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我的师傅是唐僧 > 第二百九十六章 名分

第二百九十六章 名分(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十几里的路程,在杨光启的异样情绪中转瞬即至。

隔着老远,已经能够看到夕阳下宏伟地城墙和一片黑压压地人群。

“杨将军,马上就到了!”

黄锦从马车上下来,眼神也是带着迷离之色。

对于黄锦来说,他跟嘉靖是朝臣关系,也是挚友关系。

从十几岁的时候,就跟随嘉靖,从最基本地衣食住行,到后来地征战沙场,两个人一起经历了太多地事情。

“嗯,这一天,不瞒黄大人,我已经等待很久了,皇帝陛下信任我,我一定不会辜负皇帝陛下。”

辜负,在杨光启看来,无非就是死而已。

“大明朝还是有希望的,我年纪大了,以后的大明朝,可是要仰仗杨将军了!”

从年龄上来看,黄锦跟嘉靖已经六十有余,尤其是嘉靖,身子骨已经到了极限,可能不出几年,便会魂归西去。

到那时候,大明朝两一个能够掌舵的人都没有。

潜心修道几十年,对于大明朝的储君之事,一直都是悬而未决。

每次黄锦在精舍中谈起,都会被嘉靖皇帝打断。

“怎么,怕我死了,孩子们夺权吗?”

此话一出,即便是黄锦也不敢多说什么。

伴君如伴虎,他终年在嘉靖的身边,没有招致祸灾,靠的就是黄锦的心思。

他总是为嘉靖着想,更是知道自己的身份。

他只是一个奴才,一些事情要知道分寸,该做的事情就做,不该做的事情坚决不能做。

“哎,黄大人,有句话不知道当不当说,古人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朝廷社稷的安稳可是不能单靠一个人,他要想长治久安,必须靠黎民百姓。”

“杨将军说的是,这黎民百姓所求不过是吃穿住而已,只要能够保证最基本的生活,自然能拥护你。”

对于杨光启说的道理,世间只要是读书人,都是懂得。

可是知道是一回事,做到又是一回事。

尤其是身居高位的人,往往更是难上加难。

他们身居高位,面临的都是一片赞美之音,赞美多了,就会容易忘记初心,容易忽略底层的民众。

就拿目前的嘉靖来说,他潜心修道,说是为黎民百姓祈福,可惜的是,天命不是嘉靖能够改变的。

在嘉靖修道的几十年中,大明朝并没有变得越来越好,反而经过几次的天灾,国力日渐消耗,衰败的迹象明显。

“不过黄大人可以放心,我看大明朝气数未尽,如今皇帝陛下又开始关心天下黎明,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凤凰总是涅槃后,才会更加汹涌,还是希望大明朝能够继续在时代的进程中,继续航行下去。”

“气数,终极是虚妄,就像皇帝陛下修炼的道,虽然诚心诚意,可是终究是虚妄。”

黄锦满是无奈,可他心中对于嘉靖也没有任何的复杂情绪,仿佛朝臣的关系已经深入到他的骨髓当中。

“黄大人,与历史上的那些英明圣君比起来,咱们当今的皇帝陛下虽然比不上,可是对比那些昏君,已经好太多了。”

从最开始的夏桀商纣,到后来的隋炀帝,都是历史中的暴君,他们不仅荒芜朝政,更是寻欢作乐。

历史也让他们成为后代的警醒之人。

公然讨论当朝的皇帝,不管在哪个朝代都是极其不敬的行为,但是黄锦和杨光启,一个是权倾朝野的厂公,另一个人则是即将执掌天下兵权的镇国大将军。

他们算是嘉靖的文武臂膀,自然不会有人去弹劾他们。

“杨将军,到了!”

黄锦看向前方,首先就是飘扬的旗帜,绣着金黄色的龙,那是黄泉的象征。

“起鼓!”

大明皇城前,嘉靖皇帝身穿五爪金龙的龙袍,对着身旁的太监,轻轻说道。

“是!”

老太监点头,对着身后之人点了点头。

经过一系列的信息传递,在大明皇城的城墙之上,数百的健壮甲士,擂响了牛皮重鼓。

“咚咚咚”

一声声的巨响振聋发聩,仿佛整个天际间都笼罩着战鼓之声。

不论是跟在嘉靖身后的朝臣,还是周边黑压压的皇城居民,都看着前方绵延而来的车队。

很多人都在疑惑,到底是谁,能够让足不出户的嘉靖皇帝亲自迎接?

难道是草原异族的可汗?

也只有可汗这种级别的首领,才会让嘉靖皇帝离开皇宫,在大明皇朝前迎接。

离得更近了,已经能够看到嘉靖皇帝俩上的沧桑的中皱纹。

黄锦和杨光启都是步行。

在皇帝面前骑马,这是一种大不敬,他们两人自然不会做出来。

“先前玉门守将,如今镇国大将军,杨光启,拜见皇帝陛下!”

杨光启上前一步,高呼一声,然后伏地行大礼。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