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明末:崇禎二年重建大明 > 第二百五十九章 大明三京制

第二百五十九章 大明三京制(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皇帝介於歷史,很少会敦促地方將领和地区总督,快点完成某项工作,甚至像南洋打莫臥儿的时候,朝臣们对战事日益久远都很焦急地想结束战事,皇帝却对此不闻不问。

也因此,南洋战事拖了长达四年之久,

但对於倭国的战事,皇帝更倾向於速决。

倭国可是明藩,此战结束之后皇帝要做的各种安排有一大堆,你再这么拖下去,对於大明安定明藩体系,有很多坏处。

这些都做完了,皇帝依旧没有放下毛笔,而是换了一份諭旨,写去给朝鲜王李棕,要求朝鲜水师负责给明朝將粮食运输到倭国。

之所以皇帝没有让朝鲜的兵马进入倭国,也是担心朝鲜加入攻打萨摩藩,会更加刺激倭国,导致事態升级。

但是运输粮秣倒是没什么问题,毕竟在船运上,明朝现在暂时有些缺口,让朝鲜水师替明朝运输补给,是个能解燃眉之急的法子。

外部不稳,朝臣又给他添了那么大的乱子,很多军镇都需向东迁一部分,来增加明朝军队在东部的实力,平衡和压制这段时间会有些闹脾气的倭国,皇帝是一直忙到了酉时才伸了伸懒腰,结束了这一日的工作。

刚刚想要起身,只感觉浑身乏力,好在边上的太监王承恩连忙扶上来,令他有所依託。

“陛下,要保重龙体啊陛下!”王承恩说道。

皇帝嘆口气,有些疲倦的回答道:“国事重要。”

朱由检自私吗

谁都知道,皇帝恐怕是天底下,歷史中最贪財好色的皇帝,但王承恩心里清楚,对於皇帝而言,再多的金银也无甚用处,皇帝在自己用度上並非奢靡之人,寻常的时候,销並不大。

皇帝说国事重要,令王承恩这个阉宦都有些感动,毕竟皇帝一直在忙著朝政国事,並非只单单为了忙活外事,其实还有朝中的国內琐事。

过去不过忙上三四个时辰国事的皇帝,这近两三年,也开始需要五个时辰来忙政务了。

朝政虽有温体仁、洪承畴这帮內阁大臣辅佐处理,但多数事情依旧需要皇帝过目,越来越多的外省划归入明朝內省的行政范畴,这些新省份的事务显著令朝廷变得臃肿。

皇帝知道,明朝现在急切的需要一个西京,来分摊各种杂务的处理,大明的三京制度也是时候推上日程了。

崇禎朝的扩张,对於大明最大的现实问题,就在於效率受制於运输能力和信息传送,导致这些年来这方面的进展就不算很快。

铁路,一直是几家资本雄厚的大皇商在办,朝廷唯一开始自建的铁路,其实是在西域。

从嘉峪关通往別失八里的这么一段铁路,因为整个西域在经贸上,有丝绸之路的便宜,朝廷修这么一段铁路,將来还是有不少利益的。

只不过这段铁路有戈壁、沙漠的风沙,搭建铁路是极其困难的。

不仅工人需要的用水和粮食基本上都需要马匹运输,耗费巨大,在朝廷打仗这些年很难完全负担得起这么长的基建开销,皇帝財大气粗也经不住这么下去,只能暂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