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西游:长生仙族从金兜山开始 > 第160章 菩提收徒

第160章 菩提收徒(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第160章菩提收徒

却说陆元乾行至深山,但见幽静景致,若神仙常居之景。

千峰列戟,万仞开屏。

日映嵐光轻锁翠,雨收黛色冷含青。

正感嘆间,只闻一阵窸窣琐碎之声。

缘是一樵夫,自石阶之上缓缓走下。

那樵夫身著木做成的纱衣,头带新笋製成的箬笠,背著石斧,一边行走,一边歌唱,好不逍遥自在。

观棋柯烂,伐木丁丁,云边谷口徐行。

卖薪沽酒,狂笑自陶情。

苍径秋高,对月枕松根,一觉天明。

认旧林,登崖过岭,持斧断枯藤。

收来成一担,行歌市上,易米三升。

更无些子爭竞,时价平平。

不会机谋巧算,没荣辱,恬淡延生。

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

一曲唱罢,陆元乾已听得入迷。

他虽只有十二岁年纪,但也能听出樵夫口中词曲的不凡之处。

“那汉子果真没唬我,这里想必就是那神仙的居所了!”

陆元乾一念及此,忙上前问道:“老先生,敢问神仙可居此山之中”

那樵夫將斧子倚在一旁地上,朝陆元乾看了一眼,也不惊讶,呵呵笑道:“我不过一砍柴的樵夫,当不上先生二字,倒是小先生你,已有出尘之象,怎的还要寻那神仙“

樵夫一番话,將陆元乾唬得后退了半步。

毕竞心智再成熟,也只不过是个十二三岁的孩童。

贸然被人称作神仙,心中多少有些骇然。

见陆元乾著实被嚇到了,老樵夫也不再逗弄他,淡笑著指向石阶之上,道:“此山唤作灵台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洞里有个神仙,称名须菩提祖师。“

“你如今顺著这条小道向南行七八里远近,便是他家了。”

陆元乾闻言谢过老樵夫,依其所言,拉著石妖一同向南行去。

老樵夫所言果然非虚。

陆元乾穿出深林,走上路径,果然见到一洞府。

那洞府之前有一石碑,约有三丈余高,八尺余阔,上有一行十个大字,乃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陆元乾也非常人。

他在这洞外只一眼,只见半空中似有五彩祥云升腾而起,极尽祥瑞之兆。

陆元乾自知找对了去处,当即喜道:“此处果然是仙人居所!”

正当陆元乾思虑见,那石门忽的洞开,从中一左一右走出两位童子,真可谓丰姿英伟,像貌清奇,与寻常俗子不同。

陆元乾忙招手道:“二位仙童,真是巧也,我正要到洞中相叨扰,没想到你们竟主动出了洞来。”

二人闻言,回道:“哪里有甚么巧合不过是我家师父正登坛讲道,算出有个求道修行的来了,於是让我等出洞来迎接,说的可就是你了“

陆元乾点头:“是我,是我,你家师父真乃神通广大的仙人,竟连我要来都能算出。”

十二三岁的少年心性,嘴里往往没多少假话。

两位仙童见陆元乾態度恭敬,心態也不浮躁,像是个真心来求法的,二者相视一笑,朝陆元乾道:“你隨我们来罢!”

“他也能一起进来吗”

两位仙童看也没看妖一眼,便道:“无妨,一同进来便是。”

陆元乾顿时又期待又担忧起来,跟在两位仙童身后,逕入洞天深处,一层层深阁琼楼,一进进珠宫贝闕,说不尽静室幽居。

直至一瑶台下,方见仙风道骨,鬚髮皆白的老神仙於上轻轻晃动著拂尘,面带笑容,给人如沐春风之感。

“这便是神仙的模样”

陆元乾心下惊嘆。

虽然面前这位老神仙还未开口说话,但不知怎的,他看向对方,就像在看一片一望无尽,波澜不兴的宽广汪洋。

可容万物,包罗万象。

除了瑶台之上的老神仙,瑶台之下还侍立著二三十位小仙,同样是丰神俊逸,神采非凡。

瑶台之上,菩提祖师抬眸看向陆元乾,问道:“你这小童,到我洞中做何”

陆元乾忙行了个大礼,回道:“老神仙,我乃西牛贺洲人氏,志心朝礼,求大仙收我为徒!”

菩提祖师將陆元乾著眼打量了一番,点头道:“资质尚佳,若能潜心习道,未必不能成大才。

,《清静经》曾言,上士悟之,升为天官,中士修之,南官列仙,下士得之,在世长年。

听祖师说自己资质尚佳,陆元乾大喜过望。

他受陆明的影响,对於成仙一事素来嚮往。

如今离家已久,终见了些成仙的眉目,如何不喜

只是正当陆元乾要俯身行弟子之礼时,那瑶台之上的菩提祖师却是使出一股巧力,將陆元乾托举了起来。

不知祖师是突然改了主意,还是本就决定如此。

但见他摇了摇头,惋惜道:“只可惜洞中已好些年未收过弟子,我从前也有个资质上佳的弟子,虽修行极快,却顽劣成性,给为师惹了不少麻烦。“

说来也怪,谈及此事,菩提祖师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像是在回忆什么一般,笑了笑。

接著,祖师看向陆元乾,挥手道:“我如今只想在洞中清修,你还是离去,另请高明吧!”

陆元乾没注意这些细节,只觉有几分不解。

这老神仙还真是古怪。

为何一会儿说他资质不错,可堪教导,一会儿又让他离开

菩提祖师的这番说辞反倒让陆元乾心中升起了一股脾气。

“弟子志心朝礼,只求大仙收我为徒!今后若有顽劣之,再劳烦大仙將弟子赶出去就是。”

菩提祖师点了点头,倒看不出此刻態度。

“有这般心也是好事,你跋山涉水,不远万里而来,那我给你个机会也无妨。”

说罢,菩提祖师不知从何处拿出一册道书,递给陆元乾,道:“你说你志心朝礼,那我且將这道书教与你,待你將此道书中的道理领悟透彻,我便收你为弟子。”

陆元乾接过道书,拜谢了一番,又问道:“那何时才叫领悟透彻”

菩提祖师淡淡一笑,伸手指向洞外:“待六月飞雪,江水倒灌,汝道成矣。”

这灵台方寸山外,正有一条不宽不窄的清江。

江水年年东去,奔向大海,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未有例外,岂能等到倒灌之时

至於六月酷暑天气,行人在路边树荫下歇息,尚且汗流浹背,苦不堪言。

要让三伏天下大雪,更是无稽之谈。

换作一般人,此刻心中所想,大概是这老神仙所言,不过是在婉言拒绝。

毕竞江河倒灌与六月飞雪,都是不可能之事。

事实上,那些在洞中侍立瑶台左右的仙童,也確实是这么想的。

可陆元乾面色如常,未有半分动摇,只是点头道:“弟子知道了。”

自此,陆元乾与石妖便在斜月三星洞住下。

日常除了主动为诸位师兄弟洒扫庭院,就是在厢房静室中研习道书。

陆元乾的性格,受陆明的影响很深。

十二三岁的年纪,活的却是比一些成年人还要通透明白。

“缘”之一字,说来简单,但很多人却並不能真正理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