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青史数几页,当留他姓名(2 / 2)
东皱起眉头,“江一吗?”
他的记忆不禁回到那一晚,北漠草原之上,和师父的一番话,师父曾败给了江一。
林孤生还在愣神,余光一瞄,竟发现不知何时起,萧长生和颜如玉就不见了踪迹。唾骂江一闹得面红耳赤的汉子也发现不对劲,大呼糟糕,说道:“走,不能去晚了,格老子的,姓萧的真是阴险,居然偷偷跑了。”
一行人赶忙沿着密道行走。
这一路,倒是没什么机关,很空旷,尽头绵延向下。
很快,到了一个古老的大殿。
没有想象中的战斗,这里很安静,没有一点声音,奇怪的是这里有光源,大殿四面墙壁上悬着火把,发出炽热的火焰。
大殿中央,大殿岩壁上,悬挂一古拙的长枪,长枪之下是有一公台,一座位上靠着一具骸骨,这骸骨披着甲胄,戴着头盔,腰佩宝剑,生前应该是一位大将军。公台上摆着两份卷轴,看样子极为古老,充满了岁月的气息。
“这是什么?”
林孤生刚想发问,却惊悚地发现东不见了,连那五个汉子也没了踪迹。
怪不得大殿这般安静。
既来之,则安之。
他稍微稳固了一下心神,没有什么怯意,毕竟从长城出来,一路游历,见惯了生离死别,他现在对自己的性命看得很轻。
缓缓上前。
他仔细打量这副枯骨穿戴的盔甲,不由心神微震,中州军的装束,这种造型和做工,应该是很久远的中州铁军统一铠甲。
那腰间剑,赫然是早期踏雪的样子。
中州军!
这是中州的军队!
林孤生热泪盈眶,忍不住跪在地上,恭恭敬敬磕了三响头,祭拜了三拜。
“中州岐山林轩辕一脉第二十六代玄孙,林破军之幼子,林孤生,拜见先祖……”
“咚。”
“咚。”
“咚。”
三叩首结束,林孤生以泪流满面,在这异地他乡,远离中州数万里,如此偏僻的山内,有一中州铁军的将领沉眠在这。
尽管还不知道其具体身份,但林孤生已有了猜测。
纵观大凉历史,中州铁军入十四州作战,还能有哪一只队伍?自然是大凉帝国初期,姬无涯刚建立帝国那个年代,这是……中州远征军!这位死在涂山的将军,一定是岐山林氏的宗亲!
“哈哈哈哈哈。”
大殿忽然响起一声似是而非的,却无比豪迈的笑声。
这声音浩然正气,不加半点邪念。
须臾。
半空中出现一白袍将军,看不真切脸庞,气质出尘。
“拜见老祖。”
林孤生眼眶红了,语气哽咽。
那白衣将军负手,豪迈笑道:“好,好,好啊,我终究是等到了你,好样的,孩子,这一路的坎坷与荆棘,苦了你了。”
此时的林孤生如同漂泊他乡的离家游子找到了依靠,失声痛哭。
“孩子,不要落泪,你身负这个时代的使命,纵使磨难缠身,也应立下志向,不要被短暂的痛苦蒙蔽了方向。”
“多谢老祖赐教。”
将军平淡一笑,模糊虚幻的身子漂浮上前,轻轻抚摸林孤生的额头,似有些感伤和心疼:“孩子,我在你身上看到了这个时代的血与火,未来,有更多的苦让你吃,也会有更重要的使命要让你完成。”
“还请老祖指点。”林孤生擦干泪痕。
“哈哈哈哈。”将军大笑:“我不属于这个时代,我只是站在了很远的过去,看到了未来模糊的历史进程。”
“老祖……您……”
“我与你隔着四百多年,我在岁月长河的上游与你对话,看着你成长。”
林孤生震撼,怔怔看着眼前高大伟岸的身姿。
“孩子,你是林氏最杰出的孩子,身上流淌着林氏最为纯粹的血液,你要参与眼前的历史,放心去做你想做的,认为正确的,切莫动摇了你的信仰。”
将军的虚影消散之际还大笑一声。
林孤生眼泪婆娑,再一次拜了三拜,看向那堆枯骨,心中百感交集,又看向公台上两份卷轴。
他展开第一份,只是随意一瞥,不由心神震撼。
《百里战卷》!
