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7(2 / 2)
赵小惠也没有乘胜追击,毕竟刚才也是在曾军的允许之下才能够上来,“曾老师,我也有些困惑不知道你能不能帮我解解”
曾军一听到有人又叫自己老师,不由得有些愣,“我早已不是什么老师了,你直接叫我名字吧有什么困惑,看我能不能说得上。”
赵小惠也没有拐弯抹角,“是这样,这几天我将你从离开潭山工程学院开始,到现在的整个过程仔细的分析了下,有这么一些问题,首先,你突然之间就学会了打球,而且惊才绝艳,然后带了几个徒弟,从腾冲带过来的,没多久,10个人成为中国体坛叱咤风云的超级明星,又过了没半年,莽山体校涌现出一大批超级运动员,我认为只有一个原因,你有一套快速培养运动员的方法,或者说是人体强化的方法。准不准确,只能问你这个当事人。”
曾军嘿嘿一笑,果然还是逃不掉有心人的法眼,不过也无所谓,“的确有一些方法,不过现在还不便于透露出来。再说今天的目的是进行水稻的品种鉴定,所以这个话题就不要再继续了。”
赵小惠笑了笑,“好,下面再想请问一下你研究上的问题,也是从你离开潭山工程学院开始,半年不到,就成了现在国内最顶尖的it公司,华夏软件和华夏电脑的幕后老板,极有可能是软件和电脑的研究发明者。很快现在又研究出水稻新品种,我很惊讶,你到底是不是穿越者怎么什么行业你都能吃得开”
车内有这样疑问的人可能不止有赵小惠,不过对于华夏电脑和华夏软件可能知道的并不多,这下听到赵小惠说出来更感到惊讶。
曾军有些惊讶这个女记者的观察的敏锐,自己的老底都完全被她揭了个通透,是不是要灭下口,曾军坏坏的想道。
“我挺佩服你的想象力,不过这些东西我慢慢的会揭开谜底,但不是现在。”曾军话虽这样说,心下也不由得寻思起来,中国有这样头脑的人肯定不止赵小惠一个,只怕自己的一举一动早就在别人的视线中,只是没有冒出头来。而随着自己各方各面的能力尽数展示出来的时候,只怕别人就不一定还能够沉得住气。
赵小惠与曾军你一言我一语,不觉间,车已经到了基地,一个个温室展现在面前。
静海农大的水稻基地比起袁平先生的水稻研究所,一点也不逊色,占地极广,而且设施齐备,像这种不受季节影响的温室也是面积巨大。远远的看去,气势宏伟。今天四更1万2千字了,括号内的除外的,大家的推荐票有砸得更猛烈些吧
第077章超级水稻的鉴定3
走进温室,惊呼声连绵响起。徐教授也从没有想到过水稻与竹子的融合物能够变成这样惊憾的作物,那将竹竿般的茎秆压得弯弯沉甸甸的稻穗意味着什么,这里的专家没有不明白的,基地的泥土非常的干燥,可见这种作物对水的要求并不高。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今后中国水稻的种植再不受水的制约,抛开产量不说,单就栽培面积扩大、节省水资源这就可以载入史册了。
“这真的是水稻”袁平先生的手有些出颤抖的指着融合水稻说。他真是太激动了,从中国的杂交水稻的研究之日起,,他对水稻倾注全部的热血,从青春华发到两鬓斑白,这是旁人很难理解他的这种对水稻的感情,从杂交水稻的诞生之日起,他从未停止过对水稻的不断发展的追求,从亩产400公斤到500公斤到后面的近1000公斤,不断的将水稻推向一个个高峰。但从来没有满足于自己的成就。
今天在这里居然看到了水稻未来的另一个方向,一年生变多年生,水源约束到完全不受水源限制,另外,那沉甸甸的稻穗,像他这样内行的人还看不出来产量。“至少也有1500公斤每亩。”他心里默默的估算。
