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打下一块土地,稳定一块土地(1 / 2)
说到这里,孔国栋稍稍停顿一下,看向武山峰和刘长庚,见两人都在点头,接着道:“咱们自卫军每打下一地,就以这些情报站为骨干,组建当地的治安军,从打下当地的自卫军中,抽调一部分思想过硬,会做群众工作的战士,加入治安军。
当然,具体抽调多少战士,应当以实际需求而定,情报站提出需求,司令部直接下达命令即可。”
刘长庚大声赞扬道:“我觉得孔科长的这个思路可行,治安军作为各地政府强力机构,必须熟悉当地的社情民意,具备武力治理社会的能力,情报站和自卫军分别具备这两种能力,两者结合起来,定能确保打下一块土地,稳定一块土地。”
武山峰把后世华国解放后,治理社会的大体脉络回顾了一遍,刚解放的华国,与现在的缅甸非常相似。
整体上讲,“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经济基础极端薄弱,工业近乎空白,仅存少量轻工业,也是残破不堪,农业受战乱和封建剥削影响,生产力低下,粮食难以满足温饱。
历经长期的殖民统治和战乱,国土满目疮痍,铁路、公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多被损毁,城市破败、乡村萧条,公共服务近乎空白。
人民生活困苦,多数人挣扎在饥寒边缘,文盲率超90%,传染病肆虐、医疗资源匮乏,人均寿命不足40岁。
华国的做法是分成三步,第一步是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后的政权巩固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第二步是探索符合华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第三步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探索华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当然,其中也走了不少弯路,如“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等。
华国治理国家和社会,好的方面,将来可成为缅甸学习的榜样,错误和不足之处,缅甸政府要绝对避开。
就当前的形势来讲,最重要的,当然是民族独立,巩固政权。孔国栋提出的建议,对巩固政权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牛科长,你觉得呢?”武山峰笑着看向表情复杂的牛力。
牛力有些不自然地笑道:“从大局的角度讲,孔科长的建议是当前最完美的建议。但从军事情报的角度来讲,却是重大损失,缅中和缅南情报站的2889名情报人员,占了军事情报科的百分之八十五,如果这么多情报人员,全部转为治安军,对于军事情报科是个巨大的损失。
我的建议是,情报站中的核心骨干人员,不能转为治安军,当然,我们军事情报科,还是一如既往地支持治安军的工作。”
武山峰心里非常赞同牛力的说法,军事情报工作和社会治理工作本就是相辅相成,为一个方面,舍弃另一个方面,绝对是不可取的。
“长庚,牛科长的建议,你怎么看?”武山峰虽然心里已有解决问题的方案,还是希望引导下属讲出来,这样不仅可以培养锻炼人才,还可以避免出现自己独断专行而出现失误。
刘长庚思索了一会问道:“牛科长,你说的核心骨干人员,大概有多少,这些人归建到军事情报科,在时间上,有何要求?”
牛力思考了几分钟,在心里认真盘算后,非常严肃地道:“我预估有800人左右,何时归建到军事情报科,得根据具体任务来定。”
刘长庚接着道:“我看这样,军事情报科和作战训练科,依据维护当地社会治理的需求和军事情报科的实际需求,拟定每个情报站留下哪些人并入治安军,需要从自卫军主力中抽调多少兵力到治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