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临风飘举(1 / 2)
王重阳看看别的地方,四周都是安安静静的,树叶和草叶只是微微摇晃,并没有明显的大风,不过,山中经常会有这种情况,由于地形复杂,所以经常会有某个地方突然起了旋风,这个旋风能够持续好长时间,然后慢慢消失。但是一个地方出现像这样强劲的风,能够将人的身体浮起来,还真的从来没有见过。
王重阳觉得自己两腋生风,飕飕有声,身体一点一点向上浮起,从一尺到一人高,速度不快,似乎觉察不到,但是这正给了王重阳认真体验的机会。这确实是一种从未有过的体验,也是王重阳一直在渴望的现实,他一直希望自己能够像师父和燕姐那样在天空中自由飞翔,那样他就可以穿云入海,走遍天涯海角,去寻找自己的父母,将他们拯救出来,一家人团聚。
现在他的身体终于离开了岩石,向上徐徐上升,但是他不知道这是如何升起来的,此时他并没有练任何功夫,在练了一遍修月掌之后,不知不觉就飞了起来。看来,这一定是修月掌的作用,每次练过之后都会有一种非常舒适快乐的感觉,那就是预兆,这种感觉越来越强,实际上就是功力增强的感觉。
王重阳心中充满了兴奋,抑制不住大叫一声,在空中手舞足蹈起来,没想到他刚刚喊叫一声,那股浮起他身体的劲风忽然消失不见,身体失去了凭御,一个倒栽葱从上面掉下来。
因为王重阳只飞起了六七尺高,距离地面很近,这一下事出不虞,正在浮想联翩之际摔了下来,等他反应过来时,已经跌了一个嘴啃地。他从岩石上爬起来,伸手摸了摸脸,幸好自己平时摔打惯了,皮糙肉厚,并没有摔破。
他想一定是自己那一声喊叫,将功夫打断,以至于后继无力,掉了下来,不然的话会飞得更高。不管怎么说,自己已经学会了飞升,以后只要按照这种方法去做就可以了,不愁飞不到空中。
他重新坐回原来的位置,正心诚意,平心静气,但是过了好一会儿,一点动静都没有,周围的草树还在轻轻摇晃,但是自己的身下再没有原来的那股风了。
他想了一会儿,以为这种情况应该是出现在练过修月掌之后,于是便起身,在石台上将修月一十三招从头至尾演练了一番,练完之后,他心想,何不再练一遍,说不定会飞得更高。于是没有停下,在完成最后一招的时候,顺手接上了第一招。这一下正符合了所谓头尾相接,圆转不绝的道理,所以第二遍的招式使出来,身体里乃至周围的东西都有了反应。
随着身体里阴阳二气的强弱起伏,周围似乎起了一阵旋动的涡流,草木沙石都被旋流带动,发出沙沙的声响。这让王重阳更加相信,自己浮起的原因就是修月掌,现在自己才刚刚起始,等自己功力提高,修炼加深之后,一定能够像师父他们那样自由飞翔。
原来这套修月掌法虽说是一套功夫,里面却包含了佛道二家的至高哲理。原先是道家的生生不息,后来又融入了佛家的空明自在。它的招式从空明起始,然后慢慢浮出太极,接下来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又演化成六十四卦,进而生出林林总总的宇宙万物,在万事万物的表象之后,隐藏着一些最基本的规律,那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五行又化为佛教的地水火风空五大,正是五行和五大不断运行和变化,才有了世间万物的发生和发展,最终繁华过后,一切重归于空明祥和之中。
王重阳并不明白这种至高哲理,但是却在自然而然的行动中符合了它的本质,因此在功夫的修炼上跨出了一大步,有了一个极大的起点,为他未来的修行铺下了一条十分平坦的大路。
接连练了两遍修月掌,王重阳感觉非常兴奋,飘飘欲仙,以为那种状态就要到来,赶紧走到岩石上盘膝坐下,双眼微闭,反躬内视。体内的真气已经慢慢平息下来,身体已经完全平静,但是随着这种感觉的出现,原来临风飘举的身体却渐渐变得滞重起来。
那阵风再没有出现,他的身体也没能浮起一点点。
王重阳非常的失望,但是并不气馁,既然有了开头,今后就一定能一步步提高,可能是刚才某些地方出了差错,自己会找出问题加以改正,飞升指日可待。不过现在已经没有时间,天色不早,他还要赶回去给师父炼制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