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石刺史调过去(2 / 2)
市布使的位子,大皇兄一定会争。但扎德的失败,燕临的求和,让他的势力被削弱了很多。
真斗起来,八皇子未必会输。
“这些事情,自然有父皇定夺。我倒是替裴兄不值得,这一身的武艺,却要做个拿笔的文臣。”
八皇子以裴兄二字推近两个人的关系,暗指他们的皇帝削弱裴殊瑾的势力,对他不信任。
意图挑拨。
“我朝能人辈出,不论是谁在边关,也可保家国无忧。派我去拓余市集,也是对燕临的看重。”
裴殊瑾倒是不用本将二字了。
也和八皇子你我起来。
一壶清茶,硬是让他们喝出酒味儿来。
“我再干了这一杯,就不能陪裴兄聊了。九皇妹回门的这件事,想来裴兄也知道的。”
八皇子并不觉得九皇妹是国色天香,但她如此迷的皇帝神魂颠倒,也是他所愿。
总比一个聪明睿智的好。
裴殊瑾听的此言,建议道:“想来陛下走的也是我朝风俗,不如我留下来,帮忙看一看。”
“礼部已经派人来过了。”八皇子始终没琢磨透裴殊瑾是来做什么的,但对他还是抱有戒心。
裴殊瑾还以为这次来的又是承之,便打算等晚上承之下值,再去宁安侯府找承之问一问。
眼看着再有半个时辰该用午膳了,裴殊瑾才往中书省来,恰好碰到了梁小郎君的兄长。
梁大郎君任正五品中书舍人,此番听说有新人来任职,还是怀化大将军,便有些好奇。
他们兄弟俩都更像梁夫人,只是梁大郎君更周正温润一些,梁小郎君活泼滑头一些。
梁大郎君先拱手行礼道:
“不知该称您怀化大将军,还是裴侍郎?”
裴殊瑾任正四品中书侍郎。
梁大郎君的官职在他之下,行礼也是应该的。
但裴殊瑾回了一礼,“既然是在中书省,自然是以这里为主,日后还请梁兄多赐教才是。”
“这里如今人少,事不多,裴兄连中三元,聪颖自然是不必说的,想来很快就能熟悉上手了。”
梁大郎君正和裴殊瑾聊着,身后有脚步声传出来,卢成隽散发着一种阴沉的气息走过来。
看都不看两个人,直径离去了。
“他打从成亲后,就是这样了。”
梁大郎君多少也听说过卢成隽的事。
梁夫人开明,梁大人又都听梁夫人的。因而梁家的这几个孩子,都是喜欢大于门第的。
梁大郎君无法对卢成隽感同身受。
中书省秉承着皇帝意旨,掌管机要、还替皇帝发布诏书、是本朝政令的最高执行者。
但陛下近来许多事都交给了卫丞相,下旨次数屈指可数,这几日更是对雅昭容花心思去了。
中书省就闲了起来。
如今最热闹的,就是雅昭容回门的事了。
往年入宫的妃子,哪里有回门的。
别说回门,就是出宫门一趟,都不容易的。
好些一辈子没出过这道宫墙。
近来,梁大郎君听说,御史台已经有人打算上奏陛下,请陛下重视朝政,而非贪恋美色。
中书省门口,显然不是讨论这些的地方。
“过几日,裴兄还要去瑶城。拓余市集一事,我很拭目以待,我就祝裴兄此去一帆风顺了。”
梁大郎君知道这不是一个轻松的活计。
盯着这个位子的人不少。
这其中,就有卫丞相。
他本是想借此机会,把石刺史调过去的。
没想到,半路被裴殊瑾给插了一脚。
而裴殊瑾和梁大郎君话别后,却盯着卢成隽离开的地方看了一会儿,而后才去上值。
若是他没记错,卢成隽成亲,燕临八皇子曾经去祝贺过,莫非卢国公和燕临国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