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从白蛇传开始 > 分节阅读 21

分节阅读 2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是只是比手艺人略高的阶层,是绝对不能骑到士大夫头上的阶层。

君不见士人之间,再是气恼,也只能君子动口不动手,正所谓“刑不上士大夫”,而大夫医者就没有这待遇了。再是名医,也是说打就打,说杀就杀。

这是等级制度。茅方情急之下愈越了。他可以请托达官贵人收拾宁采臣,但是他却不能代官员发号司令。

这人情关系是人情关系,但是踩在头上就不行了。

“哼我们走”钱县令不满地转身就走。

前面他说什么,钱县令都是忍了。但是他这夺权行为,他是无论如何也忍不了的。如果这他都忍了,那他就等着御史弹劾吧

一地父母官却被一医者夺了权,抓捕了一地方士子,这名声也太坏了。朝庭法度何在还要不要脸面了

“钱县令留步”茅方显然也知道自己犯了忌讳,赶忙上前去拦钱县令。

只是钱县令哪里还会留下。自己来拜访,被晾了一上午不说,更是被训儿子似的训斥。言语之中不是某某娘娘说,就是某某王爷说,钱县令早受不了了。还不借这机会开溜,难不成还再留下看他脸色吗

更何况这一闹翻,无形中也消减了钱县令的罪过。

本来他的辖下有人杀人,现在还吓了茅士学,这辖下不宁之罪,他是怎么都躲不过的。但是现在这么一闹,可就有得说道了。

你敢告我辖下不宁,我就敢拿你骑到士人头上说事。

看着这茅方白发苍苍,又一心只是为了儿子。宁采臣心软了,叹了口气道:“如果你真的想救你儿子的命,还是赶快找个道士来吧”

可怜天下父母心,他又怎么忍心让白发人送黑发人呢

他是没有父亲,却在茅方身上看到了父亲的样子。虽然他的做法不好,但是这就是父亲。

茅方最终还是没有留下钱县令,不过钱县令同样没有做绝,也为茅府留下了两班衙役。

这留下的人中,便有李公甫。虽然说是为了他好,让他尽快上手,但实际还是排挤,做苦活累活,外加背黑锅。

有了宁采臣的指点,李公甫已是明白此点,只是县令的命令,他也不能说,我就不留下。

“太爷也真是,这事分明不是人类所为,我们留下又有什么用犯了案子,恐怕早一阵风跑得没影了。”不能反抗,却免不了一口的怨气。不说出,心中不痛快。

卷二:出门第43章、讨情

更新时间:201261411:04:57本章字数:3459

宁采臣不是这样看,他看着这茅宅身后的山岭,树木茂密,恍若原始森林一般。

不由低吟说道:“县台大人的做法也并不全是错的。如果真是妖物所为,那么不管这妖物是什么所化,都必然不会轻易放过自己的口食。”

“叔舅,你是说”

