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除却巫山不是云(1 / 2)
下山之际,山下等候的人群,已经燃起了火堆。
姬瑶花方才那种流动变幻的神采,已然完美地隐藏起来,重新变为那个温婉端庄的女子,彬彬有礼地向大家解释道,小温侯已经查明,抢走青苗玉、偷走太湖石的并不是石清泉,而是有人栽赃陷害,石清泉决定与小温侯一同返京追查此事。
这个结局让大张旗鼓守在山下的各方豪杰及金陵捕快大出意外、若有所失,就仿佛渔翁费尽心机撒了一张大网下去,起网时沉得让人激动万分,结果却只捞上来一只小虾。
马云龙深感蹊跷,不过此时此刻,什么也不便探问,好在石清泉一行要与他们同路返回开封,一路上想必能够找到机会问个清楚。
斡兀尔果然不死心地一路尾随。
远离金陵时,姬瑶花姐弟借口要与石头一道去追查那个真正的盗玉者,与他们告别。
小温侯策马踏上驿道之前,一种莫名的怅然陡然升上心头,姬瑶花此行的目标已经达到,她不会再出现在他的身边了吧?对于她而言,自己是否只是一名过客?但留给他的,却是不能提不能想的无限惆怅。
心中种种念头转过之际,他终于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
出乎他意料的是,他竟然迎上了姬瑶花恰恰转过头来时的目光。
视线一接,两人都是一怔。
姬瑶花先一步反应过来,不无仓促地立刻扭过头去。但这短短一瞬,仍然足以让小温侯看到了她脸上蓦地里腾起的红晕,心中不觉一动,嘴角便带上了笑意。
姬瑶花紧抿着嘴,感觉到投注在自己背上的目光,恨不能狠狠掐断那令她窘迫不安的灼热视线。她为什么鬼使神差地非要回头去看那一眼?
姬瑶光感觉到了她心中的不安,有些奇怪地看看她。姬瑶花蓦地惊醒,向他嫣然一笑。只是这安抚的笑容不但没能让姬瑶光放心,反而让他暗自犯了嘀咕。姬瑶花这个笑容,怎么让他觉得她有点心虚的样子?
回到开封,石清泉自是入住温侯府的西园。斡兀尔就在附近寻了个客栈落脚,摆明了要盯紧石清泉。马云龙的案子尚未办完,不敢回开封府复命,眼见得又多了斡兀尔这个变数,朝堂上的大佬们,不想影响两国邦交,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到头来还是着落在开封府也就是着落在他身上,于是只好也在客栈住下,等着看石清泉和小温侯两人究竟在弄什么玄虚,同时也好就近看着斡兀尔,希望这个蛮子别在开封城里闯祸。
既入温侯府,石清泉自然要去看一看温侯府中名满天下的藏玉。
温侯府中藏玉并不太多,只是件件皆是人间难得的精品,另外还有一些尚未雕琢的璞玉,其中一块巨大无比的玉石,让石清泉也十分诧异,以为见所未见。小温侯笑道:“这块玉石我三年前就得到了,只因它的变数委实太多,所以直到现在也没有想出来究竟能够雕成一件什么物事,只好暂且放在这儿。”
石清泉端详良久,摇摇头道:“变数委实太多,何妨将它命名为‘七十二万种’?”
这个名字,十分贴切,小温侯略一思忖,便取过一枝朱笔,在玉石底部写下“七十二万种”五字,放下笔,端详之际,不知为何突然想到姬瑶花,姬瑶花那种水纹波光一般流动变幻、气象万千的风采神情,若是用“七十二万种”来形容,竟也是贴切不过。
他出了一会神,才重新听到石清泉的声音:“……这些年来我之所以没有造访温侯府,主要也因为我怀疑你是飞凤峰的弟子,不想招惹。飞凤峰五行属火,选弟子历来有四大标准,第一,要相貌出色,最好是非常出色,免得让其他十一峰的弟子给比下去失了面子;第二,要性情刚烈,最好是性如烈火但是又有很强的自制力,才不至于变成不可收拾的野火;第三,要有力量,最好是天生神力,才配得上飞凤峰的射日弓、穿云箭;第四,家中要世代习武,自幼就习得弓马娴熟,容易上手。普天之下,符合这四条标准的还真不多。”
小温侯便是其中一个。
小温侯微笑:“我不是。”只是他忽然想到,符合这四条标准的人,似乎并不只有自己一个吧?
