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李云翠(1 / 2)
楚寒念着,当念到“七重锁“时,她发现第七个焦痕比其他痕迹更深;当唱到“二更锣“时,第二个焦痕边缘格外整齐。
然后她像是想到什么,当地面传来机关转动的轻微声响时,一个暗格出现在二人眼前,一本《青州民谣集》静静躺那里。
萧宴不禁赞叹:“竟将谜题藏在孩童都会传唱的歌谣里……”
楚寒却来不及赞叹,此刻她小心翼翼地翻开《青州民谣集》,泛黄的书页间果然夹着几张薄纸。
最上面的几页都是空白的,但在中间,她发现了一封笔墨斑驳的信笺。
展开纸页,纸上的字迹时而工整时而潦草,仿佛书写者正承受着极大的痛苦:
「罪人李云忠,泣血顿首。
三年前受妖人蛊惑,误入拜神邪教,以为可得庇佑。孰料此教包藏祸心,诱我泄露官驿机密,更借职务之便为其传递密信。每每思及,五内俱焚。
今识其真面目,欲抽身而退,然邪教以妻女性命相胁。自知罪孽深重,难逃天谴,惟恐累及妻女,故设计送其远离青州,隐姓埋名。
近日察觉教众似有所疑,常于驿馆周遭窥伺。忠深知此教手段狠毒,凡叛教者皆遭灭门之祸,死相凄惨。思前想后,唯有一死。
特留此书,望后来者警醒:拜神教势力盘根错节,其图谋甚大。惜忠位卑,仅知教中以‘无上天尊’为号,于各州府皆布有眼线……
罪人李云忠绝笔」
楚寒的视线在信纸上游走,瞳孔随着阅读微微收缩。待读完最后一个字,她已明白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
李云忠自称受骗加入拜神教,被迫参与诸多不法之事。醒悟后意图退出,却被教众视为叛徒追杀。深知教中手段狠辣,为保全家人,最终选择自焚了断。这封信,是他用生命向官府发出的最后警示——尽管他因地位卑微,未能提供更多有用线索。
她将信纸仔细折好,目光落在末尾几处模糊的水渍上,分不清是泪痕还是血迹。
萧宴的声音带着沉重的叹息:“可惜两年前查案之人,未能发现这封信。”
他顿了顿,又摇头道:“不,应该说幸好未被发现。毕竟李云忠至死都不知道,那时的青州城,早已在拜神教的掌控之中。”
楚寒轻轻合上那封以生命写就的告罪书,神色凝重地微微颔首。她转向萧宴:“殿下,请将卷宗递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