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万里如虎意气昂(2 / 2)
走在姜映明身后,灵渊也是轻声道:“多谢姜叔指点,才叫我保全了颜面。只是不知罗师兄那等横练的功夫,为何会将罩门练在了下盘?若是真动起手来,遇上阴狠之人,罗师兄岂不危险?”
姜映明满脸笑意,道:“你罗师兄的横练罩门,并不在下裆。对敌之时,自是无碍。”
灵渊闻言一愣,没想到会是这样一个结果,一时不解,又听姜映明语调中,很有些戏谑地低声道:“他自己画地为牢,自缚手脚,若是被你踢中下裆,免不得要运气抵挡。这大庭广众之下,若是运气挡你,他自然要出个大丑,才叫他进退两难,大为心惊。”
灵渊听着姜映明话里的意思,转念也就明白,随即咯咯笑出声来,笑道:“原来如此!真气运转,血脉贲张,罗师兄穿得单薄宽松,果然是要出丑。这么看来,罗师兄的横练功夫,倒也着实厉害。我从未听过哪一种横练功夫,能够连眼皮子都练到家的。”
“单靠外家功夫,自然是难有这等成就。人身有五官四肢,奇经八脉,各自分工,功用不同。谁也不能用眼睛吃饭,用鼻子视物,用嘴巴听声,用舌头呼吸,用耳朵嗅味。眼皮几乎是人身上最薄弱的所在,本身并不能用以对敌;只不过他内家功夫也有了些火候,能够运转真气如意,透过鼓**真气,流转气血,化解力道而不伤及自身罢了。”
灵渊佩服点头,还是觉得罗师兄的横练功夫着实厉害。虽然姜映明说得这般轻巧,最关键的却还是他的内家功夫过人;灵渊自己见识过姜映明隔空取物的手段,丝毫不怀疑他能够施展出比罗师兄还要高明的横练硬功。
姜映明见灵渊了然,一时放缓了脚步,低声道:“我这些弟子,有不少都是当年随我从军的兄弟,与我名为师徒,实为生死弟兄。金戈铁马中走出来的人,多少都有些常人没有的耿直和粗鲁,见我骤然将你带回,好生善待,难免会有不服。你今日与他们有个照面,种下善缘,今后就不怕他们太过为难你。只一节,归根到底,要得到他们的认可乃至尊重,还需要你展现出过硬的实力来。”
玉书听到这里,也是忍不住为罗师兄开脱,道:“灵渊,诸位师兄,都是耿直人物,本性纯良,并不是存心为难你。你千万不要有什么芥蒂才好。若是有师兄欺负你,你只管跟我说,我自去与他们理论!”
姜映明闻言,哑然失笑,轻轻摇头,道:“你这孩子……也不想为父这些年来收徒,何等严苛,一应人品心性,都是多加考量,哪里会有需要你出头的时候。更何况你那点微末功夫,在你诸位师兄面前,实在是上不得台面的,如何叫他们服你?理论?呵呵……若是说道理有用,天下人都去读经史子集了,练什么寒来暑往,三九三伏的功夫?拳头大,才是这世间最硬的道理!”
玉书呐呐点头,灵渊倒是对姜映明的话语十分认同,头点的像小鸡吃米一样,连忙道:“姜叔,我懂的您的意思。我一定追随姜叔,苦练功夫,叫师兄们看得起我!玉书,你的好意,我这里先谢过啦!”说着话,灵渊伸手拍了拍玉书的肩膀,很有一种兄弟熟稔的感觉,看得姜映明微微点头。
“话说回来,我看你先前施展的功夫手段,都是张弛有度,灵动非常,有勇有谋,见识不凡的。看来传授你武功的那位高人,着实非同一般,只怕是隐士高人一流,修为当不在我之下。灵渊,你还记得那位高人的相貌么?说与我听听,我或许会认识。”
灵渊闻言,连忙回答道:“姜叔,我得那位高人传授功夫的时候,年纪尚小,许多事情,都不记得了。印象里,那位高人是个身量高大,气宇不凡的中年人,年纪不大,很是冷淡,口音不似高平本地人士,我却听不出端倪……不过他给我的感觉,与姜叔倒是有几分相似哩!”
姜映明闻言脚步愈发缓慢,整个人陷入沉思,低声道:“还真是什么都不记得了……若是内家高人,容颜不老也不稀奇;高平地界百里,口音也做不得准……他传授你的手段,的确是十分高明,却也十分散乱,看不出路数来……罢了,一饮一啄,皆有定数。那高人若有心留下名号,你自该晓得。这会儿强求追索,犹如钻冰求火,轧沙求油,难有所得的……玉书,你带灵渊四下走走,熟悉环境。我还有几位客人,在前厅等候。”
玉书称是,带着灵渊在华存山庄内走动熟悉,只留下姜映明一人缓缓踱步,思虑万千,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