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奇怪的赵灵芙(1 / 2)
泾河水晶宫。
回到了水府的泾河龙王,直接穿过了数重宫殿,直抵水晶宫里。
“鳜军师,拟一封书信,传于西海以及江淮河济四渎,备言此次泾河之变,让他们请助一臂之力,搜捕妖人灵虚子。”
“属下遵命。”
泾河龙王一回到宫中,就雷厉风行地将号令颁布左右,令军师拟文传书,传布江河湖海,而他自己,则径回寝宫之中。
屏退了左右,正值无人之时,泾河龙王在寝宫之中,将琉璃帐底下的一座雪色贝壳轻轻取出。
指起灵光,贝壳缝露银光,在泾河龙王术诀之下缓缓而开,里头藏着的却是空空如也。
只是在那贝壳内的空间里,留有一块微微凹陷下去的长方红印子,显示着这里头曾经放过东西。
泾河龙王望着已经空出来的贝壳,良久,终于微微抬头,仰天而望,轻叹道:“唉……娘娘,你放在这儿的书,小王终于还是送出去了。”
……
……
“邵康节……皇极经世书……”
直到上了车,吴逸还在念叨着这两个名字,他对这两个名字,似乎有些朦朦胧胧的印象,总觉得自己在哪儿是不是看过。
泾河龙王给的那三本书,吴逸并没有立即打开来看,而是按照师傅的吩咐,把他藏在了体内清浊世界里,然后返回了车驾队伍之中。
“那位先生和你说了什么?”红绡理所当然地就朝吴逸问了起来。
吴逸暂时想不出头绪来,就将这点念头抛诸脑后,笑道:“你猜猜这位先生是何许人也?”
红绡摇头:“我用望气术观察此人,也只看得出来这人瑞气盈满,却看不出来历师承,深不可测。”
吴逸叹道:“我和谈话才知道,这人不是别人,就是那泾河龙王。”
他将泾河龙王向他打听灵虚子的事情一并说了,当然龙王赠书的事情,是依照师傅的吩咐并没有说出去,虽然他还不知道那三部书究竟有什么奥妙,但光看那萦绕之光,想来也不是凡物。
很快,前头浩浩****的朝贡使团大队,也正式开始启程,开进出了长安城门,一路向东而出发,再次踏上了前往京城的旅程。
经过此次一战,原本被降职到了骑兵队骑兵的赵从道,一下子擢升为了千总,统领着一支劲旅护卫使团周围。
不过尽管如此,赵从道却依然还是我行我素,仍是穿着一身骑兵卒通用的袍甲,与周围一众军兵一道驱马驰行,完全没有半点升了官的自觉。
吴逸透过帘幕看到了时不时就驱着马闲步悠哉的赵从道,见他升了官,身体也脱胎换骨却还是依然故我,不禁打趣道:“我瞧这位赵兄弟啊,这官儿怕是当不久的。”
他话本来只是同车内红绡一说,结果这时碰巧赵从道自被郭申点透,脱胎换骨之后,也变得耳聪目明,感知远胜从前,这话隔着好几丈还是入了他的耳朵。
“知我者,御马郎也,我也是这么想的!”赵从道哈哈哈一声,朝吴逸竖起了一个大拇指。
当事人都这么说了,吴逸也只得哑然失笑:“赵兄,我之前也听说过,你军职总是升了降降了升,素闻灌州治军严明,你如今做了千总,就不怕康将军哪天急了把你贬出军营?”
说实话,像赵从道这样进了军中还罔顾军容军纪,懒懒散散的异类,吴逸觉得确实罕见。
军中素质不一,有人懒散有人勤奋再正常通常来说,这种人容易沦为军中的害群之马与虫豸。不过,像赵从道这样,既散漫游**,却又偏偏弓马超群,勇冠三军的,那可真的是少之又少,万中难有其一了。
再者就算真的有,以灌州治军之严,恐怕也很难像赵从道这样屡犯军规,屡教不改,却还能安然待在军中。
所以吴逸到现在还是很好奇,这小子究竟有多大的背景,才能让昭武王和康伯武能忍住不开了他。
赵灵芙是他妹妹,可看她也看不出来背后是什么显赫的家世。
总不可能是皇亲国戚吧,吴逸对于本朝圣上姓什么还是知道的,又不姓赵。
吴逸这问题入了赵从道耳中,他也是一副备显无奈的表情:“唉,我倒是想那姓康的把我赶出去,老子本来也不大适合当兵,可没办法啊……上命难违……”
他说到兴致起处,就从马鞍下取出了一壶装酒的水袋,仰头就是一口豪饮。
吴逸见他这样,大概也能猜到是有什么难言之隐,既然一次打听对方没说明白,他也没兴趣再追根问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