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62(2 / 2)
梵溟轩隐居多年,不虞与武林中人沾上关系,何况媚云教在江湖上一向声名不佳,只是眼见冯破天盛情难却,不好当面推辞,只得暗地打定主意待冯破天走后便带着小弦离开清水镇,另觅他处。
小弦却不接马缰,对冯破天眨眨眼睛:「我可先不能走,不然谁来给你补宝刀」冯破天奇道:「你也会补刀」「怎么不会」小弦洋洋得意地道,「既然得了叔叔的好处,无功不受禄,怎么都要露一手才行。」
梵溟轩对冯破天笑道:「这孩子也算得了我几分真传,平日帮邻居补补锅瓢,做些小玩意,就有点不知天高地厚,倒让冯兄见笑了。」冯破天一挑拇指:「明师出高徒。杨公子小小年纪就有如此能耐,日后前途当不可限量。」梵溟轩见冯破天送上高帽,小弦趾高气扬地欣然受之,沉声道:「这孩子尚需多多磨练,冯兄可不要助长了他的骄狂之气。」
小弦笑嘻嘻地道:「我才不骄狂呢。平日都没有什么练习的机会,现在正好有了这把断刀,便让我多多磨练一下吧。」小孩子心性不定,此刻他一意想要试着接驳宝刀,倒将骑马的事抛在脑后了。梵溟轩道:「你帮我拉拉风箱、递递工具也就罢了,这把宝刀如何敢让你这个败家子碰。」
小弦不忿:「我怎么是败家子」梵溟轩啐道:「你好意思说,那日让你打磨一把剪刀,结果费了我十余斤的生铁。」小弦脸一红,兀自强辩:「我是精益求精,这才反复炼制,不然若是炼出一把什么也剪不动的剪刀,岂不坏了老爹的名头。」
冯破天却是担心小弦功力不到,将宝刀接坏了,亦劝道:「所以你现在才应该好好跟父亲学艺,待得火候够了,自会让你承接衣钵。」小弦心有不甘:「爹爹总是不肯让我接手,总不成到得我五六十岁,人家问起:你会做什么呀我便说,我只会拉风箱。真是好没面子。」冯破天见小弦说得有趣,哈哈大笑:「你年龄还小,刀剑这等凶器还是先不要碰为好。」小弦一挺胸:「就算我年龄小,可本事却不小了。适才我不是一眼就看出这是断刀了吗」梵溟轩亦是拿小弦无法:「好,你不妨先看看宝刀的断口,若能说出宝刀是因何而断,就算你有本事。」
冯破天只得依言将越风宝刀递给小弦,小弦抽出刀,一股沁寒之气扑面而来。「刀乃百兵之王,其势大开大阖,其法拙中藏巧,利于砍劈,胜于力雄」小弦一面细细察看,一面煞有介事地念念有词:「宝刀断口在刀柄前半尺,此处平厚无脊,若是在动手之际原是万难断折,可判定为重物大力横击而断。」
小弦这些年将铸兵神录烂熟于胸,难得有用得上的机会,此刻不免卖弄起来,令冯破天不由刮目相看。梵溟轩含笑点头,小弦见父亲赞许,颇为得意地瞟了一眼冯破天,继续道:「看此断痕齐整圆滑,断口处却是生硬窒滞,应是用软木等物品箍定于四周,再用钝硬之物大力击断」说到此处,似是有些怯了,惑然望向冯破天:「不知我说得对不对」
「说得好我虽不知此刀是如何断的,但想来应该不差。」冯破天原只道小弦只是装模作样一番,谁知居然头头是道地讲出这许多道理,细细想来,却也合情合理,大掌一拍,由衷赞道:「看不出你小小年纪,竟然如此厉害,区区一把断刀就能看出了这么多名堂,叔叔都甘拜下风喽。」
小弦听冯破天夸奖自己,大受鼓励,嘻嘻一笑:「还不止这些呢,只是我有点把不准」梵溟轩看到小弦果然不枉自己多年来的悉心教诲,亦是欢喜不已,眼见小弦欲言又止,发话道:「你还看出了什么,不妨都说出来。」小弦面色一整,一边思索一边道:「此断口的上沿呈锯裂状,下沿却是平缓得多,可看出击打的方向。而且断刀者一击之力中尚留有一股回力,这应该是其武功的特点」
「真是天外有天。我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里面竟然有这么多学问」冯破天直到此刻,方才真正对小弦心服口服,再也不觉得对方只是个十二三岁的孩子,正色道:「实不相瞒,此宝刀平日都供于我媚云教神坛上,周围日夜都有守卫,所以我断定系内奸所为,但暗中察访却全无头绪,若你能由此断口看出他的武功套数,助我抓住内奸,实是大功一件。」小弦赧然一笑,饶是他一向顽皮,听到冯破天衷心夸奖,亦不由有些手足无措。
梵溟轩对此亦是大出意料。他这些年闲来无事,便将一身所学悉数传与小弦,不但有自己本身武学与杜四兵甲派的铸兵铸甲之术,亦有巧拙大师天命宝典中的易理神算之学。平日难得考较小弦,此刻听到义子这一番分析细致缜密,入情入理,方才惊觉此子年纪虽幼,武功马马虎虎也就罢了,这份心智却是身兼兵甲派对武器的熟悉认知与天命宝典对事理的体察入微之长,实已不可小觑。
要知那铸兵神录与天命宝典皆是不可多得的秘籍,虽与武功技法无关,但其中实是蕴含着极精深博大的道理。其中天命宝典更是言辞纷繁,内容晦涩,若非有大智大慧的天赋将宝典的学识融会贯通,单只从字面上理解极易让人坠入魔道,一般人便是穷一生心力也未必能窥得门径。所谓兵强则灭,木强则折,似这等通湛玄学若是心无旁骛的一意苦修,却是有违道教清静无为的心境,若不遇机缘,未必能成正果,这亦是巧拙大师当年不将天命宝典留下的一番苦心。何况再与铸兵神录两项兼修,更是难有大成。但小弦年龄尚小,又识不得几个字,所学全是得于梵溟轩的口传言教,梵溟轩所知的天命宝典本就是巧拙大师的传功所授,此时再传于小弦,无意中正是暗合了道派取用不盈之理,就若名剑淬火更利,先抑方能后扬,是以天命宝典由巧拙大师而起,承于梵溟轩,再传于小弦,反是更能慧达通透。而小弦年幼,无有太多杂念,再加从小生活于荒野郊外,自然而然便达到了无为之境,以天命宝典对世事万物的明悟为基础,晓一理而通万理,修习任何武学皆会事半功倍。
第二集第二百六十九章神录
第二百六十九章神录
铸兵甲最讲究量材适性。那铸兵神录不但细细讲解了如何铸兵制甲之术,更是对每一种武器的特性均有极为精致细微的分析。天下兵器均是相生相克,如枪长斧短,刀厚剑薄,如何发挥一件武器的最佳功效便是铸兵神录的主旨,用于对战就是务求以巧胜拙,以柔克刚,以己谋胜敌勇,以己长克敌短,这些都需要临敌时极具变通之道,在最短的时间内判断出对方兵器的弱点,从而寻隙直进,战而胜之。这些亦都是对心智潜力的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