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国民级武侠网游“剑网3”官方小说(全8册) > 第二十四章 没奈何

第二十四章 没奈何(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这中年妇人正是十一年前被陛下赐死的太平公主。高力士在一边听得遍体生寒,虽然太平公主是被陛下赐死,但陛下此时的话中全无恨意,只有惋惜。只是高力士也明白,陛下惋惜的只是他布下了重重罗网,一心想得到慧范所掌握的还魂术,但最终却劳而无功。他过来小声道:“陛下,慧范已死了,他定是心灰意冷到了极处,霎时而亡。”

李隆基扭头看了看慧范的尸体,低声道:“他上了那么多年当,此时才算明白过来,自是了无生趣了。这秃厮,死了便死了,哈哈,不消说他,连朕也是上了澄印这个大当了。”

澄印的还魂术让李隆基极为神往。本以为有了还魂术,那开元盛世也能永世传承下去。只是此时才知道,这些所谓的法术终究还是虚妄,慧范更是因为多年来唯一的执念瞬间破灭而心碎致死。李隆基虽不至猝死,但这份失望亦是溢于言表。高力士小声道:“此事本来便无理可喻,陛下不必挂怀。”他长了长身,又道:“神策诸将听令,即刻搜山,不得放过一人!”

下完了令,他扭头向高力士道:“力士,出去吧,这洞中实让我万分不快。你让人将这两人的尸身就地埋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两个乱臣贼子,朕也法外开恩,在这停香谷中给他们一块葬身之地。”

高力士点头道:“此是陛下仁德。”他顿了顿,又小声道:“方才从洞中遁走的那两人……”

李隆基听他提起叶英和李十二娘,眼里竟异样的有些茫然,低低道:“一个是忆盈楼公孙大娘弟子,一个是藏剑山庄叶家子弟,是么?”

高力士一躬身道:“陛下神武睿智,确是此二人。”

李隆基想了想,忽然笑道:“既然已入我彀中,谈何逃遁?引路的烟花,应该就是他们放的。看在这一点功劳份上,给秦将军传令,放这几人出谷去吧。”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这句话乃是昔年太宗皇帝见到新取的进士鱼贯而出时所言。高力士一怔,他还记得陛下先前说过,有谁胆敢出谷,责令驻守谷口的天策诸将格杀勿论,但此时为何要放这几人走?只是他也不敢多说,跟前李隆基出了洞。直到他们出了洞,才有武士从洞顶取下了火齐珠,前来交给李隆基。李隆基把玩着这珠子,叹道:“无论如何,朕得知此珠竟有如此妙用,倒也是澄印之功。”

听陛下说起澄印,高力士近前了一步道:“陛下,这澄印到底为何要设此骗局?”

澄印说有还魂术,不仅慧范信之不疑,陛下也颇为期待,但这还魂术最终还是个骗局。李隆基眯起眼看了看对面的山顶,低低道:“当年澄印献这还魂术,真正的用意,朕猜想多半是为了那人鼎吧。”

高力士道:“人鼎?”

李隆基点了点头道:“这人鼎今年一十有五,那就是生于景云元年。这一年发生了什么事,力士,你还记得吧?”

高力士的身子微微一振,垂首道:“奴婢记得。”

景云元年,正是陛下诛韦后一党,将父亲睿宗扶上帝位的一年。那一年里,与陛下一同向韦后一党下手,也正是太平公主。韦后弄权数年,同党受诛有数十人之多。李隆基仿佛看到了一点隐约的什么,喃喃道:“那一年,安乐府中,曾搜出一个婴儿,你可还记得?”

韦后之女安乐公主李裹儿,曾是个权倾一时的跋扈之人。高力士点了点头道:“奴婢还记得,这婴儿正是澄印搜出。”

李隆基转过身道:“你可知澄印的俗家姓名?”

高力士一怔。他虽然精干,但澄印已死多年,他也根本没想过要去查一个死去多年之人的俗家姓名。他道:“奴婢不知。”

李隆基道:“澄印的俗家姓,乃是姓武。”

姓武!高力士的眼睛一下睁大了许多。这个姓氏与李唐皇族可谓纠缠不清,就算陛下,亦是武后的嫡亲孙子,身体里也同样流着武氏的血脉。而安乐与太平两公主,不仅同样也有武氏血脉,还都曾嫁给武氏为妻。陛下对武氏,可谓既恨之入骨,又有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亲情在吧。高力士自不敢妄加揣测,也不敢多嘴,只是静静地听着。李隆基又道:“他的俗家名字,便是武承宗。”他顿了顿,又道:“是武承嗣之弟,也就是安乐后夫武延秀的亲叔父。”

竟然还有这层关系!高力士险些要叫出来。他自认精明强干,但真个论到精明强干,实不能及陛下万一。当年澄印搜出来的小婴儿,自是安乐公主与武延秀之女了。落到斩草必要除根的太平公主手上,就算只是个小婴儿,定也难逃活命,但那小婴儿也是澄印的嫡亲侄孙女,因此澄印才以返魂术为借口,保下了这小婴儿吧。他道:“慧范被澄印骗了这么多年,诚是蠢笨之极。”

李隆基忽然长叹了口气,低低道:“此事若无太平首肯,慧范岂会信之不疑?便是朕,也要等此时诸事线索都已齐备连贯后,方才猜出真相。而武后曾想在太平孀居后把她嫁给武承嗣,她岂会不知澄印的真正用意?朕今日方才明白,姑姑这等人,当时亦动了恻隐之心。”

太平公主虽是李隆基的亲姑姑,但李隆基称她只是“太平”两字,直到现在却突然改叫“姑姑”。高力士没敢再说话,心知现在自己不管说什么都错,不如不说。陪着李隆基走出了第二洞,站在平台上望去,只见谷中四处都是在搜山的神策军卒。他们奉了陛下之命搜山,自是一个都不能放过。只是谷中再无旁人,他们这一番搜山自是白费力气。

看着四野的军卒,李隆基忽然道:“力士,那少年,是叫叶英么?”