走到曾军身边,紧紧的握着曾军的手,“年轻人,不错”能够得到袁平先生这样赞誉的人不会有多少。
“不仅中国的老百姓要感谢你,中国的水稻研究者们也要感谢你,你为水稻的研究指明了一个新的方向,也给予了非常大的希望。”袁平先生几乎将自己掌握不多的华丽辞藻用来赞誉曾军,他也觉得不够。作为朴素的科研工作者,他们会的只是朴素的科学语言。
“袁老师,您言重了,您才是我心中的榜样,是中国水稻的领路人。”曾军说得很真诚,农大人都喜欢称袁平先生为老师,而不是袁院士或者其他,而袁平先生也最喜欢这个称呼,曾军在农大的时候几乎每年都能听袁平先生至少一场学术讲座,所以称老师更加贴切。
徐教授看着水稻也非常激动,“袁老头,是不是给水稻取个名字啊”
袁平先生也点点头,“是该取个名字,这将是中国水稻的又一个伟大的里程碑,本来是该叫超级水稻的,不过这个名字被我占了,现在哪里还好意思拿出来,再用水稻也不合适了,这个小家伙不是搞了什么华夏公司么,这个水稻就取名华夏稻。”
这个名字让所有的老专家们一直赞同。名字就这样定了下来。
“曾军,有时间,我要和你好好的聊聊。”袁平先生一直握着曾军的手,那苍老瘦弱的手此时却如此有力。
曾军也是激动,点了点头。袁先生一直是曾军心中的偶像。
不过后面传来了一个袁平先生不大喜欢的声音,“那可不行,你这老家伙,一来就和我抢学生,我跟你说,没门。”徐教授来了,看到袁平先生握住曾军的手可不乐意了,其他的人也乐得看这两个老顽童闹嘴仗。
“什么你的学生,你来的时候可是说了,这家伙早就从这毕业工作了,现在人家的单位是钻石俱乐部,我但是和李刚说下,把曾军的关系转到我们水稻研究所去。”袁平先生的记忆力可是不错,人家每天还记英语单词呢。
徐教授有些气自己把老底都给露了,不过也不示弱,“那也是我们学校培养出来的,现在实验更是在我们农大完成,凭什么到你们研究所去,要是你们研究所并到农大来还差不多。
哪知这袁平先生一听,也是双手一拍,“这次,你说对了,干脆把农科院和农大再合并了,反正我们以前就是一家,现在再并过来,也没什么话说。是该强强联合,我们早要联合,水稻研究也不是现在这个样了现在有这么个好机会,怎么也要联合起来。”
徐教授有些呆,没想到袁平先生这么支持,“只怕那些当官的不会同意吧”
袁平先生不屑一顾,“他们不同意,我就把水稻研究所并过来,再不行我自己过来,到曾军这里给他打打下手也行啊,你们几个老家伙来不来”
“你袁老都来了,我们还有什么不来的,能够让我参与到这个华夏稻的研究中,就算是死了就满足了,这辈子还有几个参加这么伟大工程的机会。”一个老专家几乎喊了出来。
赵小惠从进了温室开始就一直没有一点声响,不过她很恨门口那个护卫,一进来就将自己的相机、笔记本全部收了,不然这一个历史时刻就已经被记录了下来,绝对是中国科学的历史时刻,多有价值啊,可恨。赵小惠拿出了最原始的工具,用笔尽量将这个时刻记录了下来。连那个本来不以为然的戴思思竟然也感动得眼圈变得红红。
“曾军,把这些都收割下来,我们现场测定一下产量,其实时间过得很快,早就到了12点多,负责饭店联系的后勤部的人来了几次,但是不敢打搅,只好在旁边站着,这是听说他们还要继续测产量,连忙走到徐教授身边嘀咕了一阵。
徐教授这才注意到时间,这里的专家都是上了点年纪的,身体可不想年轻人那么经得起折腾。自己也感觉有些累了,因此连忙说道,“没注意啊,都已经12点多了,我们先去吃点东西,休息一下,我可是有些经不住了,等下午我们再来,今天搞不完,明天接着来,反正时间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