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雪国人心(2 / 2)
风伏林挥手解释:“不是这么回事,我只是感觉自己没用多大气力。”
那庄主欢笑几声,也没当一回事,就从怀里取出两个铜币来做工钱。风伏林谢绝后,提着包裹走了。
叔侄两人在旅店连住三日,等那铜丝鸟笼订做好了,便把青鸾关进笼中喂养。离开金山镇后,又驾车赶往东边而去。
叔侄沿着官道行走,路上过了七八日。当天正午,驱车来到一座玉梁城下停留,仰观眼前这座大城景象。
此城乃是雪国八大军城之一,绕着一条护城河沟,城高墙厚,方圆有数十里,统辖周边十几座城镇。城中人口约有三十余万,分有一万名军卒镇守。虽然比不得彤城那样繁华锦绣,却也是物产丰盛,街市宽阔热闹。
大蒙打量城池规模浩大,气势雄伟延绵,难以赞美形容。城门出入口处,车马驼队走动频繁,好似一座贸易城邦。城墙上,立着许多士兵站岗看守。无数军帜蟒旗迎风招展,一派威烈肃穆。
不禁感慨:“我原以为金山镇就够大了,没想到这座玉梁城,比那还要繁华十几倍,真了不起。”
风伏林笑说:“一座是镇,一座是城,怎么可以相提并论?况且,这还是座边城,不算最繁华的。”
大蒙笑问:“叔叔对这雪国城邦,一共知道多少?”
风伏林说:“我之前向人问过,雪国共有八座军城。除了这座玉梁城外,还有国都彤城、盐国城、龙峡城、镇江城、黑沙城、雁城、楼城。这些都是大城,统辖城外上百座城镇。那金山镇,不过只是玉梁城下一座小城,人口只有七千,根本不算什么。”
大蒙惊叹:“如此说来,那国都彤城,岂不是要比这玉梁城更有规模气派?”
风伏林说:“那是自然。不如此,怎么能叫国都?”
大蒙喜得拍手叫好,连忙催促:“叔叔,咱们要赶紧进城去看,不要错过机会。”
风伏林说:“不要总是这样火急火燎,让人笑话没有见识。”
大蒙笑说:“我是山里来的,第一次看见城市雄伟繁华,难免惊喜过头。”
风伏林说:“我也和你一样,不过不会像你这么惊叫连连。”
大蒙扑哧一声,看着天边乌云正在骤卷,四周一片幽暗,便知将有大雨将至。风伏林赶着马车,缓缓走入城去。
两人来到城边后,正要进入城门,两个把守士兵挥手制止,前来检看车马,询问有无携带走私之类。
一个士兵走来打开车厢查看异物,只见里面有个鸟笼,盖着一块黑布。用枪挑开来看,见了两只青鸟,如同画中凤凰那般绝美。即刻惊叹一声,招手呼唤边上几个同袍来看,无不一片声啧啧称奇赞美。
士兵询问二人:“你们两个汉子,是从哪里来的?车里如何携带两只青鸟?”
风伏林巧言回答:“我们是从昆仑山来,携带青鸟,欲往彤城售卖。路过此城,还望长官大度放行。”
士兵指问:“这是不是凤凰?”
风伏林还在思考回答,大蒙却不谙世事,想要给人炫耀卖弄,便笑呵呵说:“这叫青鸾,是与凤凰同种。”
士兵们听了,嘴里无不称奇。风伏林把眼睛撇看大蒙,怪他不该多嘴饶舌。
有个兵头名叫梅绪,为人刁滑刻薄。听说这是鸾凤神鸟,便知道价值必然不菲。若能占为己有,卖给权贵之人,则不愁没有重金可赚。
梅绪心头盘定这个歪主意后,就利用手中职权,大肆刁难起来。嘴里编造一番弄词:“这等怪异之物,不能轻易放入城门,以免带来不测事故。此物暂且扣留在我西城兵府。只等查明原委,确定没有任何安全隐患,才能让你带走。”
他说完这话,便让手下士兵去提鸟笼,强行扣留在手。
风伏林见他分明是有贪图霸占之意,却滥用职权公事之名来强取巧夺。连忙把手抢住鸟笼提环,陪着话说:“各位长官,这可使不得。”
梅绪欺他两都是深山野民,没有见识,就厉声喝问:“我等将士把守城门,执行公事,如何就使不得?”
风伏林说:“我们千里迢迢而来,走过许多城镇,一路畅通无阻。并不曾有任何过失,如何在此便要被为难?”
梅绪呵斥:“你这山民,真没见识。若有疑惑,你们可去兵府问证。我等只为公事公办,不敢徇私舞弊。”
风伏林问:“如此说来,各位长官今日定要拿走不可?”
梅绪说:“今日检看异常,明日你们可去兵府带走,这有什么要紧?”
风伏林见他如此仗势欺人,根本说不通理。心里想定一个主意后,便笑着说:“如此也好。不过得让我与它们交代一番事宜,以免受了惊吓。”
梅绪惊问:“你能与它们说话?”
风伏林说:“它们都是我豢养过的,就像鹦鹉一样,能够学人说话。”
梅绪指说:“你来试试看。”
风伏林接过鸟笼,假意对着青鸾说了一通悄悄话。边上聚集许多来往百姓,都在好奇观望这个奇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