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故友踏上故乡土(2 / 2)
如此百余招后,姜映明骤然收手,同时大袖一挥,推着灵渊反退出去两步,免得他收不住剑势,伤人伤己,随即道:“好,心神慢些,手上倒是挺快。有此修为,的确是能够独当一面,便见我眼光独到,没有看错你了。既然如此,我这里便有些事情,要交给你去做。”
灵渊闻言,收剑下悬在手,随即单膝跪倒,朗声道:“但听姜叔吩咐!”
姜映明点头,道:“此事与军情有些牵连,但内里关系不大,我非是要传军令给你,你便可以起来回话。”
灵渊一时起身,心中却是疑惑,暗想什么叫“有些牵连”但“关系不大”,却不知外敌来袭之时,还会牵连出什么事情来。心念至此,灵渊浑身一震,想起之前龙虎真人和姜映明都曾经说过,东海虚皇,西域天人师这两位,都会趁着天下动**之际,前来中原作乱生事;这两位都是江湖中人,不与朝廷往来,若是与这两位有关,便的确是与军情有牵连而没什么关系了。
果不其然,就听姜映明缓缓开口,语调低沉,道:“数日前,北边传来消息,说是见了形似阿难陀之人,正游走在汾水汾州一代,混迹乡民之中,传教行法,蛊惑人心。阿难陀乃是天人师亲传弟子,其师门修持之法与中原佛门不同,是为外道,亦为邪说。此番镔铁之国大军来袭,若是天人师与其勾结串联,策反无知乡民,在后方造成混乱,便是大祸。我欲令你前往汾州,探明此事,不知你意下如何?”
灵渊还没说话,一旁的玉书便抢先开口,神色焦急慌张,道:“父亲!天人师座下弟子,个个都是武功卓绝之辈,我虽不知那阿难陀手段,看那优婆离便可见一斑。灵渊这半年进步神速,却也断难与那等高人抗衡,着实不妥。此行风险极大,父亲手下也还有更堪重用之人,还请父亲收回成命,另寻一位师兄担此重任!”
姜映明看一眼玉书,淡然道:“我又不是叫他与阿难陀拼个你死我活,只叫他私底下探查此事便可。灵渊自比你机变百出,行此事不见得有多大风险,我辛苦教导他出来,自不会无端叫他送死。况且此事叫灵渊去做,原还有两个理由。”
灵渊先听闻天人师大名,的确是被吓得手脚发冷;可再听姜映明做出解释,倒也觉得此事并不像自己和玉书所想的那般危险,要说是混迹市井,探明情报,自己还真是得心应手,并没有什么可为难的。更何况他这半年疯了一般地用功练武,闷在山庄中耗费精神,本就是为着即将到来的战事做准备;这会儿事情已经发生,便等于心头一块高悬的大石落地,叫他莫名放松的同时,也还真想出去走走,透一透气。
又听得姜映明说遣派自己前去,还有两个缘由,灵渊便也洗耳恭听,一时听姜映明道:“那阿难陀作为天人师亲传弟子,本身武道却不似优婆离那般突出惊人,其在天人师座下,主要行传教行法之事,甚少与人动手争执,便有少些风险。又听说这阿难陀天生俊美,也与俊美的少年人投缘,以灵渊的相貌,自是要比那些五大三粗的粗蠢汉子合适,此其一。”
“其二么……我心里还有些盘算,觉得天人师遣阿难陀往汾州一带,只怕并非是传教行法这般简单——”他话说道这里,就见一旁的薛琴心神情骤变,转头看向姜映明的眼眸,见他直勾勾看着灵渊的眼睛,一字一句道:“你之前不是问我桃源乡所在么?不错的,桃源乡就是在汾州附近的某处山林之中!”
灵渊闻言一震,听闻得“桃源乡”三字,便叫他心神不宁,一时前缘往事涌上心头,梦境现实交替涌入脑海,只觉得耳中嗡嗡作响,再不能思考其他,只看着姜映明,满脸急切,等他再说清些。
见灵渊这般样子,姜映明心里也是暗叹,脸上却不动声色,继续道:“当年桃源乡之事,与虚皇和天人师都有些因果。时隔这么些年,天人师又遣派弟子前去,便叫我有些疑心,才想叫你跟过去看看。你一直问我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说实话我自己也不是十分明了,也有疑惑。这当中纠葛变化,原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说清。如今天人师又起心念,便正是探明此事的机缘所在了。这件事情,除了你,我实在找不出更合适的人来托付。”
玉书张口结舌,不曾想此事会与灵渊的身世扯上瓜葛,一时愣在一旁无语,但见灵渊骤然拜倒,紧咬牙关,直从牙缝里挤出声音来,道:“姜叔放心,我愿前往!还请姜叔告诉我桃源乡具体所在,才叫我能够踏足故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