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二十一:释道辩论六续(2 / 2)
“他那里有这么好心,他不要我身上的诡道算术了吗……”鲜于刘光突然住嘴,看到一个蒙古骑兵的身后,一个瘦弱的俘虏,双手被绑缚,一根绳索连在骑兵的手上,踉踉跄跄的被拖拽而行。
那个瘦弱的俘虏扭头看了鲜于刘光一眼,毫不为意的说:“大个子,你也被抓住了。”
鲜于刘光确定这个人,就是与自己躲在金刚坛城内的那个小厮。
鲜于刘光看见小厮被如此对待,心中大怒,就要去解救。郭守敬转身阻拦,“放心,董大人也不会为难他。”
“他偷了你师父的东西,”鲜于刘光说,“董大人抓了他回去,你师父必定是不会轻易放过,多半是杀了。”
“你认识他?”郭守敬好奇问道。
“不认识,”鲜于刘光说,“一面之缘。”
郭守敬摇着头笑笑说:“你自身难保,却替他着想。你也不知道他什么人。”
“我知道你们都认为他是个小贼。”鲜于刘光恨恨的说,“以你师父的残暴,他肯定是活不过今晚。”
“我与你打个赌,”郭守敬轻松的说,“如果他不死,你教我水分的算术。”
“你如果能救他出来,”鲜于刘光想了很久,“我就答应了。”
郭守敬大为奇怪,“你这人行事,怎么让人费解。你难道知道那个小贼偷了我师父什么东西?”
鲜于刘光说:“你答应还是不答应?”
“我做不了主。”郭守敬摇头,“你的命也是五世法王与我师父之间交换而来。却巴巴的惦记你不相干的人。”
鲜于刘光正色说:“虽然我辈分是你师叔,但是你年龄大我,我就想问你,你和你师父都是汉人,却助纣为虐,帮助外族欺辱我汉人。”
郭守敬想了想,“我出生前数代,就已经是金国人,蒙古灭金,我看淡了各国征伐,只想做我的本分,兴修水利,布置北方风水格局,永利于百姓,金国也罢,大宋也罢,蒙古也罢,这国与国之间的纷争,我是不想参与了。”
鲜于刘光拱拱手,“那就是人各有志,说不到一块。告辞了。”说完转身走向道观,他知道自己无法凭借一己之力,去救那个小厮。也无法可想。
“等等,”郭守敬在鲜于刘光身后招手,“你真的要救那个小贼?不惜用水分算术与我交换。”
“大丈夫一言九鼎。”鲜于刘光摆手,“我等你消息。”
刘子聪既然已经下令不可伤及鲜于刘光,鲜于刘光现在毫无顾忌,大大方方的在大道上走向道观。到了道观之后,推门而入,现在子时未到,张志敬掌教应该还在功课。鲜于刘光急着向张志敬通告八思巴手里有古怪的东西,是释道辩论的关键所在。于是急匆匆奔向张志敬的厢房,在门外轻声说:“掌教,我回来了。”
厢房内无人应答,鲜于刘光性情急躁,把门推开,发现厢房内空无一人。鲜于刘光警觉,立即在道观内到处寻找,别说一个全真派道士都没看到,就是道观内本来的两三个老道士也没有了踪影。
鲜于刘光心知不妙,跳到了道观的屋顶,四处张望,只看到整齐的蒙古军队在集结而行。哪里有任何的全真派道士的痕迹。
鲜于刘光只能回到张志敬的厢房,再次仔细查看,看到张志敬的蒲团位置移动方位,不在三清像的正下方。于是拿起蒲团打量,看见蒲团下方,挂着一个黄裱纸,之上写着:“速去钓鱼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