高力士听陛下问起叶英,忙上前道:“正是。陛下,这少年乃是藏剑山庄的大公子。可要将藏剑山庄平毁了?”

李隆基摇了摇头道:“不要了。只消藏剑山庄没做什么大逆之事,便什么都不要管。”说着,他又极轻地道:“我不想他变成第二个谢云流。”

这句话李隆基说得极轻,但高力士仍然听到了,他惊愕得说不出话来,不仅陛下前所未有地称上了“我”,更是陛下提起了那个已多年不曾提过的名字。

很久以前,谢云流和陛下也曾是朋友。但再好的好友最终也会反目,而陛下,原来直至今日,仍在心底藏着那一份久逝的友情啊。一瞬间,高力士也似乎明白了陛下放走叶英诸人的原因了。

此时的叶英背着苏苏,领着李十二娘刚离开谷口。他生怕苏苏醒过来会大吵大闹,因此暂时还没解苏苏的穴道。从地下水道逃出了第二洞后,他一直都万分担心会被陛下的武士们发现,但直到将苏苏带出来,仍然没被发现。此后的事顺风顺水,甚至顺利得让叶英都不敢相信,就这般轻轻巧巧地离开了这是非之地。

走出谷口时,他又转过头,小声道:“李师妹,还记得当初我给你吃了什么?”

李十二娘嫣然一笑道:“两个糖球,一个桔子味,一个石榴味。大师哥,你还不信我是李十二么?我可没变成什么太平公主。”

叶英讪讪一笑,说道:“以防万一。”虽然他初听到有还魂术时万分不敢相信,但还魂术被证明是假的后他倒又有点疑神疑鬼了。只是问了好多当初的事,李十二娘答得都滴水不漏,若她真成了太平公主的话,这太平公主神通也太大了点,竟连五年前自己给她吃过什么糖都知道。他顿了顿又道:“李师妹,方才多谢你给我颂那剑诀,那时我险些入魔。”

李十二娘又是一笑,说道:“我知道大师哥你才不会变成那贼和尚那样的。”

与李十二娘说笑了一阵,叶英却回头看了看。他的心境并不似李十二娘那般轻松,这件事仍然有太多的谜团。慧范这些人当初到底为什么要对藏剑山庄的人下手?李十二娘到底是怎样的身世?这些谜,难道就永远是个谜了吗?还有那位救过自己一命的忆盈楼前辈,她有没有离开停香谷?只是自己已经出谷,已没有再冒险回去的道理。

前辈,你自己保重吧。叶英想着,再不回头,走出了山谷。他却不曾发现,当他们走出谷口时,林中有一双眼睛正盯着他们。

那正是天策府的秦颐岩。

秦颐岩只有等他们走后,才打马出来。先前有几个行脚僧想逃出山谷,被守在谷口的天策武士一枪一个,尽都了帐。天策符的武士精于伏击冲锋,以快马疾驰,突下杀手,方才那两个出谷去的少年武功再高,取他们性命并不烦难,只是秦颐岩不知陛下为何下令要放走他们。

难道陛下是动了恻隐之心么?他想着。

此时远远地见到一群人走了过来,为首的正是陛下。秦颐岩上前见过礼,说了方才有两个少年男女带了个小女孩离去之事,李隆基只是点点头,没有说什么,下令收队回营。他也知道天策府与神策府两方素不相能,自己在时双方尚能顾全大局,自己一旦离开,这两支人马只怕会先行打起来,因此下令秦颐岩率天策武士回洛阳,自己带着神策武士回长安城去。

直到李隆基一行人走了许久,在谷口的一棵大树之上,一个人忽地一长身,站在了一根大枝杈上。

这是个中年妇人,已不复先前的老态。看着李隆基消失的方向,妇人许久没有说话。她的易容术和隐藏之术堪称天下独步,神策武士搜山时也知谷中多半已无人,搜得并不仔细,更不曾想到她一直便躲在谷口的大树之上。

<!--PAGE10-->隆基,你可知我已饶了你一次。

李隆基出谷时根本没想到她会躲在谷口这棵大树上。当时她若出手,虽然肯定会被天策、神策两府武士乱刃分尸,但刺杀李隆基的可能亦是很大。只是,她最终仍然没有出手。毕竟,这个人放过了李十二娘,虽然他并不只是因为动了恻隐之心。

她默默地看着,忽然,眼里滴下了两滴泪水,正砸在身下的枝杈上。因为这十一年来,她第一次知道,那最小的女儿原来真个还活在世上,而且,离自己还那么近。

<!--PAGE11-->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