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天才就是能人所不能(2 / 2)
一只喜鹊正在二人头上的挑檐梳理羽毛。
楼,只有七层,二十五米,并不高。
喜鹊似乎听到远处同伴的召唤,停下动作,双爪蹬地,振翅高飞。
在它落足处,挑檐上的明瓦年久风化早已变得酥脆,失去吸附力。
一蹬之下,带着细碎的泥沙脱离屋檐自由落下。
瓦片以五十米每秒的速度砸在八戒头顶的书上,书本受力歪倒,瓦片掉落的方向也随卸力方向发生偏移,落在花岗岩阶梯上摔得粉碎。
王之恭被吓了一跳。
等他回过神来,悟能已经拾起散落地上的书籍走入楼内。
王之恭瞅着地上的明瓦碎片,不由产生一阵后怕。
这么巧,悟能顶着书本占据了他的位置,让他躲过一劫。
从碎片残渣看,掉落时整体重量大概三斤左右,与人体接触瞬间,冲击力会达到一百公斤。
如果是尖角向下砸在头顶,明年的今天应该就是自己忌日了吧?
即使平拍下来,也难免落个颅骨和颈椎骨折,这结果搞不好就是生不如死。
怎么就会这么巧?
悟能顶着书站在这里,帮自己挡过一劫。
难道他有神异的本领,未卜先知?
那他为什么不告诉自己,要冒着危险硬挨一下?
王之恭心里充满了疑惑,但不管有意为之还是巧合都不妨碍他对八戒的感激之情。
心态的一个偶然转变常常会导致一个立场的转变,立场的变化往往又会影响一件事情的最终走向。
这次普通的落瓦事故直接左右了王之恭即将作出的一个决定。
楼上,学生处办公室里正围绕悟能进行着一场激烈讨论。
开学在即,新生的专业选择早已呈报到教务处。
但柳校长一个莫名其妙的电话敦促学生处参与教务处的新生专业分配,理由是领军未来培养计划需要学校作出积极主动的改革,深度参与并帮助新生正确认识专业的重要性,引导有实力的学子选择更具潜力的专业以免蹉跎岁月,这既是对学生负责也是对学校负责的态度。
把官方语言去掉,就比较好理解了。
这批新生中有人够格加入领军未来培养计划,但他报的专业不利于出成绩,你们赶紧纠正一下。
新生中最耀眼的明星,毫无疑问是全科满分的悟能。
“咱们都是做老师的,基因工程专业是什么概念哪个不清楚?这需要天赋么?完全就是个力工专业。”
“也不能这么说嘛,兴趣爱好是最好的驱动力,万一出现个天资横溢的人才,说不定就把力工活变成技术突破的方向,这样想不出名都难。”
“你也说是万一了,好,就算你说的对。一个天才横空出世,做出理论突破。但你告诉我,这个研究方向上哪一个理论不得经过长年累月,反复反复再反复,经过几代的实验才敢得出验证结论,然后又进入下一轮验证。理论数据可以用光脑推导,实验能么?这不还是换了个名字的力工?新生根本不理解这里面的门道,几年枯燥单调的反复实验下来,热情就磨没了。”
“那你觉得什么样的专业适合他?”
王之恭走回会议室,及时抛出了问题。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这是咱们学校的强项,大牛无数。从研究课题到项目储备,轻轻松松带到博士,领几个未来都没问题。”
“哈哈,你还真不怕得罪校长。疏不间亲这个词,你没听过?柳如烟跟他爹闹矛盾,跑去了西大,专业是材料化学,这跟咱们的材料科学有什么区别?咱们家这些大牛,哪个不是看着如烟长大的,你让悟能去跟如烟打擂台,是坑他呢还是害他呢?”
这一句话就给对方干哑火了。
不是说这专业只能一个人学,或者说只能出一个拔尖人才。
但在国家计划中直接打擂台,相当于内卷,任何一个细微的疏忽都可能造成意外,科学可并非灭情绝性,不讲人情。
“土木工程专业,咱们历史悠久,实力雄厚,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胡说八道,这是真力工专业了,还谈什么学术研究,就业型专业上哪儿领军未来。”
“不如把当事人也叫来,一起探讨决定,提高效率嘛。”
王之恭一锤定音,一把手不在,他最大。
“我正在学习偏微分方程,弦振动研究方向有什么专业?”
八戒对专业选择还真没什么特殊偏好,他只要求解锁学习权限就行,理论性的东西对他而言不需要什么导师,倒是实验室的准入权限,才是他选择基因工程的原因。
数学专业华清并没有什么优势。
但历史上众多璀璨的数学天才就没几个是被人教出来的,这是真天赋决定。
数学研究到现在这个阶段,可以说都是为了兴趣爱好而研究,甚至不清楚自己研究出来的东西有什么用,实用性几乎等于零。
但没有一个人敢否定数学的意义,所有学科的巨大进步背后都有数学的影子,都能从中汲取无穷灵感。
“数学系不错,悬而未决的猜想有的是,搞定一个就能名垂青史。”一个教授半开玩笑的调侃。
这就真没人敢下结论,灵感来了十天半月就可能解决一个世界难题,当然几十年无用功的数学家更如恒河沙数。
王之恭瞪了这个教授一眼,小孩子单纯很容易被大人一句话带沟里去。
“数学是很好,分支专业也很多,但真想有所建树,学校能给你的帮助就不是很多。”
“我可以同时修两个专业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