是完整的《百里战卷》,三篇心法奥义。
深吸一口气,他收入怀中,展开第二份古老的卷轴,上面的字体,是大凉初期中州通用的文字,晦涩难懂。
在姬无涯创立大凉帝国、一统十四州的初期,因为刚结束持续千年的仙魔纷争,诸多历史遗留问题,以至于大凉这片土地存在上百种语言,数十种文字,始终无法统一。后来历经数代君王,颁布律法,力求改革,才逐渐统一了语言文字,沿用古中州文进行提炼修改,便成了统一的大凉文。
这是一封家书。
开篇即写道:“长兄亲启”。
这是一封将军写给岐山掌舵人林轩辕的家书,只是因为战事吃紧,没能送出去。经过半个时辰的研读,林孤生在字里行间了解到,这位将军,是林轩辕的弟弟,林如风,名如其人,一身逍遥。
林孤生逐字逐句浏览,思绪回到了四百多年前。
姬无涯开创帝国,定年号为“初代”,初代十年,南部诸州内乱,豪强四起,狼烟烽火,时年地方州军队孱弱,十万火急,无数求援书送到了天下城,堆在了皇宫夜里孤灯下姬无涯的公案上。
那年三月春暖,林如风披甲上阵,任平南先锋,率六万中州远征军南下驰援。那些年因为帝国刚建立,内忧外患,这个国家从里到位充斥着各种问题,陈旧腐朽的世家在当地一手遮天,皇命难以抵达;也有吃人的妖物占山为王,和许多被利益支配的人有交易,靠吃人为生;也有许多身怀秘术的门派,宗门林立,掌管一方身死……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大凉帝国的政策无疑是触碰到许多宗族的利益的。中州远征军以“匡扶社稷,解放天下”为崇高理想,一个又一个年轻的汉子为了信仰背井离乡,最终全部战死了在这里。
林如风的信末尾,是感慨自己这一生的过往,自幼起就和大哥聚少离多,恐怕即将阴阳相隔,他为自己感到骄傲,问心无愧。
“青史几页纸,当留他姓名。”
林孤生读完,已是潸然泪下,当年追随姬无涯的那一批人,血液流淌的是纯粹的信仰。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他们应当魂归故里,享受世人的瞻仰和香火,而不是永远沉眠此地,被世人遗忘。”
林孤生下定决心,日后自己有了能耐,一定要亲自把涂山上的数万将士的遗骸接到中州,要在岐山立下碑文,他们不应该留在这,他们应该要回家。
深吸一口气。
林孤生庄重地收好卷轴,跪下恭恭敬敬再叩了三叩,拜了三拜,行最大礼节。
林如风的话在耳边回**。
一字一句都是这般清晰,如洪钟般悠扬,回响。
大殿的灯火忽然熄灭,陷入了寂静。
“你怎么了?”
东不禁扶稳差点跌倒的林孤生,眼含疑虑。
“嗯?”
林孤生只觉得脑袋很沉、很昏,下意识看向四周,漆黑一片,记忆有些恍惚,他才想起来,先前一直在和东行走。
他摸了摸怀中,摸到两份卷轴。
不是梦!
方才的一切都不是梦。
林孤生泛起泪花,激动起来。
“到了,前方是大殿。”
有汉子加快速度,到了通道尽头,冲东挥手示意。
一行人鱼贯而入,到了大殿外,可见微弱的灯光,待走近了,才发现萧长生和颜如玉也在,那伙精通各种术法的高人都在,一个个神色冰冷、脸色阴沉,竟然没有大打出手,而是都看向大殿之上。
是那位将军的枯骨。
公案上,空无一物。
“来晚了,有人捷足先登!”桀骜男人咬牙切齿,极为愤怒。
林孤生心里一突,情不自禁缩进了胸怀,怀中,是两份古朴的卷轴。
有一黑衣青年笑道:“倒也不晚,大哥,这不是还有一杆长枪?如无意外,应是那将军的本命兵器,‘鹿归林’,说不定那将军的功法秘籍是烙印在兵器中也说不定?”
林如风的遗骸之后,大殿顶下,悬着一杆长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