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第一道考题(2 / 2)
“好剑!”
陆恒云见得剑上的逼人毫光,比自己的佩剑清凌剑也不逊多少,更是赞赏之语脱口而出。
这一把剑就已经如此了得?
两位随从师弟赵远盛,关远庚更是早已看得目不暇接,张口瞪眼。
陆恒云收剑入鞘,放归原位,又走了几步,从一个架子上,取下一杆亮银长枪。
这枪势重非常,陆恒云拿在手中一瞬,也陡然间手中一沉,他忙运起神霄宗玄门功法,玄气充盈,才握在手中。
枪身顺势一舞,一点银枪尖空中轻划,竟隐有一条白龙,随枪而动,飞腾翻纵,枪势一尽,又瞬间消失。
“这枪也是灵宝神兵……”
陆恒云稍只一舞,就明白手中长枪的分量,心中激动非常,虽不明白这长枪是什么来头,但见只舞就有银龙随身,龙气凛然,比之那把剑,又是更胜一筹。
而这样的神兵,在这座殿堂里数不胜数。
要从这些堆里找到那一件灵宝,尤其是他还不知道这宝物是什么名堂,长什么模样,比之海里捞针,恐怕也容易不了多少。
陆恒云想要转过头去问那通臂仙更多的事,却发现,玉座之上已经空空如也,通臂仙不知何时起,已没了踪影。
偌大一个宫殿宝山,只留陆恒云与师弟三人。
这考验,果然有些意思!陆恒云望着这满殿的灵宝,想到藏于这诸宝之中的那金鼎山紫气东来异象之宝,只会比刚刚的长剑银枪都更加稀世难逢,他就越发激动。
从东海得来的那样东西,差不多该派上用场了。
……
……
大颠和尚抬着头。
他所在的地方,是一座高塔里头。
高塔通体黄金,高逾百丈,塔上层层有佛,面面皆雕有罗汉,菩萨。
每尊佛像,皆法相庄严,不染尘垢。
大颠和尚在通臂仙出现在跟前,告知了第一道考题,通臂仙消失后,他也观视着这间宝塔。
他自来金鼎山,是因为感知到此处放有舍利之光,来时发现,原来不止他佛门中人也来此处。
道门,儒家,都说了此地有其教门之宝。
大颠和尚无意别教之事,说是寻宝其实也并不算十分贴切。
他行走世间一向随和,来此处的心思,其实更纯粹些,既有舍利之光,必然是高僧去处,既然有高僧居所,自当前来拜访。
遇佛刹宝地而拜,这是出家人理所应当之事,得见宝物的心思,比起陆恒云来还是要淡上许多。
只是,眼前所见,纵是他一向笑容满面,此时也不禁愣了一瞬。
因为在这宝塔四周的每一层上,从底下往上直望,层层佛像,罗汉,菩萨,无一例外,通体鎏金的像上,都发出了舍利之光,将整座宝塔照得亮如白日。
没错,舍利之光,不止一个。
比来金鼎山路上,大颠和尚远方所望见的那一点相比,要多出几十,甚至上百,上千倍。
十方三世诸佛,五百罗汉,四金刚,八菩萨,宝塔上每一尊像,都发出了白虹般通连四方的舍利之光。
此等景象,令大颠和尚几乎产生了自己身在哪处佛祖所居极乐之地的感觉,纵使是中土佛门圣地,禅宗祖庭的大乘禅寺,也无如此之多的庄严之光。
要从如此多的庄严宝像,舍利光中,寻出那一处异宝吗?
大颠和尚坐在塔下的蒲团之上,双掌合十,在顶礼之前,如此想道。
至于儒家的邵元世,此时出现在他眼前的,一条滔滔大河,横贯东西。
同样地,初来此地,他也明白,这里绝不是金鼎山。
“第一道考题,从眼前所见中,找到你要寻的宝物所在。”
在通臂仙出现告知了题目,又骤然间消失后,站在河畔的邵元世还不及思考个中含义,河水就已经暴涨生变。
湍急的河流中,暗流涡旋无序涌动,激起浪涌滔天,拍击河岸。
从那翻浪河水里,纵出一道飘然游逸的身影,信步于空,河上翻涌的浪头转瞬即逝,一波而起又转眼平息,但那身影却蹄子在那浪头上轻踏而行,最终,飘于空中,周身烟霞如轻纱漫笼,四蹄腾空,全不着半点水滴。
邵元世在这一刻,从自幼所学的诸般见闻书籍,天下山川传闻里,找到了那么一处,与之最相符的描述。
龙首马身,从水中出,背负河图,致使儒教开辟的大圣兽。
龙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