石清泉看着他道:“既然不是,就离那群疯子远一点。”话一出口,他自己也忍不住哑然失笑,自己这个世人眼中的“石疯子”此刻可不是正坐在小温侯面前?
笑完之后,石清泉正色说道:“小侯爷,听我一句话,忘掉姬瑶花。”
小温侯脸上的微笑蓦地僵住,他以为自己掩饰得很好。
石清泉叹了口气:“至少离她远一点。神女峰的弟子,都不能以常情常理来揣测,一个个都像那条峡江,不论看起来如何风平浪静,谁也不知道水底下藏着多少暗礁,下一刻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掀起让人粉身碎骨的巨浪。就算姬瑶花能够修正神女峰心法,能够改变那令人不安的性格,恐怕也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了。”
小温侯默然听着石清泉的感慨。话虽如此,离开巫山这十几年来,石清泉一直是孤身一人,这又是为了什么?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吗?
第二天早上,青苗玉辗转送到小温侯手中时,一封信也送到了马云龙手里。马云龙当晚前来拜访小温侯时,小温侯与石清泉才知道原来这信居然是姬瑶花找的那个帮手写的,那人指称姬瑶花和石清泉同为巫山弟子,因为本门纠纷而对石清泉心生怨恨,扣留了他的亲人,要挟他听从指令,偷走了原本属于石清泉的青苗玉和禁宫中的太湖石,栽赃陷害石清泉,又对石头下毒,要挟石清泉将石头送给她驱使;现在他的亲人已经安全,而他自己为良心所迫,反复思量之后写下这封信,以便澄清真相,为石清泉洗清嫌疑;同时也告知马云龙,太湖石毕竟是贡品,事关重大,所以他并未带出宫,就放在当初收藏那尊太湖石的偏殿里的一个柜子中。
马云龙不敢怠慢,立刻进宫,果然找到了那尊被藏起来的太湖石,平平安安交了差事。想到小温侯至今还被那姬家姐弟蒙骗着,又一番热心来告知小温侯,要揭开姬家姐弟的真面目。
石清泉和小温侯都觉得这封信的来历不可思议,以姬瑶花的手段,如何会留下这么大的漏洞让人抓住?
更离谱的是,这封信的内容不知怎么泄露出去了,立时激起轩然大波,当初参与追缉石清泉的各方豪杰,深感上当受骗之耻,都叫嚷着要将姬家姐弟揪出来认罪赔礼。就连斡兀尔也大是不平,放出话来要帮石清泉去教训教训那两头野妖狐。
流言越传越凶,小温侯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另一主角,英雄盖世,却不幸被姬瑶花的美人计暗算,成为了陷害石清泉的帮凶——那些津津乐道的流言传播者们,全然无视石清泉正住在温侯府这个事实。
石清泉拍着小温侯的肩笑道:“现在知道惹上巫山弟子的麻烦了吧?好啦,你这儿现在变得太热闹了一点,我住不惯,就此别过,以后有缘再聚吧!”
临走之时,石清泉取出了那尊青苗玉,握在手中看了许久,终究将这尊青苗玉留给了小温侯。
小温侯目送他离去,心中约略明白他为何要留下这尊玉的原因。
只是,眼不见,真的就能够心无挂碍?
传说中青苗玉内有珍贵如琼浆的玉髓,世人皆言服此玉髓能够起死回生甚至于长生不老。
传说到底只是传说,小温侯也知道不可妄信。
但是姬瑶花又说,某位名医以为,青苗玉之中的玉髓,有可能治好姬瑶光的腿疾。
现在这尊青苗玉已经到了自己手中,是否总有一日,姬瑶花终究会再次找上门来?
又或许,玉髓治病一说,原本就是姬瑶花编造来骗人的?她不会再来?
小温侯轻轻摩挲着手中的青苗玉,思绪便如这玉石一般辗转在掌中。
等到流言详细到连小温侯送给姬瑶光一双血玉环以缓解寒疾的细节都有了的时候,小温侯最终确定,这都是姬瑶花一手安排的流言,只是,他不知道她主动揭出真相、引火烧身,究竟想干什么。
而此时姬瑶花一行的马车正在驿道上慢悠悠地走着,姬瑶光歪在车中休息,姬瑶花和石头轮流赶车。石头这些年被石清泉粗养粗放,倒是练得什么都会一点,至少赶车比姬瑶花要熟练多了,于是姬瑶花干脆将马车全交给了心不甘情不愿的石头,自己则笑吟吟地缩回到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