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章 妙云重回东极村(下)(2 / 2)
定简灵听了,连忙说:“不行的,坚决不行的,我们回来只是随便看看,并没有打算住在这里。”
昌宏说:“一定行的,就是侯爷和夫人不在这里住,也得给侯爷您重修老宅,这是光宗耀祖的大事情啊,会流芳百世的!”
定简灵听了有些生气,说:“族长大人,你刚才说,我说的话每一句都是训示、旨意,那么,我的话你为什么不听呢?”
昌宏尴尬地说:“这……这,听侯爷的,然而……可是……”
定简灵坚定地说:“族长,别再‘然而可是’了。”
昌宏只得弓着腰,满脸堆笑地说:“是,是,不要‘然而可是’了。”
昌宏请定简灵、妙云和碧玉到他家里去用午饭,定简灵坚决不去,说自己带有干粮。
乡亲们纷纷回家去,取来了食物和水,大伙这是要在定简灵的老宅地上野炊啊。
定简灵将自己从楙山带来的腊肉、干菜等和乡亲们带来的咸菜、窝头等食物放在一起,与乡亲们共用午餐。
乡亲们拿来陶碗、陶罐等器皿,又在定简灵的院子里临时支锅烧了开水,大伙儿聚在一起,一边喝水吃饭,一边叙谈。
昌宏族长最会造作,端起半陶碗水,高声说:“欢迎楙山侯及夫人回家,本族长提议,我们以水代酒敬他们一碗!”
昌宏的提议得到了大家响应,大伙都喝了面有碗里的水。定简灵也回敬了乡亲们一碗水。
妙云感慨地说:“虽然东极村,这个老宅地,给我留下了太多心酸,但是,咱们东极村的水是最甜的,因为有乡亲们在这里啊!”
妙云的话引起了乡亲们的共鸣。大伙纷纷叙说了一些和妙云在一起的往事。
妙云激动地说:“这里是我的家,我曾经说过,我丈夫和儿子都在这里住过,我要为他们守着这个家,死也要死在这里,可是,妙云要食言了。”
大伙听了妙云这句充满感情的话,顿时沉寂了。他们知道,妙云、定简灵和碧玉吃过这顿饭,就要离开这里了,心情不免难受起来。
妙云继续说:“六年前,我离开这里吃的最后一顿饭是用黄三送来的粮食煮的,当时,乡亲们怀疑黄三送来的粮食就是他偷我们家的粮食,现在,怎么不见了黄三?”
六年前,妙云在这老宅地上吃的最后一顿饭的情况是,妙云和定简灵从茅屋灰烬中找到一个破锅,几只破陶碗,在院子里支了锅,用黄三送来的粮食做的。
那顿饭,是妙云两天来吃到的唯一一顿热饭,对妙云的记忆尤为深刻。
昌宏听到妙云问黄三,立即回答:“侯爵夫人,您还不知道吧?黄三、狐三和狗四等几个不正干的人,因为干坏事被官府抓去坐牢了,现在正在吃牢饭。”
妙云说:“原来是这样的啊,我还以为他们几个当年欺负过我们孤儿寡母,现在不好意思来见我们了呢?”
昌宏连忙说:“都是我这个族长没有作好,没有把他们教育好啊。”
其实,昌宏根本教育不了黄三等,平时黄三等的行为让昌宏十分头疼,这是昌宏在打官腔。
妙云和大伙吃罢饭,就打算带着定简灵、碧玉离开东极村。乡亲们问妙云到哪里安身,云妙说四海为家。
在离开老宅地时,妙云最后看了一眼那堆土,心中默念:“他爹,妙云对不起你了,不能再替你守这个家了。”
妙云耳边突然响起了一个感觉极其幽深的声音,似乎从宇宙深处传来:“妙云,放弃俗念吧,你的记忆让你太痛苦了。虚静方能超脱,他爹会理解你的。”
妙云感觉非常奇怪,看了看头顶,并没有神仙出现,四周皆是依依惜别的乡亲们。
“虚静方能超脱”这句话震撼了妙云的心灵,涤**着妙云的心扉。定简灵也听到了这句话,他认为是仙师或者是师祖在教导他的妈妈。
昌宏老族长和乡亲们把妙云、定简灵和碧玉送出了东极村,仍然依依不舍。定简灵坚决让乡亲们留步,乡亲们只好停下脚步了,目送妙云一家三口远去了。
妙云在回楙山的路上,心情极其复杂,但是,那句“虚静方能超脱”的话一直萦绕在她的耳边。
楙山快到了,妙云的心终于变得清净起来,仿佛得到了重生,可怜的人儿,心灵终于有了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