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希望生又灭(1 / 2)
这一行从边州逃难而来的难民,心中最初的追求被改变了。
生活乃至于生存,果然是真正的能够磨平一个人分明棱角的东西。
边州到西凉州,中间虽然只是隔了一个西凉十万大山,可想要跨域这连绵群山,需要吃多少苦,受多少累,遇到多少危险,只有走过的人才知道。
林恒手下的这群村民走过一趟,所以就算是死,他们也不愿意再回去。
他们原本以为豁出去性命就能够找到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但真的到了中原十二州中的西凉州时,他们才知道自己错了。
错则错矣,他们没有一点后悔的余地,所以他们挣扎着生存了那么十天半个月。
原本出边州时的六七十人,刚进西凉山就离开了一部分。
行进途中,死了一部分。
未了,即将出西凉山入边州的时候,又有一部分人留在了鸡鸣山上的鸡鸣寨中做了山匪。
谈不上浩浩****的一群人到现在剩下的四十余人也有一部分要在这邓城之外分道扬镳了。
林恒的心情说不上有多么难过,更多的其实是一种发自肺腑的悲哀。
想到昨夜他拿出了半个月来积攒的二十两银子,看着那么大一包银子,他开心的望着村子中的人,他大声的告诉他们很快就可以前往安宁富饶的江南了,到了那里,他们就能够过上和和美美的生活。
不用为吃穿苦恼,不用丢掉尊严乞讨。
他兴奋的对着那群穿着已经和真正的乞丐没有什么两样的村里人说他们终于可以捡回自己的尊严了。
然而村子里那部分每天出去乞讨的那群人的表现,却让林恒的心里有些发冷。
作为村子里的村长,他没有怪他们,也没有权利怪他们,毕竟不管是谁,都有选择自己生存之道的权利。
他们也只不过是觉得乞讨而来的生活比他们之前的生活要好太多太多了,所以他们就甘心乞讨,甘心就这样活下来。
这个操蛋的世道啊!林恒真的生不起怪他们的心。
所以一场可以说的上是告别的聚会就那样不欢而算。
经常出去乞讨的那一部分人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他们不愿意奔波了,太累太累,现在的生活虽然没有让他们能够拥有尊严,可这种日子其实蛮好的,他们心里不排斥,打心眼里来说,这个能够让他们挣到银子的活计让他们有些喜欢。
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这些人似乎是觉得有些无法面对林恒,面对瘸子老周,他们连夜离开了破庙,自己讨自己的生计去了。
这一走,就是二十来人,其中多是仍旧留有一把力气的男人。
而剩下的二十来人,有三个蹒跚学步,小小年纪就死了爹娘的小孩,另外还有十四个老迈不堪的迟暮老妪,加上瘸子老周,林恒和丁牧童,整整二十人,这些人中,林恒竟然成了唯一一个能够用肩膀担起责任的人,丁牧童算半个,老周算半个。
只有这群看穿了世事看穿了诸般红尘的老人心里对安宁祥和的生活是真的渴望,所以他们没有离开。
看着剩下的这些人,林恒的身躯悄然一沉,感觉到了肩上担子的沉重。
正值风华正茂年纪的林恒原本应该挺的笔直的脊梁不知道什么时候变得和老周一样有些佝偻,但他的脸上却带着笑,有很少的自嘲,更多的是一种兴奋。
说到底还是有一部分人愿意相信他这个村长的,接过了他爹的担子,他就早已担起了他爹应该承担的责任,只要有一个人还愿意追寻安宁祥和的生活,他林恒就一定会继续带着他们前行,不管前面是什么。
更何况,现在愿意相信他的可不是一个人,他紧紧捏着手中装有二十两银子的布袋,这是离开那群人留下来的唯一东西,也是他们能够为他们做的最后一件事情,他们其实都是一群善良的人啊。
对着破庙中剩下的这群人,林恒尽量的露出了一个自以为信心满满的笑容,“大家就先去休息吧,养足精神,明天一早我们就上路,只要你们跟着我林恒一天,我就一定要让你们过上安宁祥和的日子,让你们能够安享晚年,让这三个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如果可能,我会让他们读书,将来说不定能够读出一个光宗耀祖。”
