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地球球花(1 / 2)
第198章地球球
袁天凡认真研究会德丰的资料和现状,
1981年,会德丰年盈利14.31亿港幣,非常让旁人羡慕,
反而来到1983年,年利润急跌至3.68亿港幣。
这是公开的资料,会德丰董事局主席约翰马登在年报上沉重宣布了此消息。
有人看的清形势,比如包船王能看到行业危机,果断寻找机会弃舟登岸。
会德丰恰恰相反,把更多资產布局在船运行业上,还在持续不断的购买大型货轮,
目前香江最大的船队就是会德丰旗下的会德丰船务公司,载重量139万吨。
由於航运市道下跌,公司负债21.8亿港幣,另外,还需付出6.8亿港幣才能完成正在建造的船。
“怪不得越来越落后,跟包船王比,你约翰马登的智商就像傻子一样。”
袁天凡嘲笑会德丰。
其实不怪约翰马登愚蠢,大多英国人都愚蠢,
约翰马登对香江的前途缺乏信心,於是实施资產的战略转移,他认为自己把资產换成货轮,
本书首发101.,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然后漂浮在公海上,是最好的保留资產办法。
想法很美好,现实却非常残酷。
到了今年,会德丰的局面变得更加负债纍纍,甚至到了面临清盘的威胁,
约翰马登不得已,只能將所拥有的船队低价贱卖。
会德丰船务的债务困境引发了会德丰集团两大股东约翰马登家族和张玉良家族的矛盾。
大部分香江市民不知道,约翰马登家族不是会德丰的大股东,最大的股东其实是张玉良的张氏家族。
张玉良父亲张祝珊靠西药起家,是五六十年代最有钱的华人之一,之后张祝珊走资澳洲,其四子张玉良以家族公司资金留在香江发展。
张玉良修建了联邦大厦和国际大厦。两座大厦在1981年以23亿的价格售卖,
张家那时真的非常有钱,四大家族都比不上他们。
但张玉良家族素来低调。
张氏家族拥有会德丰股份最高时达40%,马登家族还下到20%。
第一大股东张玉良只担任董事,董事局主席及行政总裁仍是约翰马登。
由於张玉良只图利不图名,故马登不觉最大股东张氏是个威胁,
两家的矛盾是因为资金。
今年开始,张氏家族几名成员主动辞去会德丰董事职位,开始集中管理会德丰旗下的置业信託系公司,
而约翰马登因会德丰船务资金周转困难,於是向置业信託借款1200万美金,但遭到了张家的拒绝,
为此,两家族股东矛盾激化。
此消息外人不得知,袁天凡在获多利工作的原因,会德丰曾向获多利企业部寻求帮助,被袁天凡得知。
股东不和、面临一定的债务危机,两个非常主观的原因,袁天凡认为会德丰非常符合收购条件,
只等两大股东矛盾彻底激发,就是外人乘机而入的好时机。
袁天凡无比佩服自家老板的眼光,竟然能找到如此合適的目標。
甚至不为韩永辉的资金而担心。
会德丰已经衰落,目前市值只有十三四亿港幣,等到年底,投资的美国垃圾债卷获利撤出,能轻而易举收购对方。
也就是韩永辉不知道袁天凡的想法,不然肯定会佩服对方,竟然將事情推演的差不离。
袁天凡越想越开心,梁伯韜在富豪当执行董事长,老板自己会不会让自己担任会德丰的执行董事长
以老板的性格,他觉得很有可能,
几家公司相比,梦工厂才是最重要的公司,老板肯定要把重心放在梦工厂。
四大洋行之一的执行董事长,想想就风光无限!
而且更值得欣慰的是,会德丰的业务差强人意,因而导致其股票价格在四大洋行中表现最差,
资深投资者都称其为“蓝灯笼”。
根据中国的传统习俗,凡有喜事必然张灯结彩,大红灯笼高高掛,
只有办丧事的时候,才会掛蓝灯笼。
其他三家股票节节升之际,会德丰往往纹丝不动或上升价位非常低其甚至与眾不同,一度成为股市的风向標,
资深投资者看到会德丰股价大幅度上升,便知道股市即將下跌,
所以称其为“蓝灯笼”。
在袁天凡看来,蓝灯笼好啊,意味著购买其股票涨幅度不大,更不容易被发现。
翌日,袁天凡照常前往获多利证券。
“什么,又要暗购会德丰股票你们老板抽哪门子风”
获多利张经理惊讶的张大嘴巴,都能塞进去一个鸡蛋。
“老张,注意你的职业操守啊,要是泄露我们公司的秘密,小心我老板收拾你!”
袁天凡自然是在打趣他,两人关係好,张经理才会这般聊天。
张经理给他一个白眼:“说数吧,收购多少对了,我们还有一些会德丰股票,要不卖给你们算了”
“多少”袁天凡顿时提起兴趣。
“3%,高出市场价20%给你们。”
“原价我就要。”
袁天凡替韩永辉做出决定。
现在市道一天不如一天,除非脑子有病,才会高20%的行情收购。
见袁天凡坚定的態度,张经理不再谈此事。
“没有具体要求,不被对方发现的前提下,能收购多少收购多少,我先给你一个亿,用完再给你。”
袁天凡在忙碌,其他人也在忙碌。
梦工厂会议室內。江二少、施南生、朱毓平、司徒剑桥、利志达、宣传部、发行部、玩具设计部的管理层,等人聚集在一起。
“我长话短说,大家都知道,我们梦工厂以动漫起家,且动漫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本。
即便老板不在,我们也要把工作做好!”
此时的江二少没有一丝吊儿郎当的样子,一本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