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衙门口的难处(2 / 2)
进入衙门后堂,岳栗看到知县大人正在里面办公,脸色黑得谁都看得出来,一副生人熟人都勿近的模样。
众人现在都不敢上去触霉头。
搞不好就是一顿臭骂,还会领到一份苦差事。
“孙大人怎么了,怎么一大早就黑着个脸?他很少这个样子啊。”
“不知道啊,他今天来得特别早,一来就是这个样子。”
众人小心的议论着。
这时,县衙里的杨捕头走了过来,他看起来虽然已入中年,但脸上的胡子刮得干干净净,身材健硕,穿着捕快的衣服双手抱臂,颇有一些威严。
杨捕头解释道:“上头下了命令,让我们阻止近日江湖举办的袖里乾坤大会。”
“因为五湖四海的人都来了,上头担心,会有东元的探子潜入,伺机煽动和拉拢武林人士。”
“我们南宋的情况你们知道,边境那边战事吃紧,要是后方再起火,后果不堪设想。”
众人闻言,脸色特别难看。
就他们一个衙门六十多人,怎么阻止潮水般的武林人士?
做得不好,可能还要受罚,上头也不说派点人来,这不是难为人吗?所有捕快都很烦躁,博县之所以安居乐业,是因为他们做好了本职工作,结果一道不可能完成的命令,他们兴许就要受罚,谁咽得下这口气?
众人大眼瞪着小眼,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这时,衙门外面传来了急促的敲门声。
有人正要过去开门,杨捕头伸手拦住了对方,说道:“是知县大人叫我关的门,不用开。”
被杨捕头拦住的小捕快有些犹豫,这要是来衙门口报案的民众,他们岂不是落得一个玩忽职守的名声?
结果这时,门外传来了一个男人洪亮的声音。
“老孙!别躲了!我知道你在里面,刚才去过你家,你媳妇说你早就来了衙门!”
“怎么?连同窗多年的好友都闭门不见?”
“不要忘了,我们可是带着公务来的,你这样不觉得太失礼吗?”
“我也知道,上头最近给你下了那种命令,你很无奈,你很彷徨,你很焦躁,你很烦……所以赶紧把门开开,让我看看你到底有多烦,哈哈哈哈……”
外面的男人中气十足,而且听那内容,好像还是孙知县的损友。
所有捕快都露出了一脸厌恶。
岳栗悄悄问了孙大米一句:“大米叔,外面那人谁啊?”
孙大米长吁短叹地道:“隔壁夜阑县的吴知县,是咱们孙知县的同窗,每次来都要把我们衙门奚落一顿,孙大人看到他就头疼……这次我们遇到麻烦,用脚指头都能想到,这吴知县肯定又要落井下石,狠狠的嘲笑我们一番,哎!”
所有捕快听了这话,脸上只有无奈与气愤。
房里批改公文的孙知县不为所动。
但是可以看得出来,他的脸色之前是黑,现在却是黑得发紫,就差找个人来打一顿出气了。
没人敢在这个时候多说一句。
结果就听门外的吴知县叫道:“乡亲们,快来看啊,我们夜阑县过来商谈铁矿合作,你们博县的衙门竟然不开门……大家来评评理,哪有这种道理?”
“开采铁矿可是为了全民生计,为了一个县的发展,可你们的孙大人却把我们拒之门外,你们说说,他这样做对不对啊?”
外面现在是个什么情况,岳栗并不知道,但也不难猜。
吴知县这一嗓子,肯定吸引了不少吃瓜群众。
就听吴知县的音量不变,继续叫道:“唉!各位乡亲,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我跟你们说说你们孙大人以前的一些事吧……当年他刚刚新婚,在他夫人面前话都说不利索,我听说有一次他的夫人生气,他还……”
批改公文的孙知县终于坐不住了。
一听吴知县爆料他的隐私,立刻跳了起来,三步并做两步直接冲向大门。
所有捕快也都跟了上去。
府衙的大门一开,就见门外一个穿着官服,脑满肠肥,体型像个球一样的男人,正故意压低音量对来看热闹的乡亲们道:“那天,他直接……”
话没说完,孙大人一个箭步冲了上去,直接捂住胖子的嘴,把他硬生生拖进了衙门里。
“吴老狗,你够了!不是说好了不能相互揭短吗?你个臭肉球不讲信用!”
“谁叫你不给我开门?”
“我不给你开门的原因,你自己心里没数吗?”
两位大人在公堂上争论了起来。
吴知县甩开孙知县的手,笑得脸上的肥肉缩成了一团道。
“行了,我知道你这次遇到麻烦,不是来奚落你的,是来给你出主意的。”
“你会这么好心?”
“啧!咱两同窗一场,又这么巧在相邻的县当知县,这是何等缘分?真的有难,难道我还不帮你吗?”
孙知县警惕的扫了吴知县两眼。
他们平日确实经常互掐。
还要比比哪个衙门厉害。
孙知县都习惯吴知县不怀好意了,却没想到吴知县会说出这么暖心的话。
犹豫了片刻后,孙知县道:“你有什么办法?”
吴知县向后看了一眼,又将孙知县拉到一旁,说话的声音虽然故意压低,却又让不远处的众捕快可以听到。
“办法可以给你,但你必须答应,横在我们两个县中间的那些铁矿,你三,我七。”
“我就知道你不安好心,不行!”孙知县果断摆手拒绝。
吴知县两手插在袖管里,仰头故意叹了口气:“哎呀!你现在最麻烦的可就是这件事了,倘若办得不好,也不知道你的乌纱能不能保得住,真是可惜……”
孙知县面露迟疑,眼珠子盯着地面左右转动,片刻后才一咬牙道:“我四,你六,不然没得商量,还要看看你出的办法管不管用。”
吴知县两手搭在肚腩上,自信满满地道:“既然你答应了,那我就告诉你吧。”
“你也知道,上面因为支援边境,已经派不出人了。但你可以修书一封,找附近的几个县借啊,有上头的命令在,他们不好不借。”
“这样就算失败,有这么多个县衙参与其中,即便要罚,也能有人分担不是?”
“你还可以抓一些名不见经传的武林人士回来交差,说不定抓得多,那个什么袖里乾坤大会,也就办不起来了。这样岂不是两全齐美?”
孙知县一听豁然开朗,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个疑问,眼神狐疑地盯着吴知县道:“我把周边的几个县拉下水,你不是也脱不了干系吗?老吴,你心里到底打了什么算盘?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