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岂能尽遂人愿?(1 / 2)
第264章岂能尽遂人愿
坎大哈的形势突然恶化,並且莫臥儿的道拉特汗在被困之后选择投降,使得整个坎大哈都沦陷了。
波斯帝国向坎大哈发动攻势,提前了三年时间,原因是因为莫臥儿此时实在太过虚弱了,波斯皇帝阿拔斯二世也是准备了许久,才终於发动了战爭。
这场战爭更显现出了莫臥儿此刻的虚弱,波斯人的伤亡情况並不大,並且莫臥儿失去的土地要比原先更多一些。
投降的军队数量,在波斯和莫臥儿人那都不大明確,但朱由检早已安排好的一些锦衣卫间谍、
密探,还是给了一份不大明確的数字,有人推测五千,有人则上报七千,大致是这么个数量。
信息在民间传播,成了这段时间里,百姓们茶余饭后的消遣谈资,信息的传播速度因为航线打通和外省迁民,从而方便快捷了太多,以至於明朝人对大明周围的发生的事,还是很感兴趣的。
这起发生在西域的突发边情,以及倭国萨摩藩的事情,都是在民间传的纷纷扰扰,以至於明廷很快就有了反应。
对於边外,由礼部京官陈玉鉴替朝廷巡抚朱兹詹,並调了副总兵孙可望,率领两千明军官兵,
驻防朱兹詹。
朱兹詹位置紧要,明朝对此地的经营虽然一直不多,但自从和布哈拉汗国言和之后,双方也是划定了边界,明朝就在朱兹詹设立了一处军镇,以及十来个边堡。
这里的军镇就是洪承畴所设立,明朝一直没动过,现在在陈奇瑜魔下听用的贺人龙。
贺人龙带著绝大多数兵力现在正在倭国作战,当地的军镇的战兵是不够多,明廷也是准备增兵而这样的突发情况,也逼著皇帝要让倭国战事早日结束才行。
为了全力支持,明朝先是派去了洪承畴到倭国,而后也是將东洋巡抚杨嗣昌责罚贬去了雷州,
算是重罚。
无论如何,欺君之罪在他杨嗣昌身上,贬官是必然的。
洪承畴是三月末出发,五月初赶到了倭国江户,也是见到了火灾之后,草草復建的江户港。
江户港的土地都有种奇异的灰褐色,有一些特別的黑色石头,在阳光底下泛著五彩斑斕的奇异顏色。
洪承畴一下船,就立刻前去见过杨嗣昌,而杨嗣昌此刻尚未接到调职,依旧在督管著江户的港口重造工作,並且也安抚了还在江户城中了,没有离开的倭国百姓。
江户港基本上已经被修造的七七八八,只不过停留的都是大型明朝战舰,原本这里是渔民为主的港口生態算是被彻底改变。
见证了杨嗣昌现在的所作所为,其实很有成效,就想起晃动的安排,带著不少朝中官员的洪承畴脚步急促的快速走过。
杨嗣昌还在忙著给明军扩造江户兵营的事情,他本就不善於兵事,又要忙著修造十万人用的大型兵营,是令他颇为劳累。
只是眼下,朝廷的责罚来了。
当他听到洪承畴亲口说的,皇帝將其贬去了雷州做地方知府,他是神情自若,对此早有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