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6(2 / 2)
杨斌盘坐在地上,五心朝天,摆出补天诀中最基础的打坐姿势,缓缓运行补天诀心法。只觉随着心法的运行,丹田中那股水银般的液体顺从地流转入经脉之中,按照心法地指示,游走于周身脉络。
杨斌试着将自己的精神沉浸入这股液体中。一开始,他还小心翼翼,唯恐再次发生意外。但很快,他就完全放下心来,甚至想要吼叫几声来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原来,他发现这股液体根本就是浓缩后的先天真气。就如同氧气经过压缩后,会变成液态氧一样,在刚才的变故中,杨斌体内的先天真气不知何故,膨胀了无数倍。虽然杨斌自身的经脉也已扩大了很多,但还远不足以容纳如此海量的先天真气。无处可去的真气只得在经脉得束缚下被压缩成了液态。
杨斌睁开眼睛,站起身来,运气内力向地上砸了一拳。就听“轰”的一声巨响,石板铺就得地面上立刻出现了一个直径有公交车一般长的巨大的坑洞。
望着眼前仿佛遭受陨石撞击般的凌乱可怕的场面,杨斌不可置信地举起自己刚刚挥舞的拳头看了又看,找不出半点破皮的地方。
“妈呀这真的是我干的”杨斌捏了捏自己的大腿。疼不是做梦
确认这惊人的破坏力的确是出自自己之手,杨斌兴奋地在原地又蹦又跳地围着大坑跑了好几圈。
好不容易冷静下来,杨斌心中又冒出一个古怪的念头:“先天真气是气态的,但现在它变成液态的了,那该叫什么先天真液”
想了一想,杨斌觉得“先天真液”这个名字真的很难听,摇了摇头,放弃了这个想法。
身体既然没有了问题,他把注意力转向了自身所处的环境。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座被巨大的宫殿群覆盖的高山。
看着眼前占地广阔,依山而建,呈阶梯状向上攀升的巍峨的宫阙,杨斌被震撼得目瞪口呆:“我的妈呀北京的故宫和这座宫殿相比,简直就是个破旧的四合院”
杨斌环顾四周,发现自己正身处这座宫殿门口的广场之上。巨石铺就的广场是如此的广大,不知比广场大了多少倍,广场正北的宫门城楼也比城楼大了好多。
杨斌孤零零一个人站在这里,顿时产生一种自己是如此渺小的错觉。他甚至产生了要对眼前这片建筑下跪的冲动。
定了定神,杨斌细想自己是怎么来到这里的:“我刚才明明是在茶馆里坐着,怎么一眨眼功夫就到了这里来了幻觉不像啊我捏自己大腿的时候切实感觉到痛来着瞬间移动嗯这个有可能,但我自己肯定没有这个能力,一定是别人把我弄过来的。”
杨斌觉得这个猜想很有道理,心说:“那人能够把我一下子弄到这里,一定很有本事。我要小心应付,可别一不小心把他惹恼了,把我咔嚓一下就给弄死了”
又想:“看这座宫殿的气势,处处显露出一种神圣、庄严和威压。它的主人肯定非常有权势,甚至能够和古代的皇帝一般一言定人生死。对付这种人,一定不能忤逆他,尽力显示自己比他弱小,对他表示顺从,这才是最正确的方法。”
想好了对策,杨斌学着古人的模样向宫门深深做了一个揖,大声说道:“在下杨斌,叩见此间主人”
话音刚落,就听“吱隆吱隆”几声,宫门打开了。
杨斌小心地抬眼瞅了瞅宫门,却见宫门内空空洞洞,不见半个人影。
杨斌等了半天,还不见有人出来,心想:“什么意思让我自己进去”
他缓缓往宫门口移步,打算一有异常情况,就拔腿往后跑。但直到他穿过宫门,都没有发生任何意外。
杨斌舒了口气,擦了把额头上因紧张而冒出的汗水,仔细打量宫殿内的情景。他可以肯定,这座宫殿不属于中国任何一个朝代。因为在大片的建筑群中,他发现了从先秦时期到明清时期各个朝代的建筑风格。
杨斌不是建筑学家,不过作为一个文科生,他读的书比较多,也比较杂。他以前看过有关中国古典建筑的书籍,从中见过历史上有名的宫殿如秦朝的阿房宫、汉朝的长乐宫、唐朝的大明宫的复原图。至于北京的故宫,他去过好几次,对它的建筑风格自然更加了解。
中国历史上,几乎每一次王朝更迭都伴随着大规模的战乱,而旧王朝的宫殿往往在战乱中鲜有不被焚毁的。这就造成了新王朝的宫殿建筑既与前王朝一脉相承,又有自己鲜明独特风格的特色。
凭着对历史的了解,杨斌可以断言,这座宫殿绝没有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
当然,杨斌如此断言还有另一个重要的依据,那就是中国古代建筑从总体上都是以木结构为主,以砖、瓦、石为辅。而历史上的皇家宫殿,自然是这一风格最主要的承载者。但眼前这座宫殿,却完完全全是由石头建筑而成,并且每一块石头都打磨得十分光滑、平整、标准。用巨石砌起的墙面几乎看不出任何接缝。以古代的石料加工技术,这根本是不可能做到的。
“难道是现代人造的”杨斌心想。但这个猜想随即就被否定了。因为他从没有在任何媒体上看到过有关这座宫殿的报道。花力气造这么一座巨大的美轮美奂的宫殿,不用来招揽游客,难道是自己住杨斌绝不相信现代人会做这等傻事。
杨斌望向宫殿群最高处,发现位于山顶的宫殿群中最大的一座大殿的石料的光泽和其他建筑截然不同,洁白如雪,透出温润的光泽。这种光泽的石头,杨斌以往只在珠宝店看见过那就是大名鼎鼎的羊脂玉。
如果那座大殿真的是用羊脂玉造的,那可真是绝大的浪费啊要知道随着中国几千年的开发,现存的玉矿早已枯竭,市面上出售的羊脂玉,小小一块动辄就要上万元。以此推想,没有哪个人能够有财力用这么多、这么大块的羊脂玉建造这么宏伟的一座大殿。哪怕是政府使用举国之力也没有可能完成。
“何况真的被人知道这里有这么多羊脂玉,恐怕早就被从全国各地蜂拥而来的人给拆散强光了。哪能保存得如此完好”深知中国人劣根性的杨斌不由想道。
也许是为了解开谜团,也许是被巨大的玉石宫殿吸引,杨斌前进的速度骤然加快了。虽然他功力大进,又身负轻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