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明末:崇禎二年重建大明 > 第二百四十九章 德川家的援助船队

第二百四十九章 德川家的援助船队(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第250章德川家的援助船队

整个西伯利亚的部落,都要被明军强拉硬拽的从各部落中拉走人丁,其他还有一些远东的楚科奇部落,也是被明军驛堡直接有一队队的押送走当地蛮民,丟去兵部登记造册。

胆敢反抗明军官兵抓人的,就地斩杀算是最好的结果,要是落到发配西伯利亚,替明朝种土豆或下矿挖掘金子,那可真是生不如死。

驛堡的铁骑先是向那些,还不大通晓汉语的蛮民部落传达了朝廷的旨意,隨后就带走了这些人。

兵部在北方的小吏们会將这些蛮民登记发放兵牌,最后让官兵驱赶著他们,送去长城的边关。

这些人会被清理乾净,发放衣,然后被一箩筐的送达海边港口。

最多的部落是像古贺图这种只有一二百人的小部落,这种小部落会一下子按十丁抽一的方式抽走了十四人,而大一点的部落,如吉墩达部落,则是五丁抽一,一下子拉走了一百三十九人,只不过这种大部落还是比较少有的。

其中就有阿纳克这样的年青,就被明朝官军强行拉到队伍中,途中的每天只给两顿饱饭。

陈奇瑜接到朝廷的旨意,不接受调停,並且要加码!

由阁臣杨嗣昌接任了东洋巡抚,主管东洋的事务,配合陈奇瑜继续对岛津家作战,並且杨嗣昌也將自己的消息传递到了陈奇瑜手中,令其也是方方没想到。

五万北方蛮兵被明军当做耗材,点齐了人数以后,在登莱二港装上船舰,由杨嗣昌督管各营精锐水师舰船,这些蛮兵就会配合一万海军官兵,一同组建新的水师舰队去巡视江户湾。

崇禎十八年的十一月二十日,杨嗣昌部从登莱二港出击,在隔月的十三日便直抵琉球,短暂补给了粮食之后,再次出海。

倭国的渔业一直以来都极为发达,作为真正的岛国,在江户湾的周围一圈都是渔船。

相比较起明朝的那些几百吨、上千吨的几层商船,倭国的船只大多的是民用的划船,很少有大型的商用船只,即便有,也只有区区百余艘而已。

毕竟造船业上,大明有的是可以砍伐的大树,从南洋不要钱似的往明朝境內拉,还有就是大明自己重税收取木製房屋构造的政策,明朝的船只非常大。

而眼下正有四艘商船正在一前一后,缓缓地驶出港口,正在升起绳帆,提高出港的速度。

这四船都打著德川家的家徽,並且满载的货物多是黄金、白银等结算货幣,另外还有倭刀、火枪国崩炮等兵器。

这四船的货物,是德川家运往岛津家的一笔援助,金银是给岛津家用来结算军、招募新兵和阵亡抚恤的。

萨摩藩现在每天都有几十上百的战死士兵,急需用钱、用人来继续支持战爭,而上面成箱的火枪和国崩炮,是德川家直接给萨摩藩拿来抵抗明朝的。

所有的货物价值,幕府都用做岛津家的债务来扣算。

这些国崩火炮都是德川家光这些年从明朝买来的旧炮,铸铁打造,炮管粗长而结实,並且有轴承轮轂的炮架,是標准的野战火炮,也是这些年列装倭军最多的国崩。

相比起欧罗巴商人售卖的火炮,明朝的火炮价格虽然要贵的多,但毕竟加了轮轂轴承,可以用倭马拖拽,炮架不单独售卖,也只能馋炮架而购买明朝火炮。

这些昂贵的野战火炮,四船上每船都装了二十门,也是德川家光下了血本来支持岛津家,或者说,向內藩们和明朝都彰显出部分自己的实力。

战场上的效果如何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態度。

海上是略有风浪,船帆一升起,速度便立刻肉眼可见的提了上来,用力绑好桅绳,內藤田久用肩头上的白布毛幣,擦了擦额头上的汗。

边上是他的好友宫本田重,他正在眺望东京湾上鸥鸟飞翔,渔夫出船的美丽风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