破庙毕竟只是林恒他们这群人长途跋涉中一个暂时停顿的地方,不是什么安身立命的好去所。
迎着清晨阳光往东南行走的林恒这一群人走的时候是真的没有一点留念,也许多少有些感怀,但也只是想念离开他们继续留在邓城城外乞讨的那些村民而已。
因为剩下的二十人中全是老弱,脚力实在是称不上强,但好在有二十两银子,林恒心中也算是从容。
二十两银子可以让四十个人生活两个月,如今他们只有二十个人,也就是说可以再多生活两个月,有四个月的时间,按照他们的脚力来计算的话,老周说了,完全可以经过燕州,陵州前往王朝东南最富饶的江州。
燕、陵、江三州,江州无疑是最富饶的地方。
江州地处大姜王朝东南,坐落在广袤的丘陵地带,一面环绕着并不是太高的山川,一面紧挨定江,两面环海,气候宜人不说,更因为处于王朝的东南角落,甚少受到战火硝烟的波及,所以自古以来,在江州这片土地上生活着的百姓都是中原十二州中最幸福和美的一群人。
有诗人就曾经赞叹过江州,安居乐业凭此地,江海一隅第一州。
的确,江州之中,没有什么大富贵,但要想生活的安宁祥和,而且世代如此,那里的确算得上是一个顶好的地方。
当然,这些事情,从来没有来过中原的林恒不知道,丁牧童同样不知道,都是瘸子老周感叹着说出来的。
老周的话让村子里剩下的这些人,人人心怀期待,他们期待着他们到达江州的那一天,那一天要真是来了,该是怎样一副景象呢?
而今,他们有足够的银钱能够到达江州,那种安宁祥和的生活似乎触手可及,希望仿佛就在眼前,睁开眼就隐约能够看到。
林恒眯着双眼望向老周所说江州那个位置,心中呢喃,你们没有看到过的安宁祥和作为村长的我替你们去看一看。
往东南方向,一路行来,林恒一行人并没有看到在邓城城外那种流民云集的景象,虽然偶尔也有和他们一样的人在路边歇脚,可毕竟算不上太多。
这种流民显著减少,偶尔在城外还能够看到安稳劳作,炊烟缭绕的小村落,状让他们一群二十人心中有些激动,毕竟他们才走了不足十天。
按理说,应该还没有走出西凉州,可这一路所见,真的是让他们感觉到了中原的好,确切的说应该是江南的好。
他们愈发的期待江州该是怎么样一番景象,想到他们能够前往江州,就连脚下的步伐都在不知不觉中加快了不少。
可是,生活是不会让一个人从始至终都一帆风顺的,给了你希望,就也可能让你失望,更甚者甚至是让你绝望。
月朗星稀,深秋已深,有白色如同飞雪一般的霜打在山林中零星的落叶上。
只是看看,就让人遍体生寒。
村子里这群妇孺围绕着林恒生起的火堆坐了下来,不停的搓着自己的手,时不时哈出一阵白气,似乎这样就能够暖和一些。只是,老周的如意算盘似乎打错了,他低估了眼前这名高大山贼头领的身手。
几乎是老周动手的同时,他面前的钱如意也动了。只是一个横移,老周的进攻就落到了空出,反倒是被钱如意伸出双手,扣住了喉咙。
钱如意当初虽是市井无赖,但是为了生存下去,他可没有少磨练自己的身手。后来上了鸡鸣山,侥幸救了一名江湖高手,他更是频频向那人请教。
因为失忆加上报恩,那人倒是也没有藏私,可以说是倾囊相授,只不过钱如意早就过了习武的年龄,而且根骨奇差,虽然练了差不多十年,却也未能练成一名高手。
不过,他的身手的确提高了不少,也能算得上是登堂入室,有了九品的武道修为。
单论江湖人的话,九品武道修为那是垫底的家伙,江湖上称这种人为下三流,算不上什么光彩。
只是,钱如意此时面对的人可不是江湖中的武夫,而是一名只懂得搏命的普通老卒,两相比较,老周自然是不堪一击。
擒敌不成反被制,老周近乎绝望。
他古井不波的双眼终于露出了其他神色。他拼命扭头看向自己身后站着的六十多名村民,双眼中是挥之不去的惭愧。
他这一生,虽然可以说是碌碌无为,但也有让他自己自豪的地方,他是一个言出必行的人。然而,现在他说过的话却做不到了,他不能带着自己身后的这群人去中原了,不是不想,而是做不到。
惨然,慌张,惶恐,绝望。
老周被擒,他身后的一众村民更是看不到一丁点的生机,倒是林恒眼中露出了不甘的神色,他引以为傲的冷静在这种情况下似乎没有什么用了。
“放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