“那东西可能躲在山上。”宁采臣没有什么法眼,看不见什么妖气,这只是他的一个感觉。他知道他的感觉是对的,不然他腰间的剑鞘不会动得这么厉害。

若不是有吕洞宾让它跟随的命令,说不得它早自行飞越而去。

从他到了这附近,这剑鞘便是如此,这是以往从来都有过的情况。

作为降妖伏魔的仙器,它虽然只是把剑鞘,但显然对这妖物的感应不会是假的。也就是说这附近真的有妖物在。

宁采臣虽然进茅府不久,便被人赶了出来,但是他在茅府的花卉丛的土壤上却看到了脚印,人的脚印,没有穿鞋五指分明人的脚印。

他见过茅家的下人,没人是不穿鞋的,而现在更是宋朝的杭州城,未来的临安府。

这就像北京城里出现打赤脚的人一样。虽然不愿承认,但是相对来说,宋朝可比现代的中原富裕得多了。

这脚印从花丛的土壤一直连绵到墙角处,而在墙角,宁采臣同样发现了一些兽爪的印迹,小小的,与老鼠有几分相似。

虽然不愿意去怀疑,但是这本就是鬼神的世界,看到这些,又怎能忍住不去这样想。

“那叔舅,咱们是不是去找个道士来”李公甫听了,脸上藏不住的惊慌。

抓捕犯人,他是没有问题,可是这抓捕妖物,他可是一点儿把握都没有。

能不能抓捕妖物,其实宁采臣也没有什么信心。上次对付妖物,由于太过突然,他并无法肯定那鼠妖是真的为他所伤,还是吓走的。

毕竟老鼠胆小是出了名的。但是在他碰到腰间的剑鞘后,他又平添了信心。“不用。这个我可以应付,到时你只要小心点就可以了。”

说完这话,另两个衙役也就来了,他们带着壶,提着水,殷勤地为宁采臣煮起茶来。

他们的意思,宁采臣懂。还不是他们也被留了下来,巴结好宁采臣,到时好做个见证。

比起别人,他们比李公甫更相信这是妖物所为。可这种事吧他们却又说不得,说了,县太爷也不会信,反而认为他们奸滑,要打板子。

他们也知道宁采臣留下完全是为了李公甫。看今天李公甫没有给他们好脸色,他们也猜到宁采臣看穿了他们的把戏,叮嘱过李公甫了。

可是宁采臣毕竟是读书人,还是个可以和县太爷递上话的读书人,想不挨这板子,他们只能把宁采臣侍候好了,为他们做个见证。所以他们这才掏出自己的钱资为宁采臣买来茶叶,更是取了茶壶来。

捕快差人在古代是不归入国家行政机构的,他们的工资全都是为县太爷所发。如果这县官照顾下面些,他们就会有工资。如果县官不管他们,那他们的钱便要着落到他们自己身上。

以钱义对钱的喜爱,很难说会舍得掏出这么一笔钱来。他们这钱显然是从商户那讨来的。

有青皮无赖做乱,商家请他们来,这酬劳是必不可少的。就连现代,警察出一次警都要从受害双方讨要出警费,为此笔者家中都掏了过万了,很难相信这古代就不要了。

所以对这奉承,宁采臣是喝得心安理得。完全不觉得这是吃人的嘴软,花人的手短。

两个差人见宁采臣还是不理睬他们,他们是没辙了,总不能继续花钱吧

他们这出警费不比现代人,现代人不是本地人,也没有什么道德规范,想要多少,全靠一张嘴。可他们是这本地人,不是亲戚,便是乡邻。讨要太多,是会被人戮脊梁骨的。

更何况这族中还有三老,真闹腾大了,无论是开宗族祠堂,还是闹到县官老爷那去,他们都是吃不了兜着走。

这古代人重视道德远超现在。而且这道德定罪,可大可小,没有个定例。没人想去走一遭。

两个差人好话哄着李公甫,不资历论辈,对着李公甫“头儿”“头儿”的叫得甜境儿。

只三言两语,李公甫便软化了。“叔舅说了,这是妖物所为。不过你们不用怕,叔舅说他可以治得了它。”

两个差人不比李公甫,他们是杭州本地人,是见过妖物的。不由小声低咕着:“找书生有什么用又不是科举考试。这种事得找和尚道士才行。”

他们这是不满。宁采臣喝着他们的茶,却不管他们。这没有这样的道理。所以发出不满,也不避着李公甫。

李公甫听到他们的不满,自然不高兴。“你们不要看不起叔舅。咱们大牢是怎么回事你们比我清楚,可自从叔舅在牢上题了字,这大牢不就安份下来了。叔舅乃天上星宿下凡,字字都有神力。”

李公甫这样一说,他们立即想起他们大牢的不净。虽然他们无法证明这是宁采臣的功劳,但确实是在宁采臣住过之后,牢里才肃净下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