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血金山》(前传) 第一回 逍遥仙姜羽(1 / 2)
大明,永乐二十年。
永乐大帝朱棣,胸怀天下,北征北元。
辽东一代,自古以来就是北元、明朝、高丽三国交界之处。
此地乃是三不管的地界,自古鱼龙混杂英雄辈出。
登录咱们群侠风云录的英雄,就先从“逍遥仙”姜羽,开始说起。
深秋,正午。镇江堡宣城卫。
顺风客栈,一楼大厅坐满了人。
有两个食客,正坐在一个桌上吃饭。他们,边吃边聊。
食客甲:哎!你听说没?昨天夜里,林家的镇东镖局。保了一趟倭瓜镖,丢了!据说,倭瓜里面藏了五千两的官锭呢!
食客乙:哦?是吗?是谁干的?
食客甲:我猜啊,定是那……
这时,镇江堡宣城卫衙门的捕头,张捕头。闻声突然凑了过来!
张捕头:是谁!快说!
食客甲:啊……是张大人啊!你听错了!方才我俩什么都没说!小二!再来一碗炸酱面!
午后,用完午饭的张捕头上街巡街。
路人见他都躲出老远,只因为他今日紧皱眉头哭丧着脸。
瞧他脸色,今天若不小心惹到了他,一顿盘问还好,无缘无故挨顿胖揍,谁受得了?
张捕头今早从刘县令的手中接下镇东镖局失镖一案。
刘县令急三火四仅限三日破案,赵镖头两眼发懵,一点头绪都没有。
张捕头无意间经过一间茶馆,忽然闻听里面的茶客在说话。
茶客甲:我也听说这事了。我猜啊,能打败镇东镖局林家二十多个武林高手抢走镖银的,定是那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逍遥仙”姜羽姜大侠!
茶客乙:我看不一定!
张捕头悄悄的脱掉官帽,缓缓凑了过来,叫了一壶茶假扮茶客,偷听他们说话。
忽然,街上跑来了一个穷苦打扮的孩子。他叫宝儿,是贫民窟里的一个流浪儿。
此时的他,手中托着一块碎银,欣喜若狂,直奔顺风客栈。
苦孩子:感谢老天!刚才救苦救难的姜大侠来家看我啦!我有钱啦!我要吃顺风客栈家的手擀面!我要吃他家的烧鸡!
孩子的一阵欢呼吸引了众人的注意。自然也包括混在人群中张捕头。
一阵疾风,一个人影冲出茶馆,张捕头拦住了宝儿。
张捕头:站住!手里面拿的是什么!交出来!
苦孩子:啊!你……你是!啊~!不是!我手里什么都没有!
张捕头:拿来!
张捕头一把夺过孩子手中碎银。
张捕头:哦……嗯?好家伙!这块碎银上还有咱镇江堡的戳印!这明明就是从昨夜丢失的官锭上面弄下来的!
张捕头抡起钢拳,一击正中苦命孩子的前胸。瘦小枯干的宝儿哪经得住这个?一下子就被张捕头打倒在地。
孩子虽然胸口剧痛并且发闷,屁股也摔成了八瓣。但他一声不吭,丝毫没有要回答的意思。
张捕头:好一个嘴硬的家伙!这块碎银上的戳印我认识!你定是跟昨夜劫镖的贼人有瓜葛!快说他人在哪里!倘若不说,我打死你!
街上大乱,好多人都围了过来。张捕头一边嚷嚷着,一边撸起了袖子,抄起了纺锤大的拳头,照着孩子的脸比比划划。
此时,一个一身紧身黑衣,身高八尺往上,体型修长的帅小伙挤进了人群:你别欺负他。有事,冲我来!
张捕头缓缓直起腰,回头打量起凑上近前的这个黑衣小伙。
迎面来的这位,一张大方脸,生的眉清目秀,发髻梳理的很整洁。
但此人,张捕头不认识。
苦孩子:姜大侠!救救我!哇~~~
孩子看见来人,心中委屈,坐地大哭。
张捕头:哦,原来你就是传说中的那个“逍遥仙”姜羽?
姜羽:然!
张捕头右手一把掐住了坐哭地上,那孩子的后颈。一使劲,好像提着一只鸡崽儿一样将他拽了起来,一晃左手碎银,眼睛瞪着姜羽。
张捕头:快说!这个罪证,是你给这孩子的,对吧!
姜羽:是,你放了他吧。
张捕头:哦?这么说,昨夜里抢了镇东镖局的,就是你喽?!
姜羽:对!
张捕头嘿嘿一笑,右手一甩,将孩子丢到一边。
张捕头: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是你自己送上门来的!休怪我不客气!
姜羽:不客气?想捉我?就凭你?
张捕头:对!就凭我!虎形拳张忠仁!
张捕头马步站定,身形大开大阖,亮出饿虎出山式直面姜羽。
姜羽看罢,抱着膀子扑哧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