谈了一整天时间。
午饭在宫里吃,晚上由宫里的大太监给他掌灯,可以说是推心置腹,聊了天朝的未来,老臣对此忧心性怖。
对於皇帝的內阁新制度,孙承宗表示认同,否则將来的首辅很可能,其本身就是有钱的豪绅。
在政务的阁议中,特意加入的投票,可以平衡商人进入时政的一些弊端,削弱首辅的权利。
但孙承宗也认为,商人不能干预更多明朝政治,比方说地方上的封疆大吏和皇商,应该需要有其他权利者,將二者拆开,做多方的制衡,朱元璋就是这样,所以有了兵部中的兵备道。
而遏制兵备道的就地贪墨,所以需要户部进行控制地方县府的税务和积仓粮食,避免朝廷被地方和商人所蒙蔽。
孙承宗忧心的认为,这个结果会非常恶劣,甚至危及皇权。
哪怕皇商本身被朱由检弄得,和皇帝本人已经是高度绑定,这对於大明朝的后世之君,也是非常危险的。
孙承宗的提议其实就是对朝廷的私產公开,將整个大明朝廷的六部各部的销和拨银,都给公开了,连民间的百姓,有心者都可以细查到每一分每一毫。
法子很简单,朱由检也觉得这会是个好办法,但是真的要做好这一点,的確很难。
朝廷各方面都公开,看似能够杜绝大明官商勾连,但实则效果有限,商人依旧有的是办法参与到兵部和户部之中。
並且还可能给皇帝带来其他的麻烦事,所以並不能立刻推下去。
皇商们想办法混进吏部,以方便掺和进朝廷內的更多事情,是皇帝为了打击东林党等集权势力,而生拉硬拽出来的势力。
这股势力依附於皇帝存在,的確对后世之君,很可能反而是个威胁。
朱由检也只能说將此事交由孙承宗,让他儘可能的想个万全之策,只不过朱由检也让这位老臣不用太急,官吏之事本就是非常难以平衡的,新制度的事情让他慢慢来就好,从容来做,办不成也没事。
崇禎十四年的九月,朝廷为了派出一支能够接手中美洲土地的远征队。
东江镇的舰队、寧波舰队的七十几艘舰船,以东江镇的一千名明朝官兵和两千五百人的百姓,远赴重洋,前往中美洲。
这一趟距离非常遥远,一些西班牙籍的海员和大量葡萄牙兵在舰队中,充当明朝的嚮导。
这些船舶有皇帝草绘的海图,和西班牙人提供的的海图,先进入琉球补给必要的煤炭和粮食,隨后直接向中美洲进发。
中美洲卡塔戈区域不是关键,大明朝刚刚到也是在沿岸筑造沿岸城镇,再就是开挖港口,至於卡塔戈这块地,朱由检也是与统兵出海的文官叮哼瞩託,对其控制当地寄予厚望。
並言明到了地方修筑好城镇,派船舶回到明朝,这样才能让大明更快的朝中美洲输送后续的官船和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